王鼎多看了一眼李正的杯子,躬身說道:“公子都已經準備好了,長安令先行移步立政殿吧。”
李麗質李泰和小兕子等人也跟了上來。
王鼎在前面帶路,李君羨帶著公主皇子一路跟著。
走到王鼎的身邊,李正說道:“王公公,你說太子大婚我是不是真的不用出份子錢?”
王鼎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李正,“敢問長安令,份子錢是什么?”
李正了然地點頭,“沒什么,我就隨口一說,王公公不要在意,嗯!千萬不要在意。”
王鼎加快自己的腳步說道:“長安令先去立政殿歇息,兩個時辰之后太子的婚事便要開始了,老奴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李正連連點頭。
從玄武門走入宮中,眼前有不少已經破落的宮殿。
都是一副年久失修的樣子。
一住://42z
路過掖庭再走一段路便是后宮所在。
這里的宮女和太監也開始多了起來。
一座座殿宇也開始完好了不少。
從玄武門走到這里,就像是從一個黑白世界走到了一個彩色世界。
來來往往的宮女腳步不停,整個皇宮上下都在為太子的婚事忙碌。
走到立政殿的時候眾人也有些累了。
見到站在殿外等著的長孫皇后,小兕子一個蹦跳躍入長孫皇后的皇后。
“母后,明達好想你!”小兕子依偎在長孫皇后的懷中。
長孫皇后也看向眾人,目光落在李正和李麗質身上說道:“你們先進殿歇息吧。”
收到李麗質的眼神,李正跟著李泰走入殿中。
想來長孫皇后和李麗質母女這么多時日不見有很多話要說。
走入殿中,李泰便自顧自坐下放松著雙腿。
李正打量著這里的陳設似乎和自己第一次來的時候沒有什么變化。
李泰吃著果干說道:“你不用這么拘謹,坐吧。”
立政殿最顯眼的一個擺設就是書架。
一卷卷竹簡放在上面,還有一些紙書,又多看了幾眼,看著上面熟悉的印刷就是涇陽印出來的書。
李泰說道:“你知道嗎?起初太子的婚事剛剛宣布的時候,有幾家權貴本不愿意參加這次的婚事。”
李正翻閱著這些書說道:“怎么?還有人不給皇家面子?”
李泰長嘆一口氣說道:“父皇一直都勤于政事情,這么多年以來都不敢怠慢,我不敢在父皇評價父皇的好壞,但是還是有這么幾家權貴,對父皇始終不滿。”
李正低聲說道:“他們對你父皇有成見吧。”
李泰點頭。
當初李世民做過的事情,在很多人眼中或許就是太極端了。
可能也沒有人能夠想到李世民當初為了皇位會這么做。
一般來說狠人都沒什么朋友。
沒人愿意和一個連自己親兄弟都不放過的狠人走得太近。
李世民剛走到殿外,本想著質問李正為何要唆使李佑說那樣的話。
前兩日李佑會這么說,除了李佑本身就頑劣,還有李正的唆使。
聽到殿內的說話聲,李世民停下腳步。
王鼎見李世民的腳步停下了,也安靜地站在一旁沒有說話。
這兩個小子可能不知道朕就在立政殿。
李正低聲說道:“人心中的成見不是這么容易抹除的,不論你父皇怎么努力,把大唐治理得有多好,也無法讓他們放下成見。”
李泰沉默著。
李正苦澀一笑,“是不是感覺很殘酷?很多時候現實就是這樣,你是一個賊即便是你再努力地變好,在別人眼里你永遠是一個賊。”
李泰低聲說道:“你出身貧賤,你的身份地位,你的穿著簡陋,即便是你的一個無心過失,你做過的一切陋習都會成為別人心中,對你的那些成見,對吧。”
李正放下手中的書籍。
李泰又說道:“就像是你,當初你作詩有多少人對你懷疑,甚至懷疑你的詩詞都是別人的,這就是成見,我是皇子很多人都對我客客氣氣。”
“可是你呢?”李泰神色有些低沉,“我認識你這么多年了,說句心里話,你為父皇做過不少的事情,也立下了不少功勞,但是你也沒有抹除世人對你的成見。”
“你李正就是一個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的人,這是他們心中你的樣子。”
李正笑道:“所以有時候活在別人的看法里很累。”
李世民聽著殿內的話,心中不免感觸。
李世民閉上眼回想著當初玄武門的事情。
當李建成死后父皇的眼神,宗親的目光,權貴世家的唾沫。
這么多年了,自認為朕一直以來都勤勉,換來的卻依舊是冷落。
人心中的成見不是那么容易抹除的。
李世民苦澀一笑,多簡單的一句話,多么殘酷的一句話。
你是個惡人是個壞人,你在別人的成見中就是那樣的人。
心里深有體會,那些大儒指責,那些名士的唾罵。
直到如今還記在心里。
不知道為什么李世民突然覺得自己和李正非常地感同身受。
殿內,李正接著說道:“很多時候,我們聽過的故事,一個出身貧賤的人反抗自己的命運,從而變得萬人敬仰,可那些終究都是故事而已。哪有這么多的逆襲,哪有這么多成功。”
“有人說人的成見就是一個紙老虎,只要你足夠強大,就可以輕易把它撕碎。”
“這種心靈雞湯讀起來像是這么一回事,但是現實往往是砒霜加辣椒,有毒有辣。”
看著李正自嘲的笑容。
李泰失聲笑道:“好一個有毒有辣。”
“不過不少人聽說你李正也要出席太子大婚的時候,倒是有幾位名士大儒愿意來。”李泰繼續吃著干果,“有不少人是沖著你來的,那些大儒對你的成見,可比對父皇的深多了。”
李正嘆息道:“我就知道,我不應該來。”
“咳咳…”
殿外傳來了咳嗽聲,李泰回到一看不知道什么時候父皇已經站在殿外。
“父皇。”李泰連忙行禮。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正說道:“朕還以為你不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