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85章相聚又是告別時求支持,,票

  村里的干部,看到客人們吃飽了,就請他們去居委會那里坐坐。

  覺得難得同胞來了,肯定會有很多的事聊,他們會認為,只會簡單的回來吃一個飯。

  也許等一下還有別的節目,這個節目嘛!呵呵!

  客人們得到主人的邀請,當然是很高興的答應,他們還有話跟這些人說。

  來這里做客,男的穿西裝的打扮,無論老的年輕的都是,小孩子都是穿著漂亮的運動服。

  另外四個女的,穿的也是裙子,葉夫人穿的是旗袍。

  這種旗袍是古老那種傳統的,做工非常的高貴漂亮。

  都是老一輩的手工活,手工做的非常的漂亮!

  莫甘娜穿的也是旗袍,不過她年輕一點的,裝扮也是年輕漂亮的。

  姚云開穿的是職業套裝,比較保守一點的,這一套衣服還是在深圳買的。

  那一次買衣服買了兩三套,想著回來這些重要的場合,可以穿上。

  雖說她是農村婦女,如果是真正的農村婦女,穿裙子回鄉,肯定有人說。

  可她現在的身份不一樣,不能給夫家丟臉!

  葉世榮的妻子,穿的也是職業套裝裙子,但她的裙子就沒有別人的裙子,那么好看了,在縣城買的衣服。

  當然和在大都市買的衣服不一樣,設計師設置都沒有那么漂亮,那個做工還有布料都不一樣!

  這個沒有辦法比,價錢也沒有辦法比。

  人家講究的都是分錢分貨!

  葉啟航讓司機,把車里的禮物拿出來,禮物太多,買了這個村子,不管同不同姓的。

  都有幾百戶的人家,有十幾個姓,只要每一家分上一袋禮物,就要好幾百袋禮物了。

  當然這些禮物有親疏之分,不過他不會做的那么明顯,把幾百大的禮物,讓司機拿給干部去分。

  那些村里人,有些不同一個姓的,他們都沒有想到他們吃了一頓飯。

  還有的禮物,人人都撿了便宜,當然是高興啦。

  葉啟航又讓孫女兒,給他偷偷的拿出來一袋子禮物,這禮物就是他從深圳買回來的珠寶首飾。

  這些東西只能送給比較親一點的,德高望重的,同一個姓的人家,每一個人家一份。

  當然這些禮物中也有輕重之分,德高望重的,老人還有葉世榮的爸媽,都送上一份貴重的禮物。

  那一些輩份小一點的,也只送上輕一點的禮物,大家收到這么多的禮物,當然是開心了。

  今天這一餐用了不少的錢,但他們不會認為,回來的鄉親,會讓他們破費吃虧。

  這些人都是很大方的,又怎么會讓他們這些窮鄉親吃虧?

  葉啟航又從包子里,拿出從銀行里拿出來的現金,這些都是50,1張的,一萬塊錢也很多了。

  他把這些錢放在村長的面前,說他是捐給孩子們讀書的。

  讓他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村干部當然是開心又感激的,這個鄉親最熱心了,每次回來都給他們送上大禮。

  葉啟航又給他們說了,他會在這個縣城建立公司,還有他媳婦的房子,也會招工。

  讓村子里的人,如果家里有人想出去干活的,就到他們的公司應聘。

  村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當然是高興,這個時代永遠都是有工作的人,才有出息。

  一天指望著那一畝三分地,能有多少的出路?

  不能只指望別人的捐款吧?

  他們自家的孩子還是他們自家要養的,大人們有了出路,家中的孩子就會更幸福了。

  葉啟航又告訴這些鄉親們,他兒子的房子,過幾天就擺喜酒,讓他們有空就來喝喜酒。

  這些干部和老人當然是高興啦,他們無論是走路去還是坐車去,也一定會去吃那個酒席的。

  不是為了一頓吃的,是為了鄉親的一段情誼。

  很久沒有走出去的老人,也想趁著這個機會,走出這個大山。

  看看外面的天空,看看社會上發展的怎么樣?

  在他們有生之年,也想看看有了黨的領導下,現在改革開放以后,外面會發展改變的怎么樣?

  也想知道,他們這個村子里的驕傲,會在縣城住在什么地方?

  干部們已經在想,這樣子他們村子,會更多人有了工作。

  出去看看這個老板住的地方也好,以后村子里有什么公益活動,也能找上這個老板。

  村干部說的好聽一點是個官,可他們的工資也不高,也許是黨員,或者是退伍回來的軍人,還有的就是軍人家屬。

  村官不像警察,沒有制服,平常他們只來這里值班,沒事情就幫家里種地。

  這么一點的工資,也養不起一家大小,還是要種地賺外快。

  葉啟航想到了他的老家屋子,那里應該長滿了草了吧?

  幾十年沒有人住,不知變成怎么樣了?

  兒子在這個地方,那以后會經常回來,那個家還是要裝修好的。

  葉啟航又從包里拿出一萬塊錢,讓村民和村干部,幫忙把他的房子裝修一下。

  村干部當然是高興的點頭,給這個海外的同胞裝修房子,他們村民又有活干了。

  把這個村子的房子都搞好,也是他們希望的。

  他們當然很想海外的同胞全部回來,把他們的房子都裝修好,這樣子,他們這里可以建成旅游區了!

  相聚總有離別之時,這時已經下午兩點了,他們就告別鄉親們,準備回去了。

  鄉親們都不舍得和他們告別,他們出來坐車時,還有很多孩子和鄉親們一起送,也代表了鄉村們的不舍。

  葉啟航眼睛往后面看,這條村子,這個地方就是生他養他的地方。

  不知道何時又能來,也許到明天的清明節,也許在房子裝修好。

  葉星榮也順著父親的眼睛,看見后面的村子房子,那里應該有他祖宗的家吧!

  來了這里,父親都沒有帶她們進家門,也許是那個家不能住人,多年沒有住人。

  會長滿了蜘蛛網,或者長滿了草了吧?

  跟鄉親們揮手告別,坐進汽車里去,看到鄉親們把他們送到村外,直到他們車子看不見為止。

  來時三輛車,走的時候也是三輛車和三輛車里的人,當然是一個都不落下來。

  葉世榮他們一家也要回縣城,畢竟他們都是常住縣城的,他的公司也要管理。

  老人家想孫子住下來,可他們夫妻又舍不得,孩子也快開學了,還給孩子報了培訓班。

  告別家中的兩位老人,又一起浩浩蕩蕩的回縣城。

  早上來這里看著看著風景都能睡著,現在吃飽了飯,正是睡午覺的好時機。

  上了車不久,孩子們都睡了,趴在大人的腳,舒服的睡了。

  姚云開安慰般的捉住自己丈夫的手,他們以后可以常來。

  只要有時間就可以來這里,想念這里就可以來這里。

  如果是以前來這里,只會是客人,以后來這里,就已經是自己的家了,隨時都可以來。

大熊貓文學    夢回新興一九八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