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奇爾發了狠,立刻下令,前隊進攻,后隊督戰。前隊未得軍令后退,后隊殺前隊,再后隊為前隊,后后隊為后隊 這道軍令一下,戰況一下激烈起來。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一排又一排的,向巴格達城墻發起了進攻。
城頭上的明軍戰士們,依舊是從容不迫的射擊。改造后的巴格達城墻,是菱堡形式,敵人對任何一面城墻的進攻,都會受到幾面夾擊。
沖到城下的那些奧斯曼人,還往往會受到炮擊。
這個炮擊,可不是實心鐵彈的轟擊,而是散彈的轟擊。
明軍戰士們抬著小型佛郎機火炮,子銃里面都裝著碎石塊之類的東西,用棉花或者紙堵住炮口防止滑落,對著城下奧斯曼人密集之處,“轟轟”的開炮。
這種攻擊方式,遠比火槍的射擊更恐怖,一次轟擊就是一大片。最為關鍵的是,那些被擊中的奧斯曼軍卒,一時之間死不了,就在那里痛苦哀嚎著,非常影響其他奧斯曼軍卒的進攻。
這一次攻城戰,足足打了一個時辰左右,巴格達城下,到處都是倒斃的奧斯曼軍卒尸體。
遠處的法奇爾看到沒有絲毫攻破巴格達的痕跡,加上天色已晚,便下令收兵,這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這一戰,奧斯曼軍卒至少死傷五千,但是巴格達城墻的破壞卻是有限。如果這么打下去的話,是不可能有打下巴格達的希望。
那些普通的奧斯曼軍卒,因此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誰也不知道,下一次的進攻,會不會輪到自己這一邊打頭陣。
阿拉伯半島上的部族軍隊,不少人都已經有點后悔,為什么要摻和進這個戰事?
奧斯曼帝國雖然很強大,但是遠東的大明帝國能夠打到這里來,其實不也證明很強大嗎?
之前有的部族,都已經臣服了大明帝國,雖然說很多事情不能在再做主,可好歹還能活命。如今參與進了這次的戰事,要是被奧斯曼人逼著去攻城的話,就是一個死字。違抗命令的話,還是一個死字。
呀,誰知道這么龐大的奧斯曼軍隊,竟然打不下五萬人據守的巴格達!真是沒想到啊!
奧斯曼帝隊統帥法奇爾,才不會管這些雜牌軍的想法,第二天的時候,便又驅趕這些雜牌軍開始攻城。
激烈戰斗了一整天,這一次死傷更多,至少一萬人以上。
第三天,還是如此,又是死傷一萬多。
然而,巴格達的城頭上,依舊飄揚著大明的旗幟,城墻的破損,也是少的可憐。
奧斯曼軍卒,光靠他們手中的火槍,弓箭,完全可以想象,就算把二十五萬奧斯曼軍隊都這么耗下去,那也不可能把城墻耗掉。
所以,孫傳庭立刻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奧斯曼人的殺手锏,并不是在明面上的攻城。
聯系整個戰事的經過,很自然就能得出一個結論。雖然看不到奧斯曼能繼續挖壕溝,但是可以斷定他們在挖地道。
至于地點,也很容易猜測,那就是在沒有攻打城墻的那幾個方向。
不過挖地道攻城這種方式,是攻城戰中最為常見的手段之一。應對的方法,老祖宗也都有傳下來。以孫傳庭的能耐,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巴格達這邊的戰事,就這么繼續著。
與此同時,在地中海,葡萄牙王子提奧多西奧所率領的葡萄牙艦隊,再不像過去一樣有所保留,而是火力全開,逮著奧斯曼帝國艦隊進攻。
一時之間,奧斯曼帝國艦隊壓根擋不住葡萄牙艦隊的進攻,要么沉到海里去,要么就是見機快,逃去了港口里,借助港口的岸防炮才得以逃脫沉船的下場。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當然,也可以說是銳氣十足,提奧多西奧壓根不顧及奧斯曼人的感受,領著艦隊沖過了達達尼爾海峽,沖進了馬爾馬拉海,甚至還沖進了黑海海峽,也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炮轟伊斯坦布爾。
當然了,光是海上的艦隊,壓根不可能真正威脅到伊斯坦布爾的。可是,多少年來,伊斯坦布爾何曾被敵隊給炮轟過,這引發的震動,卻是絕對非常大的。
奧斯曼帝國當即派人聯系葡萄牙艦隊,質問葡萄牙人,為什么這么瘋狂進攻奧斯曼?
遠交近攻的道理,不但中國古代人明白,這奧斯曼人同樣是懂的。
在十六世紀的時候,奧斯曼帝國蘇萊曼大帝就和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締結了盟約,結成了同盟。這個同盟,一直持續到拿破侖攻打奧斯曼為止。
葡萄牙同樣遠離奧斯曼,雖然之前沒有結盟,但是,雙方差不多是路人關系,也沒有說敵對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可這一次,葡萄牙艦隊在奧斯曼人看來,卻是瘋了的。
他們就很想知道,為什么?就憑你們和明國有買賣關系,那也不至于如此瘋狂吧?
面對奧斯曼信使帶著不解的質問,提奧多西奧也非常明確地給出了答案道:“沒看到我這一身穿著么?真是眼瞎的!就這么告訴你們吧,敢和大明為敵,那就是和葡萄牙為敵,不打你們打誰?”
奧斯曼信使聽了,忽然明白過來,敢情葡萄牙王子所穿得這身奇怪的服飾,原來是遠東明國的服飾?
這一刻,他對葡萄牙和大明帝國的關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事實上,之前就有猜測,葡萄牙和大明帝國是結盟關系,就如同法國和奧斯曼帝國一樣。不過,可能有葡萄牙王子這個異類在,所以才會如此瘋狂吧?
這么想著,奧斯曼信使便質問提奧多西奧道:“難道你就不怕把我奧斯曼帝國給得罪死了,從此以后,不死不休么?”
“笑話!”提奧多西奧聽了,冷笑一聲道,“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有怕這個的?你們奧斯曼人的腦子,我看是真有問題!我都炮轟你們的都城了,還來這里和我瞎逼逼,想著還能威脅威脅,我就退兵了?”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之后,聲音提高了幾分,用斬釘截鐵地語氣說道:“敢和大明為敵,就是我葡萄牙的死敵,準備等死吧!”
說完之后,提奧多西奧便下令,割了奧斯曼信使的耳朵,讓他帶回去,表明下葡萄牙的態度!
隨后,葡萄牙艦隊繼續在這邊晃蕩,一直到攜帶彈藥差不多了,提奧多西奧才領著艦隊撤退,回里斯本去補給了。不過臨走之前,還明目張膽地打出了旗號,說他還會再回來的。
杜亨哈提婕當然是立刻派人,把葡萄牙人的情況,快馬前去稟告奧斯曼帝國宰相那邊。
而歐洲其他國家,聽到這個事情之后,進一步落實了他們的猜測,就是葡萄牙人和大明帝國是結盟了。不過他們卻是沒想到,這個結盟是怎么個結盟法!
法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結盟,是第一次基督徒國家和非基督徒帝國之間的非意識形態外交聯盟。這項空前的聯盟在基督教世界引起了極大的震蕩,被認為是“不虔誠的聯盟”,或者是“百合花飾和新月的瀆圣聯盟”。
與此相比,當葡萄牙和大明帝國的結盟方式一旦公之于眾的話,絕對比這個法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結盟,更要震撼!并且,歐洲國家知道這事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巴格達這邊,戰事還在持續。
明著強攻,暗地里挖地道進攻的方式,并沒有特別意外,全都被孫傳庭給輕松化解了。
看著從地道里拖出的奧斯曼軍卒尸體,法奇爾的臉色,非常地難看。
通過這些天的交戰,他終于認識到了明軍統帥,絕對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而不只是靠著明國那更加先進的火器。
這一戰之棘手,真得遠遠超出了他的預估。
面對這種情況,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兵貴精不貴多!
之前一直想著,集結了那么多的大軍,攻打五萬人據守的巴格達,就是輕而易舉之事!如今想來,真是可笑!
這當中,當然也有法奇爾自己大意的原因,就是他的攻城利器,在第一戰的時候,就被明軍給摧毀了!
如今之計,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了。
第一條,就是繼續耗下去,把城里明軍的物資給耗完了,那這城就能打下來。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法奇爾并不知道城里有多少糧草物資的儲備,按照目前這個規模耗下去的話,到底是城里的物資糧草先耗完,還是他手下的兵力先耗盡?
第二條路,就是圍城,圍而不打!
要做到這點很簡單,挖壕溝,豎柵欄,把明軍徹底圍死在巴格達城里。
但是,問題的關鍵,還是誰先把糧草給耗完了?
法奇爾對此,其實很是擔心的。
除此之外,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應對目前的巴格達!
連續傷亡慘重的進攻,特別是地道攻城的失敗,更是打擊了奧斯曼帝隊的士氣。
法奇爾,這是真愁了!
可是,就這當口,伊斯坦布爾那邊的信使就到了。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