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七十八章 家國天下

  回縣衙后,就看見自家父皇背著手面朝行刑的方向在發呆,朱標走到這兒都能聽到那邊的慘叫以及百姓們驚嘆恐慌的聲音,看來腰斬對他們的刺激也頗大。

  朱元璋突然說道:“看熱鬧的人可多?”

  朱標行禮后回答道:“多的很,而且越來越多了,害怕是害怕,但都想看看熱鬧。”

  “劉英如何?”

  朱標想了想回答說:“劉英也算聰明人,并無任何怨言,只是聽說昨夜很晚才安寢。”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咪\咪\閱讀\app\\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朱元璋悠然一嘆:“好啊,聰明點好啊,人貴在有自知之明,這對劉家好對咱朱家也好,往后能安守富貴就更好了。”

  朱標附和道:“定能如父皇所愿。”

  朱標站在庭院內也回頭朝那個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就跟著朱元璋進了屋內,如此吵雜的聲音才小了許多,朱元璋落座后說道:“鳳陽知府上奏朝廷,說是遷民耕種非常熱情,臨山的上山開荒,臨湖的圍湖稻田,只是如今不知是應該鼓勵還是抑制,請求朝廷給個章程,這涉及咱的老家,中書省不敢隨意處理,就又送到咱這了。”

  朱標眉頭一挑,沒想到鳳陽這么快就飽和了,不過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自開國后就一直往里遷移百姓,加上那些被判去開荒的大量官吏,如今鳳陽能耕種的土地確實被開發的差不多了。

  不過仔細的想一想,遷民大概倒不是因為現有的土地不夠耕種,畢竟人口還是稀疏,大概還是因為初到異鄉沒有安全感,只想著多耕種,以求能夠在鳳陽安家落戶。

  畢竟鳳陽遷民是朱標親自安置的,當初他規劃好的開荒面積,就足夠保證每戶再生五六個孩子也能夠溫飽,更別說那計劃早就超預計的完成了。

  朱標又接過奏章確定不是因為有人大規模兼并遷民土地后才開口說道:“兒臣的意思是應該讓鳳陽官府加以抑制,不惜代價的開荒從短期看雖然能增加不少耕地,但如此大規模的開墾山林并非好事,何況圍湖稻田不利水利循環,一旦影響了淮河,那可就是大麻煩了。”

  朱元璋倒是沒想到這些,他還想著百姓如此辛勤耕耘是大好事,還準備讓地方官府加以鼓勵呢,不過他也清楚自己兒子在這一方面的見識非凡,何況鳳陽帝鄉在他心里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又皺眉思考了起來。

  朱標見狀又加以勸說,保護自然環境這在華夏是一種早已潛移默化的傳統,畢竟我們就是崇尚天人合一,但畢竟只是一種情懷,對朝廷來說百姓耕種大于一切。

  但是破壞自然的代價卻是實實在在的,朱標可是知道未來會傳出來的那句花鼓詞“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雖然不知道這是遷民唱出來的還是鳳陽父老鄉親唱出來的,但是此謠對朱元璋的諷刺卻是十分明確的,朱標自然不愿意看此詞在今世再出現扎了自己父皇的心。

  當初他遷民的時候就仔細思考過了,為何鳳陽未來會落得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境地,首先鳳陽多丘陵,地貧瘠,常有荒災,說原本是個好地方那是放屁。

  而自己父皇對家鄉確實愛的深沉,開國后最先修繕的驛路就是南京直達鳳陽的,整整修了二十站,所謂想要富先修路,鳳陽有了能直達京城的大道,其中意義不言而喻。

  之后的遷民更是沒有什么問題,鳳陽百姓經亂世災年四散奔逃,絕大多數都已經死在了外面,單靠剩下的那些想要重建鳳陽那是不可能的,遷民落戶恢復民生利于鳳陽。

  之后更是派遣兩位開國侯爵督導修繕鳳陽水利,其他各種有利民生的措施也經過李善長楊憲等人的籌劃一件件落實。

  就前段時間朱標跟隨自己父皇回鄉祭祀皇陵所見,鳳陽遠比他為吳王世子祭祖時候所見的富庶繁華,原本荒蕪人煙的地方如今百姓稠密,州府縣城內也是商賈如云酒肆林立,一派的興旺發達之象。

  那時候他就好奇,鳳陽是如何破敗的,不過現在是看出來些端倪,大量山林被無計劃的開墾,大規模的阻斷河流圍湖稻田,持續的水土流失定然會影響淮河下游的生態環境,這些若是放在其余地方也就罷了,畢竟環境有自愈能力。

  只是鳳陽這個地方本就環境頗為惡劣,如此之下自然就更失去了抵抗災荒的能力,當然了這些也不至于導致十年九荒,但若是再加上洪澤湖呢?

  朱標這時候已經把鳳陽知府的奏報翻到了最后,鳳陽同知提議為了以防洪災之時洪澤湖決堤淹沒帝鄉祖陵,在太平時節就對洪澤湖開堤進行泄洪。

  洪澤湖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后世國內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寬廣無比蓄水巨大,洪澤湖大堤更是始建于東漢建安五年,此后歷朝歷代都加以修繕。

  沒想到如今竟然有人提議主動開堤歇水,朱標都想下令殺了提此的官員,而且看朱元璋的意思,是有些意動了,畢竟祖陵同時也代表了朱家的氣運龍脈,老朱不信什么和尚道士,但是對這玄而又玄的東西還是信的。

  朱標差不多已經猜到了歷史上鳳陽為何如此災荒不斷,洪澤湖一但被掘,河水傾瀉奔涌而下,下游的百姓必然是家宅田畝具毀,河道猛然經受如此流量的沖刷也定然是遭到破壞,其后續影響更是方方面面的。

  如此再加上被過度開墾的禿山荒山,以及因圍湖稻田導致的湖泊淤塞河道擁堵,淮河定然是要水患頻頻,一旦天降大雨,那平地上自然是成了水澤河國,百姓耕種的田畝自然是沒有能留存的。

  而水患之后,因為山林被過度開墾,自然也是留不住水的,一旦第二年不降雨,那么水患之后的干旱之災就有可能發生了,這也就是鳳陽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大概原因了。

  朱標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朱元璋允許鳳陽知府送來的奏報了,那么鳳陽十年九荒的鍋他確實是要背的,為人君主家國天下事皆在一念之間,不得不三思而行啊。

大熊貓文學    大明第一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