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23章:北鎮軍出擊

  大隋諸將性情各異、武力高低不同;兩者之外,以人緣而論,程咬金無疑是高居榜首,盡管他的地位比很多人低,盡管他五毒俱全,那張破嘴也令人討厭,但大家卻都喜歡和他混,感覺在一起很輕松、快樂。秦瓊的人緣也不低于程咬金,但他的人不緣和程咬金不同,他仗義疏財、樂于助人,青年之時有著“似孟嘗、賽專諸”的美名。相同的是兩人事母極孝,是著名的大孝子。

  羅士信和牛進達、尉遲恭、沈光等人的人緣也不差,他們最大的特點是跟普通士兵也玩得來,深受底層將士喜歡和信賴。

  而蘇定方的人緣并不怎么好,不是說他人品不行,更不是他故意端架子,而是他為人內斂、話不多,更不善交際,總是給人一種嚴肅之感;只有熟悉他和細心的人,才會發現他比任何人都關愛自己的士兵,‘冷漠’的表相之下,實則藏著一顆愛兵如子之心,就像是涓涓細流,默無聲息、無怨無悔的滋潤大地。

  不過楊侗卻不在意人緣之類的客觀因素,對所有將領都一視同仁,只要立下軍功,一樣是賞罰分明,蘇定方屢立戰功,在楊侗登基之時便已受封為左領軍大將軍、申國公。

  在這之后,他表面上固然沒有多大的成績,可在明月郡當第八軍主帥之時,帶著隋軍和絲路聯軍,把‘大隋—西域’這一段絲路上的馬匪流寇殺得一干二凈,在西域各國高層的名望僅次于楊侗,而在西域軍中、民間的名望,非楊侗能敵。

  在中原,他最輝煌的戰績便是在襄陽,他帶著北鎮軍先敗劉弘基,再于谷城縣水淹三軍,把李世民和竇琮的大軍沖進了漢水,李世民因為到山丘之上逃過一劫,而竇琮和在他麾下效力學習的的眾多李氏新秀,全都成了漢水魚蝦的美食。

  只是隋唐當時還處于“停戰”的階段,使蘇定方不便露面,所以這個舉世矚目的輝煌戰績,被人們歸到北鎮軍主將獨孤彥云的身上。但是,朝廷重臣也好,獨孤彥云也罷,個個對這場輝煌大勝都是心知肚明。

  也是這般,這伙敢造李淵反的人,對蘇定方服服帖帖,接受蘇定方一切安排,自從軍務司政委入駐至今,這支獨孤派構建起來的軍隊,已被洗得干干凈凈,成了大隋忠誠的戰士。

  他們這段時間藏身在大巴山,平時訓練之余,時不時去剿滅山中土匪山寨,從中獲得補給,又能起到練兵之效,還能為地方剪除不安定的毒瘤,可謂是一舉多得。但他們也并非是孤立的存在,一直和李靖、薛萬均保持聯系,是一支夾在第六軍、第十軍之間的特殊軍隊。

  李靖在對秭歸縣發起進攻之前,便已率先通知蘇定方,讓他趁著高士廉的軍隊被吸引到秭歸縣之際,斷掉高士廉的后路,使之成為一支夾在兩軍之間的孤軍。而他們第十軍,則以連續不斷的攻勢,為北鎮軍作掩護。

  蘇定方接到鷹信,便率領一萬多名北鎮軍將士輕裝上陣,他們翻山越嶺、朝行暮宿。奔行數千里,在昨天進入了巴東郡,他的目標正是郡治人復縣。

  蘇定方非常清楚人復縣的戰略地位,這不僅是巴東郡治、高士廉的后勤重地,也是三峽道西部入口,若是成功將之奪取,就能扼斷三峽道,也就扼斷秭歸唐軍退回巴蜀之路,同時也打開巴蜀的東大門,為東部隋軍進軍巴蜀創造先機條件。

  只要牢牢釘在這個戰略要地,得不到補給的秭歸唐軍必將軍心動搖,使之不戰而潰。而第十軍也可以自由穿梭于三峽道,然后殺向豁然開朗的成都平原。

  經過半個多月行軍,一萬多名北鎮軍將士克服了山中的種種困難。離他們的終極目標——人復縣,已不足百里。但是將士們經過長途跋涉,也筋疲力盡了。

  此時天剛蒙蒙亮,濕潤的霧氣彌漫山間,在一處迎風干燥的的水河邊,將士們裹著厚厚的行軍毯,依然睡得正香,一個個橫七豎八地躺在長達數里的河岸。

  河邊一塊平坦大石上,蘇定方坐在一幅地圖前,思考著奪取巴東縣的策略。

  從獨獨孤彥云、孤獨卿云那里,他知道巴東縣是座險城,修建在長江南岸的白鹽山西麓,兩邊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他們所在的山間小道直抵縣城對岸。而從東邊到了這里的入蜀之路,也只有南岸一條路可以直達成都平原,人復縣便坐落在這條西行道路之上。

  這座城池地形險要,是大隋當初與陳朝對峙前沿陣地,經過軍神楊素多年打造、修繕,此城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城內駐有唐軍的話,輕裝上陣、無攻城器械的北鎮軍想奪取它,并不容易。

  盡管蘇定方對巴東駐軍情況還是一無所知,但人復縣既是唐朝東大門和秭歸縣唐軍的后勤重地,必然有數目不少的軍隊駐扎,問題只駐軍多寡罷了。

  從地圖上看,他們現在處于長江北岸,距離巴東縣城不到百里了。接下來的路必須先從十里外的奉節鎮橫渡長江,對岸則是白鹽鎮。

  兩座城鎮之間有兩條過江索橋連接,這兩個城鎮和鐵索橋是楊素坐鎮地巴東之時所修,以前是兩座軍堡,而溝通兩岸的兩道鐵索橋既是方便兩邊行走,同時也是進攻江上船只的防御線。

  過江后西行三十里,先是人復縣,再走五六十里才到目的地——人復縣,這么一迂回,他們的路途絕不是一帆風順,僅是擋在他們和巴東中間的人復縣,就是一個攔路虎。

  將士們現在需要養足精神,為下面的戰爭養精蓄銳,所以蘇定方現在不太著急趕路了,任由將士們酣睡,自己和幾名親兵默默地等待著斥候回信。

  就在這時,一陣馬蹄聲從遠處傳來,兩名騎著馬的士兵疾奔而至,蘇定方略微一怔,前去探查巴東縣的斥候半夜前才走,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而且他們竟然搞到了戰馬,這就更加奇怪了。

  斥候隊正翻身下馬,上前行禮:“啟稟大將軍,我們襲擊了一隊唐軍斥候,得到一個十分緊急的情報,唐軍將領李安遠率領八千士兵正向東方進軍,這是從巴郡過來的援軍先鋒;后面是侯君集率領的唐軍主力,兵力約有兩萬兩千余人。”

  “也就是說,正有三萬唐軍前去支援秭歸縣?”這個消息令蘇定方吃驚之余,又感到慶幸,他們要是再晚一天時間,巴東郡形勢大變。

  “正是。”

  “李安遠的軍隊離人復縣白鹽鎮還有多少路程?兩軍之間又有多少距離?”

  “回大將軍,據唐軍斥候交待,唐軍先鋒離白鹽鎮只有六十里左右,而唐軍主力還有云安縣一帶,那是一支新兵,行軍速度比較緩慢。”

  蘇定方沉思半晌,對斥候隊正說道:“加派斥候,多段打探。”

  “喏。”斥候隊正行了一禮,縱身上馬,飛奔而去。

  蘇定方對親衛命令道:“將各位將軍喚醒,并把向導給我找來!”

  “喏。”

  過了一會兒,一名親衛將一道五十余歲的道士帶到蘇定方面前,老道姓黃,是一名歸隱山中茅屋的野道,他以采藥為生,常年奔波在大巴山和巴東縣之間,對這一帶地形了如指掌,用蹩腳的官話說道:“將軍,出了何事?”

  蘇定方問道:“黃道長,從這里到人復縣,還有別的捷徑嗎?”

  黃道長說道:“有倒是有,但是前方沒有橫渡長江的索橋了,兩岸都是渡船溝通,人少倒是沒有問題。可將軍有這么多士兵,單靠那幾條擺渡船只,要想全部渡到對岸,少說也要兩天時間。”

  “我明白了,多謝黃道長,您先去休息吧。”

  “喏。”

  待到黃道長走后,蘇定方又沉思了一會,心中忽然涌起了一個極為大膽的念頭。

  卻說李安遠為首的八千名唐軍,他們休息了一晚,清晨又時分又繼續東行。午后,他們離白鹽山只有十幾里之遙,走過這座山,就進入巫山縣境。

  這支唐軍士兵是支由元從禁軍和蜀軍精兵組成的精銳之師,元從禁軍人數兩萬,是李淵嫡系中的嫡系,自李世民奪權成功,這支軍隊便遭到了肢解的命運,分派到各支大軍之中,以作精兵之用。

  “將軍。”這時,一名旅帥飛馬上前,對李安遠行了一禮。

“什么事?”默默前行的李安遠詢問道  旅帥說道:“將軍,現在已經過了正午,你看要不要讓大軍停下休息?”

  李安遠看了一眼四周,只見山勢高峻、叢林茂密,地面上也崎嶇不平,他便搖了搖頭道:“這里不是休息良地,前面不遠就是白鹽山東麓,那里地勢平緩,還有山間清泉流淌下來,就到那里去休息吧。”

  “喏。”

  當休息的命令層層下達,士兵也加快了步伐,向十多里外疾奔而去。

  約過了半個時辰,唐軍抵達了目的地,這里地勢開闊。遠遠就能可以看見一座十余丈高的平緩山坡,這里便是白鹽原。

  唐軍自清晨行軍至此,已足有一個上午時間,人人疲憊不堪,他們看見一條小溪自山上流下,皆是歡呼一聲,向溪邊奔去,不一會兒,便擠滿了跑來喝水的士兵,就在這時,山中叢林忽然傳來一陣梆子響,密集的箭矢忽然射向唐軍。

  這里屬于李唐的腹地,唐軍上下都沒有絲毫防備,霎時間便被射倒一大片,慘叫之聲響成了一片。

  李安遠吃驚的抬頭一看,卻看到山坡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士兵,手執手弩,向這邊發射。

  “是叛軍北鎮軍,備戰!”李安遠看到對方比較古老的鎧甲,頓時聲嘶力竭大喊一聲,撥轉馬頭便向東向奔去,打算脫離亂成一片的戰場,到前方整頓軍隊,然后發動反攻。

  就在這時,從樹林內射出數百支箭,一齊射向李安遠,李安遠措不及防,連人帶馬被數百支箭射成刺猬一般,轟然摔倒在地。

  突來的襲擊使唐軍士兵亂成一團,誰也不知道敵軍有多少,此時此刻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四面八方都有,混亂之中,他們紛紛調頭向來路逃去,打算沿原路返回。

  便在這時,一支氣勢洶洶的軍隊從樹林之中殺出,瞬間便沖入唐軍士兵之中,截斷了他們西逃之路,心情的殺戮陷入一片混亂的唐軍士兵。

  而小溪之上,四千名弓弩兵依然不斷放箭,如雨箭矢密集地射進敵群之中,令唐軍士兵無從躲避,慘叫之聲一片片傳來。

  遠處的山坡上,蘇定方默不作聲的注視著被屠殺的唐軍士兵,獨孤彥云忽然建議道:“大將軍,要是有些降俘也不錯,畢竟我們也需要一些勞力。”

  蘇定方緩緩點頭:“傳令下去,降者不殺,任何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一旅士兵飛奔下去大喊:“將軍有令,投者不殺;反抗者,格殺勿論。”

  走投無路的唐軍士兵如逢大赦的困獸一般,紛紛丟盔棄甲,跪地請降。

  數千名士兵跪倒在地,擠成了一團,這時北鎮軍從四面八方緊緊逼來,殺氣騰騰地包圍了這支被伏擊的唐軍先鋒。

  副將高衍上前稟報道:“啟稟大將軍,沒有一名唐軍士兵逃向西邊。”

  “這就好。”蘇定方松了口氣,又問道:“問問看,這里面有沒有父子兵?”

  很快,北鎮軍士兵從降卒中找到了六對父子兵,蘇定方見一名四十余歲的老兵把一名只有十多歲的少年士兵抱在懷中,馬鞭一指,“把他帶上來。”

  北鎮軍士兵依言把這對父子帶上,老兵跪地哀求道:“將軍,要殺要剮我悉聽尊便,求求您放過我兒子吧。”

  蘇定方對這名老兵說道:“你兒子的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現在你替我去巴東縣送一封信,只要你按照我的吩咐去做,我不僅饒你父子一命,并賞你炎黃銀幣百枚;你若敢出賣我,你兒子的命就保不住了。”

  北鎮軍大多是關中人,口音和益州截然不同,聽這名老兵的口音,似乎就是益州人,由他當信使遠比北鎮軍為好。

大熊貓文學    大隋第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