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餓看著酈食其,暗道這可真是個老機靈鬼。
司馬卬的確控制著河內郡的一部分地方,但是地盤并不算大,兵力也不算多。
王不餓在王離南下之后,就遣使去勸降了。
而這個任務,其實也不算難,雖然漢軍出征四十余萬討伐楚國。
但實際上二十多萬都是王離帶領的秦軍舊將,漢軍真正出征的,不過二十萬而已。
即便調了十五萬軍隊去關中,但如今的漢境也還有將近二十萬軍隊呢。
司馬卬手下不過兵馬兩三萬,這個時候他還敢主動來進攻?
雖然不排除這個可能,但實際情況是,留守的漢軍也不弱。
雖然他們是新征募的,但屯田的過程中,也摻雜著訓練,基本上每天都有不低于一個時辰的訓練時間。
也就是早晚各訓練半個時辰,為了不影響屯田,訓練的強度降低了一些,但即便這樣,也依舊要比司馬卬手下的軍隊要強不少。
除此之外,楚軍與漢軍相比,雖然能征善戰的將領有不少,但劣勢也同樣很明顯。
例如說,軍隊素質方面參差不齊。
而漢軍在這方面就沒那么多問題,主力部隊就是東征的二十萬,訓練強度最高,作戰經驗最豐富,戰備補給排列第一等的就是這些人,被王不餓列為甲等部隊。
而陳鐵山帶走的那十五萬,訓練強度前期是一致的,后來屯田降低了訓練強度,有些是改編過來的,作戰經驗有高有低,整體而言,戰力不如東征的這二十萬,這支部隊被王不餓列為乙等部隊。
而留守的這些,大概不到一成的將士是早期一起搞事業的,參與了與章邯決戰的,但并非主力部隊成員。
加上建國后在地方上征募的,沒有經過高強度訓練,完成新兵訓練后便開始屯田的,戰斗力比起乙等部隊,又稍弱了一些,這些被王不餓稱之為丙等部隊。
紙面上看著漢軍的實力似乎也是參差不齊的,但實際上拉出去作戰的,在某一區域內的局部戰場上,漢軍的整體實力是旗鼓相當的。
“勸降司馬卬一事孤已經做出安排了!”王不餓笑了笑。
接著說道:“勸降司馬卬,在孤看來根本就不是什么難事,表面上看司馬卬是楚軍扎在孤背后的一根刺,不過反過來看一下的話,會發現其實他的這根刺是被孤團團包圍住的,能夠發揮出用處的叫刺,發揮不出來的,那叫送人頭!”
“…”酈食其臉色瞬間一片蒼白。
狗日的…
酈食其當然看到了司馬卬的作用和危機,王離不動還好,王離動了,司馬卬這枚棋子就瞬間成了王不餓口中的送人頭。
酈食其當然不想開局就給自己搞個地獄難度,所以他選擇了難度最小的司馬卬,希望以此來打開自己加入漢王謀士序列的突破口。
但是沒想到…
這個漢王肚子里有點貨啊,不太好忽悠呀…
酈食其不斷的回想著楚國麾下的大將,小人物不起什么作用,即便勸降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功勞。
酈食其心中很清楚,兩軍對壘,若是能夠勸降其中一位重要任務,那么對于敵軍陣營,絕對會產生巨大的打擊。
“齊國!臣可以幫助大王勸降齊國。”酈食其突然開口道。
聽到酈食其說要勸降齊國,王不餓不由得愣了一下。
暗道命運還真是操蛋。
歷史上酈食其就死在了勸降齊國這件事情上,沒想到自己來了,酈食其還要去勸降齊國。
也許這一世他可能不會死在齊國,但是要不要成全酈食其跟齊國的這段跨越穿越的不解之緣呢?
見到王不餓沉思,酈食其緊而說道:“大王,齊國雖然沒有參與到這次的戰爭中,但唇亡齒寒的道理齊王會明白的,就算他不明白,楚王也會讓他明白的。”
“除非大王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滅掉楚國,不然的話,齊國和燕國出兵只是早晚的事情,這兩個國家雖然軍力不強,但若是趁著漢軍在楚地大戰之際從后方襲擾,也會令大王很是頭疼的。”
“所以,臣覺得可以勸降齊王,讓齊國去節制燕國,使其不敢有異動,如此,大北方可穩定矣!”
到這個時候,玩的就是戰略了。
齊國比燕國強,把齊國拉過來了,你燕國動一個試試看?
只要你敢動,齊國必定立刻出兵滅了你燕國。
所以,齊國過來了,燕國也就不敢動了,拔掉了沒什么威脅的司馬卬,漢軍就可以不用去擔心整個北方了。
如此一來,北方穩定,西邊穩定,楚軍四面受敵,到時候那可就是四面楚歌了。
拿什么打?
而且沒了燕國齊國的外部支援,對于楚國而言可不僅僅只是少了倆盟友的事情。
這會極大的影響到楚國內部的戰意,會讓人不自覺的產生一種悲哀的情緒。
“王上,此計若成,勝算則再增一成!”蕭何看向王不餓,深深的點了點頭。
王不餓當然知道齊國對漢國和楚國意味著什么,雖然他并不強大。
王不餓在考慮的也不是該不該勸降齊國這件事情。
而是在考慮,該給齊王什么樣的待遇?
還是齊王?
這是不可能的,王不餓沒打算去封王,歷史上那些紛亂的末代,造反的年代,有多少都是這些封王搞出來的?
歷史上沒有封王的朝代只有一個半,秦朝,這個是秦始皇直接將苗頭壓了下去。
另外半個則是清朝。
清朝則是八大,一輩傳一輩,開始的時候都是親兄弟,但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血緣關系也就遠了,因為的關系,時間越久,這八個王就越發的維護皇帝。
但是這種制度王不餓學不來,他要是敢搞個制度,那才是將來霍亂的根基呢。
于是,王不餓說道:“始皇帝一統六國,廢黜王制,現今孤襲承秦制,雖有改變,亦不愿全盤推翻,勸降齊國可以,但孤的底線是封齊王為齊侯,齊國各地,皆歸洛陽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