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蕭何等人來說,投靠漢王,只能說是最后的選擇。
而劉季,未必就會同意。
看看章邯就知道了。
雖然章邯依舊被重用,可也從統領幾十萬秦軍的大將,混的現在也只不過是閑職一個,連個郡尉都沒能混到。
而章邯當日投靠過來的士兵,也被打散分散到各地。
那幫人很快就會被漢王的部下同化,不說一年之后,便是半年之后,章邯的話對于這幫人來說,差不多就如同空氣一般了。
劉季過來,怕也是同樣的結局,最多封個將軍罷了。
這對于統兵幾萬的一方小諸侯來說,怕是難以接受的結果。
最最重要的是,一旦投了漢王,就意味著將來的結局也已經注定。
因為漢王對于部隊的掌控力度,要遠超他們的想象。
“我們要不要?”曹參滿臉憂愁的看著蕭何,局面越來越差,愁容時刻布在臉上,令人壓抑的很。
“不可!”蕭何猛然看了眼曹參,解釋道:“吾等現為楚軍,此時若是去進諫漢王,必然會令武信君立刻對主公動手。”
“私下里偷偷的聯絡一下總沒問題吧?”曹參說道。
“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褲子,那漢王可不是一般人…”
蕭何話音未落,小院的大門便被人推開。
進來的是兩名身著紅色軍服的禁衛,因為前胸后背帶有皮甲,所以看著倒也不顯突兀。
“二位,王上有請…”
蕭何:???
曹參:???
“請吧…”禁衛規規矩矩的做出請的姿勢,在這洛陽城,還沒有他們請不動的人呢。
“二位,漢王要見我們兩個?”蕭何一臉懵逼,內心早已是一片媽賣批。
“難道不是該請范公的嗎?”曹參也有些懵。
自己剛才還在問要不要跟漢王私下里接觸一下呢,結果話音未落,人家就來了。
而且還是如此光明正大的請。
“那便不知道了,王上指明要見二位,請吧,王上可沒那么閑!”禁衛有些不太耐煩。
兩個楚國謀士而已,地位還那么低下,在楚國使團中連話都說不上的那種。
漢王是怎么知道他們兩個的?
難道說???
蕭何臉色突然一片煞白…
兩人本欲不做聲張,但在禁衛的帶領下,想要不聲張,又怎么可能?
到了范增等人所在院子前的時候,狗日的禁衛竟然還相互之間打著招呼,引的院內的楚國使團紛紛側目相看。
能看到多少不知道,但一定看到兩個人的身影了。
“哼,真是一條喂不熟的狗!”范增氣的也顧不上自己的老胳膊老腿,狠狠的拍著幾案。
“范公,必須要想辦法了呀,那劉季雖不成才,但手下也有幾員大將,兵馬數萬,一定要想辦法安撫住他!”有人立刻建議道。
“他的謀士都去見漢王了,還安撫什么?”
“要我說呀,直接告訴武信君,悄悄的做掉劉季就是了,省的將來反水!”
“對…”
蕭何曹參兩人臉色愈加蒼白。
禁衛走的不快,他們也不能走快。
隱隱約約的,兩人聽到了院內的議論聲,雖然不完整,但已知的信息是足夠用的。
王宮中…
王不餓也沒閑著,雖然眾人之中就他最閑。
殿中僅僅只剩下了兩位丞相,以及張不衣司馬欣等人。
張不衣一動不動的站在王不餓身后,跟個吉祥物似的,要不是一雙眼睛不斷的打轉著,嘴角時不時的抽搐兩下,還真沒人會注意到他在這里站著呢。
而下方,兩位丞相對立而坐,面前各自擺著幾案,上面擺著筆墨竹簡。
“不可能的,就算我們能找到這么多的材料,也找不到這么多的工匠。”陳平面紅耳赤的爭論著。
“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裝備部現有人員近萬,一日便能打造一兩千套,距離春種還有幾個月呢,時間上完全來得及,就算跟不上,也可以先將洛陽周邊的農具換下來。”張良確切的說道。
“你上哪搞那么多材料?不又要征調徭役?王上才剛說過短時間內不會征調徭役的,這么做王上的威信何在?”
“現在是特殊時期,不想辦法改善農具,今年便沒辦法將耕地利用起來,接下來的大戰還不知要打多久呢,現在不換,將來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了…”
王不餓有些無語的看著兩位丞相。
放在后世,這種話題放在村委會就解決了,而現在,如此簡單,如此必要的一個話題,卻要拿到朝堂上來解決,而且還需要兩個丞相爭的面紅耳赤。
王不餓深深的感受到,時代還需要進步,社會還需要發展…
“好了…”王不餓實在聽不下去了。
不否認兩位丞相的專業和敬業,就是自己的思維模式超過他們太多了。
“農具必須要革新,工期也要縮減,刀鋒用銅就可以了,其他的部位依舊,另外,方案出來之后,可以先打造磨具,然后直接澆筑,一次成型,在做打磨安裝,互不影響。”王不餓直接吩咐道。
兩人先是在用銅和用鐵之間吵了半天,最終沒有結論,然后又將話題扯到了搞不搞?什么時候搞這上面。
必須是要搞的!
瞅瞅現在民間的農具都是啥?
笨重的木架子,被磨尖銳的石片固定在上面,這樣的農具,別說是人,一頭牛拉著都吃力。
鐵,銅,都是戰略物資,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后,便收繳了所有的兵器與材料,也包括了農具上的鐵或者銅,雖然能用得起的并不多。
“王上,蕭何與曹參來了!”殿外突然來報。
說起這兩個人,王不餓還真是口水流了一地,特意安排禁衛聽墻根,然后就聽到了蕭何跟范增互懟的場面。
消息傳到王宮之后,王不餓便立即安排人去將蕭何二人請來。
請來干啥?
就當是邀請兩人來洛陽王宮溜達達的就行了。
“嗯!讓他們進來!”王不餓應了聲,轉而看著兩位丞相,說道:
“頒布政令,在諸夏征募可提高產量之人,之物,之法,善于管理耕地的人,能提高耕種效率的農具,能提高產量的辦法,凡被采納者,封爵大夫,賞食邑百畝,得賞之人,除謀逆,叛國以外,爵位食邑皆可延續子孫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