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繁忙,徐澤的出巡自不可能每個州縣都覆蓋到。
進入奉圣州后,其人經懷來縣、永興縣,到達文德縣。
隨后,又沿羊河繼續北上,越過斷云嶺,再順著愛陽川,直到野狐嶺長城。
野狐嶺和桃山兩山相夾的隘口是大規模騎兵南下奉圣州的最佳通道,這里再往西北百余里,便是幾個月前金軍追擊遼帝耶律延禧的第一站——鴛鴦泊。
兩個月前,武松率部拿下文德縣時,曾命兩個營驅趕潰逃的遼軍到長城以北,并駐守野狐嶺和桃山,以防備金、遼兩軍南下。
后來,武松親臨一線,才發現自己的這個命令有些想當然。
擁有廣闊草原的遼國拿下燕云之后,原本用于中原王朝防御北疆的長城,就變成了妨礙大遼南北交往的內墻,地位和作用大大下降。
處于隘口位置的野狐嶺段長城被遼人改造成了關城,還算保存完好。
其余各段城墻則沒有這種待遇,經過一百多年的雨雪冰霜和風吹日曬,剝蝕嚴重,還有一些墻段因長期無人巡察,被經常越境的馬匪拆出了方便進出的小豁口。
野狐嶺段長城雖然保存相對完好,但遠離文德縣而靠近鴛鴦泊,長期駐守兩個營的兵力,補給過于困難。
又因為其他各處城墻殘破,又無人駐守,實際上也無法有效屏蔽南北。
武松乃將大部分人馬撤回文德縣,只留下了兩個隊。
穩定奉圣州形勢后,武松被徐澤調往東線繼續攻略遼西走廊,州內防務由張清負責,并歸西方面軍統帥牛皋節制。
武松回燕京赴任時,專門向皇帝匯報了野狐嶺段長城的情況,由是徐澤特意趕了近兩百里路來此地巡察。
登上野狐嶺,北面的寬闊草原盡在眼中。
徐澤透過望遠鏡,注意到遠處有幾個游騎,似是遼人的探馬。
“韓隊正,遼人來此處的頻率如何?”
“臣等駐守野狐嶺這段時間,遼、金兩軍五百人以上的大隊人馬只來了兩次,見我軍防守嚴密后就再沒有來過,但小股探馬、潰兵和馬匪卻經常來,每次都離得很遠,臣等失職,只能防住很短的一段城墻,他們肯定有人繞道南下了。”
回答徐澤問話的是駐守野狐嶺的同軍隊正韓茂。
韓茂出自安陽韓氏,但不是主宗嫡脈,也不是小宗子弟,而是早出了五服的韓氏下層。
其人除了姓韓,生活狀況和其他下戶沒有什么區別,一家人全靠佃種族田為生。
大同政權限制大族發展,對大族上層來說固然是災難,但對其下層來說卻是機遇。
若不是徐澤掌控相州,打亂了安陽韓氏的擴張和傳承,逼得其族分宗另謀出路,韓茂最好的出路可能是在韓氏某一莊子中尋個自己能吃飽的護院差事。
運氣好的話,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也許能被主家看中,賞一個管事之職。
但不管護院,還是管事,都是家仆之流,生生世世都要被宗族捆綁在一起。
也就是同舟社逼迫韓氏分宗,并給予其下層和其他人同等的謀生機會,像韓茂這種底層才有可能獲得當代就改變出身的機會。
韓茂很珍惜這個機會,也真誠感激賜予自己機會的皇帝,才會主動攬下責任。
徐澤帶兵多年,非常清楚險要地形對軍事行動的影響上下限,當然不會這么糊涂。
文德縣北部的游牧民并沒有及時向官府上報有遼人或金人南下,但沒人匯報不代表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總體而言,大同對文德縣北面的掌控還不嚴密,存在著很嚴重的漏洞。
這也是武松對奉圣州最不放心的地方,調離時再三向徐澤表達對此處的擔憂。
“長城這么長,又如此殘破,防不住小股人馬向南滲透很正常,你們最主要的任務是在敵人大規模南下時及時示警,已經做得很好,不須自責!”
“謝陛下!”
慰問了一線駐防官兵后,徐澤便帶人下了山,卻沒有順原路直接回文德縣。
在張清的引領下,一行人順著山間小道,來到野狐嶺至斷云嶺的中段稍靠東北處的一片山間開闊地(大略是后世張家口的西面)。
此地的北面是野狐嶺,西面是愛陽川與羊河的匯合處,南面是高聳入云的斷云嶺,東面是南北轉為東西走向的長城。
“不錯,此處確實可以擔負起連接野狐嶺和文德縣的重任,立泉(張清表字)有心了,就在這里筑城吧。”
針對野狐嶺隘口孤懸的事實,武松提議在文德縣以北再筑一寨,連接南北,以增強奉圣州對長城以內地區的控制。
中原王朝對北面政權的防備,從來都不是安排幾十萬大軍沿著長城鋪開。
北方游牧政權最大的特點就“游”,行蹤飄忽不定,什么時候會南下,集結多少兵馬,在哪里越過長城等等,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若是在萬里長城上均衡分布兵力,將起不到半點作用,也沒有哪一朝的國力經得起這樣長期消耗。
慣用的做法是逐段設置觀察警戒哨(烽火臺),再在長城的關隘和內線險點位置筑城,用以阻擋游牧政權的大軍行動。
所以,中原王朝和游牧政權在長城沿線的爭奪戰,基本圍繞關城來展開。
金國并不是游牧政權,卻掌握著騎兵優勢,而同金兩國邊境的長城殘破,防御作用嚴重削弱。
但剛剛立國的大同政權不可能勞民傷財大修長城,徐澤也不會被動防守不知道在何處發起進攻的金軍騎兵,他更愿意采取積極的進攻戰略。
但這一戰略的前提是自身不能有明顯的漏洞,影響西線穩定的奉圣州更是如此。
由是,徐澤同意了武松的建議,并將城池選址的任務交給了張清。
其人這次出巡,便是了解奉圣州的攻防態勢,以便于自己訂立下一步的戰略。
前番,徐澤安排解珍送耶律大石從龍門縣出塞,除了此處更靠近上京道之外,也有不想讓耶律大石掌握文德縣至野狐嶺一線形勢。
皇帝同意了自己的選址,張清立即順桿爬。
“還請陛下為新城賜名。”
“就叫望北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