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十二章 高麗之變

  遼東因形勢變化而調整行政機構,與之隔海向望的高麗這一年多來,形勢變化也極大,同樣要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

  高麗戰敗于同舟社后,國內一片混亂,各地相繼出現民變,大部分手握重兵的豪族卻觀望時局,不聽國主調遣。

  若是同舟社繼續進攻,高麗很有可能就此陷入長期分裂,或者在一段時間的混亂后,王氏政權被某個豪族所取代。

  這當然不符合同舟社的利益,所以,戰后徐澤才會全力“支持”高麗國主王俁鎮壓國內反對勢力。

  王俁不愧為有作為的國主,充分利用與同舟社結盟的機會,挾洋自重,逐步穩定國內形勢。

  又將金國邊境撤回的兵馬嚴加整訓,拉打結合,竟然懾服了部分豪族,眼看就要獲得完整的王權了。

  權力斗爭是殘酷的,一旦王權徹底壓服豪權,必然會有一部分豪族被血洗,以騰出其掌控的資源,供國主收買人心,推進國內改革。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滅族的威脅下,部分豪族將目光投向了高麗的侵略——咳咳,高麗的保護者。

  前段時間,已經有不少預感到危機的豪族派出使者求見王進,希望同舟社出手干預殘暴昏君對國內平民的迫害。

  對高麗國內的形勢變化,徐澤也洞若觀火,且留有后手,王進臨行前,他就有專門的交代——同舟社以信義為重,堅定維護高麗主權完整。

  王進不同意這些豪族的“不義”之情,這些人絕望之下,又懇請戰敗后允許自家子弟到同舟社治下政治避亂。

  收到王進的傳信,徐澤果斷拒絕了高麗豪族政治避亂的請求。

  同舟社乃仁義之組織,可以跨洋征討不義,可以支持國主平滅不臣,可以為了百姓伸張正義,卻不能隨便粗暴干涉高麗內政,更不能包庇以下犯上的豪族。

  對于這些豪族的擔憂,徐澤只能深表遺憾,愛莫能助了——要想活命,硬著頭皮剛正面啊,還沒開打就考慮退路,同舟社養這種廢物做甚!

  不過,事情就是這么巧,眼見高麗國內政治平衡就要嚴重失衡之際,其國東南接連發生沖突,吸引了君臣們的注意力。

  其一,高麗海陽道羅州府防御使李俊急報:

  日本有向對馬島增軍的跡象,且其國水軍頻繁靠近巡航的高麗東南水師,挑起雙方大戰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請國主速作決斷。

  其二,許久不通信息的耽羅郡星主偷偷遣使,送來彼處的情況:

  耽羅以東千里海域有夷邦北山國,其國劇賊費保趁高麗國內動蕩無暇東顧之際侵占耽羅郡,并實行慘無人道的殖民統治。

  耽羅郡被海賊隔絕,長時間不能朝貢。島內臣民苦海賊久矣,亟盼王師臨島,驅逐蠻夷,讓耽羅百姓早歸王化。

  兩個消息送來,高麗君臣震驚不已。

  耽羅郡的問題還好說,一個蠻夷海賊而已,又不得耽羅人心,只要理清了國內,再整頓水師,提兵渡海,輕易可平。

  日本卻是大麻煩,其體量比起高麗大不了多少,一旦登陸高麗,雙方的大戰將更加殘酷。

  且日本要長久占領高麗,絕不可能像同舟社這么從容,平民百姓興許還有活路,但不管是王族還是豪族必然要被血洗,不然的話,以日本的體量,沒法消化高麗。

  高麗之前與同舟社的大戰中,水師盡皆覆滅,不得不招安海賊李俊部充作水師救急。

  王俁很清楚李俊的這支水師就是充門面的,絕對不能指望他們對抗日本水軍,真要逼著李俊上陣,搞不好就會遭其反戈一擊。

  到了這個時候,王俁也只能調整戰略了。

  一方面,停止“削藩”,以集合國內力量,應對日本人可能的侵略。

  但也不能輕易放過那些不聽話的豪族,就以對抗日軍侵略的借口,調他們的軍隊南下。

  另一方面,請同舟社履行盟約,替高麗擋住有渡海侵略高麗意圖的日本人。

  以王俁對徐澤的了解,徐社首雖然在戰場上咄咄逼人,但同舟社與高麗的交往中,一直信守承諾,頗有底線,其人自信能夠說服同舟社出兵。

  為此,王俁親自約見了王進,二人進行了密談。

  聽了高麗國主的請求,王進很為難,表示根據盟約,同舟社確實有義務打擊日本的侵略,保障高麗的安全。

  但很不巧,同舟社正在與賊軍進行大戰,本土急需用兵,暫時無法抽調大軍渡海支援高麗。

  僅靠留守江華島的兵力,既要協助貴國守護開京,又要打擊東南面的日本水軍,恐怕力有未逮,兩頭無法兼顧。

  王俁敏銳地意識這是將同舟社送離開京,逐漸恢復高麗主權的絕佳時機,立即展開高超的話術。

  其人坦言高麗東南不僅有日本人的侵略威脅,最南端的島嶼耽羅也被海賊侵占,如今正是內憂外患之時,下國實在無力應對時局惡化,懇請同舟社施以援手。

  王進耳根子軟,是個好說話的人,經不住王俁的苦苦哀求,語氣有些松動。

  王俁見事情有可為,趕緊加碼,允諾駐守江華島的同舟社海軍可移鎮耽羅郡,以就近用兵,既打擊北山海賊,又威懾日本水軍。

  高麗愿意付出相應的移鎮費用,并將耽羅郡暫借給同舟社使用。

  茲事體大,王進不敢擅作主張,乃傳信諸城,請社首定奪。

  徐澤很快就作出指示:高麗有難,同舟社必須履行盟友的義務。

  江華島只保留五百駐軍,以應對開京可能出現的變局,其余人馬及全部海軍移鎮耽羅島。

  同舟社駐高麗海軍開赴耽羅島,驅逐北山國海賊費保,憑著王俁的授權,正式合法接管耽羅郡(瀛州)。

  隨后,日本水軍也被同舟社海軍的雄威所懾,主動請罪,退回其國用于擴張的兵力。

  高麗最終虛驚一場,但豪族勢力卻獲得了喘息了之機,并看到了國主削藩的決心,原本倒向國主的勢力也相繼反水,雙方攻守再次易勢。

  為了加強自身力量,也防止出現與同舟社可能的沖突,王俁急調東南水師移鎮開京。

  對王俁的小動作,徐澤假裝不知,反正左手倒右手,還是自己的。

  而且,以同舟社在江華島上構筑的工事,憑五百人就足以抵擋渡海而來的高麗大軍月余時間。

  至此,駐高麗同舟社力量的任務,由監督高麗履行盟約變成了督察周邊各政權。

  原本設置于江華島的臨時機構,已經無法承擔如此重任。

  徐澤乃設黃海都護府,王進為首任都護。

  都護者,撫慰諸藩,輯寧外寇。

  凡對周邊高麗、日本、北山等政權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事宜,皆歸黃海都護府所統。

大熊貓文學    水滸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