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十六章 彎路

  “徐,徐將軍!”

  一個有些拘謹的聲音打斷了徐澤的遐想,扭過頭,就見一個背著行囊的陌生年輕人正躬身向自己行禮。

  “閣下是?”

  “小人是東城甲仗庫副使凌振,半年前登州兵馬來京檢閱后換裝,在甲仗庫有幸得見將軍尊容。”

  凌振約莫二十四五年紀,個子不高,有些靦腆,態度非常誠懇,似乎有求于己。

  轟天雷凌振?

  這又不是幻想世界,大宋可沒有火炮,更不可能有“能打十四五里遠”的神器,這位幻想位面的神人恐怕要失業了。

  “凌副使找我有事?”

  凌振掏出一支同舟社售賣的單裝震天雷,將管口對著遠處的一棵大樹,做出點火的動作,又比劃著火藥出管發射的軌跡。

  “小人覺得若用銅鐵為套,鐵丸為子,加大火藥的量,將此物擴大若干倍后,當可以用于軍陣殺敵。”

  人才啊,煙花被自己“發明”出來幾年了,整個大宋都將它當成好玩之物,唯有此人覺得這東西還可這樣利用。

  徐澤不清楚凌振的來意,沒有貿然表態,道:“哦,凌副使既有此想法,為何不自己去驗證?朝廷重視軍工發明,此物若是做成了,當能在戰陣上建立奇功,我想官家當不吝一官半職吧?”

  凌振苦著臉,老實回答道:“好教將軍知道,小人已經驗證了,而且有很多次,只是,只是一直沒成功,不得已,才來尋將軍。”

  說話的時間,徐澤已經注意到凌振的手上有火藥燎傷的痕跡,頗為破舊的袍服上,也有一些燒穿的小洞。

  “為何要找本將,你該不會是覺得本將的同舟社賣震天雷,就能做出其他的東西吧?”

  凌振猶豫片刻,心一橫,道:“小人雖然實驗多次都沒成功,卻得出了一個結論,朝廷的火藥配方和制作工藝,與同舟社完全不一樣,用朝廷的火藥,最多能做出震天雷,卻做不出小人想做的東西。”

  徐澤眼中冷芒一閃而逝,問道:“你何時得出這樣的結論?”

  凌振沒注意道徐澤的眼神變化,誠懇答道:“昨日才想明白。”

  徐澤追問:“還有哪些人知道這個結論?”

  凌振紅著臉,答道:“小人這些年的一點積蓄和俸祿全買了火藥實驗這物事,搞得老婆都沒錢娶,一直被同僚笑話,哪有人愿意聽我講這些?”

  聽凌振這語氣,為了造炮混到了這份上,還不死心,這是把投奔自己作為實現夢想的最后一博么?

  “你家中可還有親人?”

  “回將軍,沒有了!”

  “朝廷的火藥配方嚴格保密,本將也不知道,而且同舟社的配方和工藝也有很多問題,正在改進,你既有此意,可愿辭了這甲仗庫的職事,隨我去登州?”

  凌振神情激動,下跪道:“謝將軍收留!小人,小人來找將軍前,就已經辭了職事。”

  “好,跟我來。”

  徐澤回到軍營,給梁義明確次日拔營時間后,立即命時遷進城找朱貴,核實凌振的底細。

  由不得他不謹慎,徐澤早就在利用制作煙花爆竹做掩護,偷著進行火藥武器的實驗。

  火藥誕生的最早時間已不可考,但不同于后世的偏見,從火藥誕生之后,“古人”就一直致力于火藥武器的研制和運用。

  兩百年多前的唐昭宗元年(904年),楊行密率軍圍攻豫章時,就用火藥燒了龍沙門。

  大宋更是因為軍力不振,極端重視各種高新科技武器的研發,對火藥同樣有較深的研究,東京的“廣備攻城作”下設21個作坊中,就有專門生產火藥“火藥窖子作”。

  而且,研究成果還很豐富,發明的武器就有火箭、火球、蒺藜火球、鐵嘴火鷂、霹靂火球、毒藥煙球等,徐澤的水營就配有少量火球。

  但這些武器對火藥的利用,主要是靠“燃燒”“助推”和“煙熏”特性傷敵,并沒有用到其“爆炸”特性。

  如火箭就是一個沖天炮綁在箭矢上,用于增加箭矢射程。

  火球聽名字就知道其傷敵原理。

  “火炮”則是用投石機拋射燃燒的火藥球。

  蒺藜火球是一種守城武器,把火藥、三枝六首鐵刃用紙包裹好,用麻繩從中間穿過,外面放上八枚鐵蒺藜,用燒紅的鐵錐點燃,等燃燒火焰后再施放。

  鐵嘴火鷂,用木頭制作成鷂的形狀,頭部用鐵封住,尾部用干草扎上,把火藥裝在火鷂尾巴內部。

  霹靂火球用于對付敵人挖地道,用干竹子制成,中間裝火藥,敵人挖地道,就點燃霹靂火球,產生大量煙霧,用以薰燒敵人。

  毒藥煙球是生化武器,加入了砒霜、麻茹、瀝青、狼毒、草烏頭、巴豆等配料,據說釋放后可以讓敵人口鼻流血。

  不過徐澤估計直接給人吃下去效果更好,但長期放置再用火藥燒灼,又是在空曠的戰場上,其殺傷究竟有多厲害,值得思考。

  倒不是朝廷不想做出更厲害的火藥武器,而是因為此時火藥的性能不足以支撐更多的研制方向。

  前世徐澤曾在網上看過仁宗朝的官修兵書《武經總要》中關于火炮藥球、毒藥煙球和蒺藜火球三個火藥配方的介紹。

  如火炮藥球,配方為晉州硫黃十四兩,窩黃七兩,焰硝二斤半,麻茹一兩,乾漆一兩,砒黃一兩,定粉一兩,竹茹一兩,黃丹一兩,黃蠟半兩,清油一分,桐油半兩,松脂十四兩,濃油一分——亂七八糟的成分一大堆。

  很明顯,大宋點歪了火藥的科技點,這也是徐澤敢放心做煙花賣的原因——做煙花的火藥也故意摻了不少雜質。

  朝廷之所以在火藥的研制上走了彎路,是因為最早的火藥源于方士煉丹中的無意發現,而方士又認為火藥的原料合煉易于起火爆炸,煉制時必須根據五行原理“伏火”,即在配方里添加了一些東西,將火藥里的火氣給懾服。

  然后,這一工藝傳統就保留下來。

  有這么多雜質,性能極差的火藥,都能被大宋開發出如此多樣的武器,要是讓朝廷知道自己有更好的配方,哪還得了!

  現在,凌振跑來,說你的配方比朝廷好,徐澤敢不謹慎?

  徐澤其實知道火藥的最佳配方,但受限于武器材料的不過關,最佳配方未必就是最好配方,而且實驗配方和批量化生產,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他也是借助生產煙花的掩護,實驗了好久,才掌握一些數據,但如火炮這類動靜太大的實驗就只能放在海東島——經過兩年的發展,海東郡終于具備了做一些實驗的人力和物力條件。

  徐澤可不希望這個節骨眼上,因為這個意外的人物,出什么問題。

大熊貓文學    水滸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