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李想遲遲沒有注冊公司,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在這兒,她這些物資,都沒有來路,自然也就沒有流水賬來證明它的渠道。
最好的辦法就是半進貨,半空間的物資來回折騰,同時保留以前倉庫的生意,她這邊也提供不了發票給他們,要的話就這樣,不要的話就算了,畢竟如果真的南方拉過來的海鮮,不可能像她這樣賣的這么便宜。
經過這幾年的消耗,八個乾坤袋里的物資是早就賣完了,然后就是八個五百萬的物資氣泡,如今第一個堪堪見底。
空間核定出來的價格,都是比照著穿越之前,或者穿越世的價格進行核定的,但是她從這里拿出去再賣,那就是當世的這個價格,所以五百萬的貨她未必能夠賣到五百萬,也許只是五十萬,甚至更少。
為此她專門找杜濤他們幾個開了個會,會議主要內容就是宣布了一下他們幾個日后的分工,然后讓他們自己根據需要招聘相關人員。
當然這一點她會想辦法找木炎幫忙,多找一些退伍的軍人進來,食品廠未來還是需要大批量的工人的,原有的那些工人,找一些技術嫻熟,外加人品可靠的進來,偷奸耍滑的統統斃掉不用。
倉庫、飯店這邊直接用退伍軍人即可。
人員招聘上其實問題不大,最主要的還是管理上,李想為此還寫了針對性的條例給他們,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斟酌修改,最后如果確定了,就作為他們企業的一種文化。
倉庫進貨渠道,原來的倉庫還保留,但是還需要他們自己找一些可靠安全的渠道,這樣有了渠道,有了發票,公司的賬目就能搞起來了。
剛開始面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主要賣的就是面,老百姓能出來吃碗面就已經很不錯了,頂多他們再做一些小菜、涼菜、鹵菜、啤酒飲料之類的摻和著賣,要想往酒樓方向發展,她想回頭看看周圍的房子有沒有打算賣掉,如果有這個傾向,哪怕貴一點,她也想盤下來,這樣日后管理起來,也方便。
她把這個想法告訴杜濤他們之后,就不管了,由著他們自己折騰去,最后拍板的時候她再出現就行了。
就這樣,面起來了,倉庫做起來了,至于食品廠,她一方面讓木炎想辦法將老舊機器進行改造,另一方面讓木炎根據他空間那些烘焙、烤爐等各種食品機器的樣子,進行設計,然后以分紅或者買斷的方式交給我國的生產廠家進行生產,之后再讓他們免費贈送給他們廠子,如此一來,節省一大筆開支不說,還給木炎帶來了財路。
兩個人這么一商量,就定了,所以在新機器還沒有到達廠子的這半年里,木炎改造出來的夾心餅干機器,在李想的調配下,重新上市了,食品廠的名字就叫做bj理想食品有限公司,餐館bj理想餐飲文化有限公司以及倉庫的bj理想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三個公司,三個法人,李想負責幕后的總策劃。
掙錢當然沒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以前是個小作坊,不需要報賬,每次買賣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現在不一樣了,開了公司,人多了,各個部門,各個程序,全都缺一不可,需要她操心的事兒也就更多了。
為此公司專門買了四輛大卡車負責專門的運輸,這四輛卡車加起來就要五六十萬,她肯定沒這個錢,都是木炎靠賣技術得到的。
當然,車都能入公司的固定資產,日后可以抵稅。
八幾年還沒手機,固定電話都少的可憐,只有機關單位有電話,個人還沒有,所以和杜濤他們聯系起來很費勁,所以大多數情況他就讓他們聯系木炎,實在聯系不上了,就自己做主,因為她這邊沒有木炎那里接電話方便。
l市這邊的面館她到底沒有開起來,因為精力不夠用,所以就取消了這個計劃,至于l市存在的這個倉庫,也沒有被丟棄,畢竟她現在還在l市,他們這邊只要有人在,她就能運轉起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不是?
這個倉庫雖然小,可每個月也有萬把塊錢的進賬呢,不可小覷!
經過半年的摸爬滾打,到了86年的上半年,飯店每個月的收入已經穩定在萬元以上了,來他們面館吃飯的人絡繹不絕,而且仝浩張斌還特別能干的將東西隔壁的房子也談攏了,當初他們買的這一大套是三萬,如今左右的這四套大的,合計以十萬元拿了下來。
他們知道他們是一家,所以獅子大開口,一套小房子就要到了兩萬五。
畢竟面館的地方就是兄弟倆的房子合并起來賣的,相當于是兩套小的四合院,他們的戶型都差不多,一萬五漲了一萬,到兩萬五,能接受,懶得跟他們砍價,就一次付款買了下來。
十萬元又拿下四套四合院,李想也不著急打算做什么,先將老房子推倒重新蓋,光這就夠折騰大半年的了。
食品廠這邊的夾心餅干賣了半年,銷路不說爆款吧,但是也比他們原先廠子原先的銷量高,見狀李想就保留了這部分的工藝,沒有直接舍棄。
因為原來的廠房已經老舊,且位置不大夠將來折騰,所以李想和木炎斥資百萬,在他們這片廠房土地上,重新蓋廠房,宿舍區,辦公樓。
所以整個八六年就是在蓋房子之中度過的。
到了87年,李想22歲,大四,上半年王府井那邊新蓋的門面房裝修完畢,左手第一套兩層樓賣漢堡快餐,第二套賣咖啡,然后就是面館,面館的右側兩套房合二為一開的是私房菜館,直接就是三層樓高,后院停車場和面館相通,主打海鮮料理,至此,四個館子都列為理想餐飲文化有限公司旗下。
郊區的倉庫、l市的倉庫還在正常周轉,食品廠以及農產品公司這邊,自打有了大卡車負責往來運輸之外,也能正常的周轉起來了。
廠房蓋好之后,一共四個系統車間,食品廠的倉庫和農產品的倉庫用一個,其他三個車間都是生產車間,前面還蓋了食堂、辦公樓以及宿舍區,耗資百萬的嶄新廠房絕對不是蓋的,手底下靠她吃飯的人已經達到了上百人之多,未來李想兩口子肩膀上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了。
之前的夾心餅干在廠房蓋好之后就下線了,連帶著那些舊機器也一并賣了,不知道人家進價多少,反正經過木炎那么一改造,最后四個大機器她還賣了七八萬塊錢,也不容易了。
木炎合資的企業食品生產機器已經到位,開始做冷凍食品,未來要朝著速凍食品方向發展。
因為冷凍食品里的各種肉類、菜類、海鮮類、米面油什么的需求都比較大,所以空間的這些物資,也可以借此機會走銷掉一部分。
這個年代的冷凍食品需求量不是很大,但是也有需求,所以李想也不著急,先慢慢做出口碑,然后再擴大成產規模,反正就她目前所擁有的這些機器,可都算是華國最先進的一批設備了。
在這上面,木炎也是花費了不少的功夫,沒有學習過這個行業,硬是將自己從門外漢變成門內漢,甚至還申請了國家專利,得到了生產企業的股份,這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畢竟李想給出的,只有一個說明書,外加一個簡易的安裝圖紙,還有機器本身罷了,他能靠摸索制作出來,并且成功上市,這就是實力的見證。
在冷凍食品銷量一般的時候,還有一臺辣條機運轉著,他們做的也不多,就是正常上下班的量,而且做辣條的環境以及冷凍食品的車間,都經過了精密的設計,說是達到后世的衛生水平也不差,因而這辣條自然也是合格產品,而非三無。
其實做辣條啊,純屬做著玩兒的,只能算是他們食品廠的一個副業,畢竟未來的主流方向還是速凍食品,但是如今不過是八七年,距離九十年代還有幾年熬,前期就當積累經驗了,不求賺的有多少,起碼要保證理想牌水餃的口碑。
87年的暑假過后,李想就開始進醫院實習了,實習期間是醫院各個科室輪流轉,最后再選擇自己想要進的科室。
李想被分配到了sy海軍某醫院,也就是連懷義所在地的空軍醫院,還是她每年暑假都要來的那個訓練基地的對口醫院。
連懷義雖然是陸軍,但是距李想還蠻近。
這就意味著她不但要離開京城,還要離開l市了,雖然sy距離京城坐火車也就幾個小時而已,但木炎還是對這個分配不大滿意。
她們寢室九個人,分配的醫院也不一樣,不過趙淑琴比較幸運,和她一起被分配到了一個醫院。
當然,這不是令李想最高興的,最值得興奮的是,兩個哥哥在這邊服役啊啊啊!
木炎知道之后,非常不高興,本來婚期被推后就已經很郁悶了,現在居然實習走了,這他哪能樂意啊?
說起這個婚期啊,其實也不是李想故意拖得,實在是他們倆都太忙了。
工作之余,學習之余的所有時間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有時候連李華也只能在上課的時間見到自己閨女。
再說外公外婆,退休后吧,學校又返聘了,因為學校老師比較緊缺,所以他們仍然住在京大,也就只有寒暑假的時候,會去l市和他們團聚。
京城的房子就這么空置了下來,偶爾他們會回去打掃打掃衛生,住一住。
李想忙道什么程度呢?
每年暑假,別人訓練倆月的考核項目,她能在半個月之內搞定,就為了能夠提前回京折騰她的事業去,為此她不知道要趕多少進度,多少次別人睡覺她在外面偷偷訓練,其實像她這么強大還這么努力的人,真的不多。
但她做到了,這就是實力的驗證。
因為實習期間距離京城較遠,自然而然的也就顧不上生意,木炎沒辦法,只能又回到京城的研究所坐鎮,就為了自己媳婦的事業能夠穩定發展。
說起來他也是不容易,這些年為了媳婦的事業,可謂犧牲巨大,當然,甜頭也賺了不少,就單單這些機器制造行業給他的分紅,就夠他們這輩子吃喝不愁了,更何況還沒算那些零碎的企業、國外的企業分紅,這個數量,可以說是難以估計的。
軍醫院的患者流動量沒有普通醫院的大,而且患者的受傷部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李想只在這家醫院呆了半年,就覺得學的差不多了,再待下去,好像也學不到啥。
不是她這么自信,實在是因為她本身就是一位有經驗的醫生,習慣了普通醫院的人流量和疑難雜癥,難免會覺得軍醫院這邊太過狹隘(虛構情節,勿深究勿對號入座),于是在結束大五的課程,并順利畢業之后,她考取了清大仁和的碩士,之后又從sy轉戰京城,這一年是88年9月,她23歲。
碩士生除了在院校研究所之外,也是需要到協和醫院進行實習的,但凡能入正規的三甲醫院的醫生,哪一個不是碩士博士的,當然,八十年代這種學歷的人還不算多,至少要達到本科以上,但是在后世,卻是一抓一大把的博士生。
到了協和之后,她的工作就徹底的忙碌起來,甚至開始像一個正常醫生一樣輪流轉了。
雖然是實習醫生,但是李想畢竟是個老手,導師問什么,數她反應最快不說,說出來的知識點,有時候連導師自己都需要再三確認之后才敢得出‘正確’的結論,所以不管李想去哪個科室,都能被主任醫師看上,這就是實力的認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