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42章 秘地

  兩人一路討論劍盤,一路接近那個荒島。

  這是一個很小的荒島,百丈方圓,基本被火山巖所覆蓋,整座島就是一個冒出頭的火山形態,僅以大小論,這樣的小島在千島域不上萬也有數千,連個建立海神殿的空間都沒有,可見其旮旯。

  火山頭還隱約可見白煙冒出,這說明這是個活火山,還處于噴發期之內,至于什么時候噴,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你膽子不小,這樣的火山你也敢潛下去?”婁小乙玩笑道。

  李培楠實話實說,“不是我膽子大,而是當時實在是沒有辦法,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就只有鉆這樣危險的火山才可能有一條活路,換個安穩的地方就一定會被找出來…

  不過弟子鉆進去后,卻是發現這個火山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活躍,里面的溫度也不算高,修士完全可以忍受,應該是下面有巖漿流動,造成的噴發假象。”

  婁小乙點點頭,圍繞小島轉了一圈,再腳踏實地的感受了一下荒島的五行平衡,果如李培楠所說,五行很穩定,很均衡,不是出現地裂前的那種紊亂無序狀態。

  這樣的判斷,只要稍微對五行有所了解就能認知,也由此而知當時追這李家子的人物也都是些不入流的小修,否則不至于就讓他逃出生天。

  有氣運的人,總是要幸運些。

  “帶路,我們進去!”

  李培楠在前,他在后,一前一后的鉆進了火山口;婁小乙通過自己的努力,早已克服了對洞穴的恐懼,以他現在的土遁能力,這樣的地形可陷不住他,所以也不怕萬一可能的陷害。

  李培楠在前面小心翼翼,不時停下摸索判斷,口中道歉,

  “已經有百多年沒來這里了,可能有些小變化,得小心些。這里沒有布置任何的修真法陣,任何靈機波動都沒有,就純粹是凡世的手法布置,所以如果修士用神識探查,什么也發現不了,當初我能逃過追殺,也正是因為這里特殊的構造…”

  婁小乙點頭,“是個謹慎的布置!能不引起修士的懷疑;但問題也有,如果哪一天真的地裂了,這樣的布置就沒有任何的保護力,傳承化為烏有,還是,有人能預測上萬年的地質變遷?”

  李培楠同意,“布置的人可能也沒想保存這么久,只不過這片海域地層萬年來都保存穩定,機緣巧合吧。”

  兩人一路向下,有時就從巖縫中生往里擠,數刻之后,來到一處橫斷大石旁,憑感覺,這里已經深入海平面下百丈,不過周圍環境倒不是很潮濕,密閉性很好。

  “這里有個隱密的機關,陷阱我之前都拆掉了,也不知道這百年下來還有沒有人進來過,”

  李培楠在旁邊某處一板,他做的很慢,就是為了讓身后這個劍修看的更清楚;關于探密,有無數的規矩,如果你不想坑人,就一定要把自己的行動明明白白的展示給同伴,而不是抱著我的秘密只能我知道的想法,會讓人想歪的。

  軒轅劍修自下來起就一直大大咧咧無所謂的樣子,但越是這樣,李培楠就越是小心,因為這意味著這人有自己特殊的門道;探險幾乎是每個修士的必備技能,無論是散修還是門派修士,涉及方方面面,他當然不知道婁小乙對這些還真就是個門外漢,就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

  巨石落下,李培楠還特意叮囑了一句,“這石頭不能用蠻力的,我推測如果蠻力板開的話,會引來海水倒灌…”

  巨石后是一間不大的石室,再往深里看,還有兩間石室散布,頂壁上鑲嵌有夜明珠,當然,對修士來說這沒什么意義。

  “一共三間石室,沒有人居之物,也沒有遺骸,應該就是純粹安放傳承的地方,像這樣的地方在千島域還有很多,我就參加過好幾次,這里算是簡陋的,但讓人意外的是,這里的東西可不簡陋。”

  婁小乙仔細觀察著這最外面的石室,一龕一籠一臺,家徒四壁,清潔溜溜,不禁啞然失笑,

  “你這是,都搬空了?”

  李培楠就有些不好意思,“那時候窮,什么都看的上眼,不過也大部分都是些材料和靈石之類的,很多都腐朽了。”

  婁小乙運起目力,只見龕中有一石刻之碑,上刻:云頂劍承之白霜。看來,是一個名叫白霜的云頂劍修搞的陣仗,能在火山巖中掏摸出這樣一個空間,金丹有點難,以元嬰的可能性最大,至于因為什么原因,就只有天知道了。

  看到婁小乙疑惑的目光,李培楠急忙道:

  “三個石室,這個外室沒什么東西,兩個內室,一個放置的功術和丹藥,功術我拿了,丹藥沒用,盡皆過期腐朽;另外一個內室放置的是劍盤,也就是我使用的那枚,我和道友所說比較蹊蹺的地方,就在這里!”

  兩人走進其中一個內室,也是簡陋得很,但正中心有一玉案,玉案上有一劍架,現在卻是光禿禿的;婁小乙只覺這里的五行力量有些特別,還未來得及深想,李培楠已經大方的取出了他的劍盤,沒什么好隱藏的,技不如人,又命操于人手,就不能太小家子氣!

  把劍盤往劍架上一放,那劍盤立刻有了動靜,懸空而起,飛劍開始慢慢伸直,出現擊發的狀態;完全伸展開后,又從另一個方向盤起…整個過程就如一條青灰色的小蛇,順時針盤起,伸直,再逆時針盤起,再伸直,如此循環往復,仿佛活了一般!

  當飛劍完全伸直時,它就是一把標準外劍飛劍的形制,當它完全盤起時,卻驟然縮成芥子大小…

  李培楠就解釋道:“我初見此劍盤時,它就是處于一種這樣的狀態,沒有法陣,也沒有靈機供應,完全自主曲伸,可能也正是因為一直在這樣的規律運動,所以才能保持劍盤歷經上萬年而靈性不失!

  問題在于它這樣運動的能量來自于何處?是五行?還是陰陽?或者神秘?

  當時的我不過筑基末期,看不明白,也怕毀了布置,就只是取了劍盤,其它的一切未動,想著等日后境界提高了,再來觀摩,說不定就另有機緣。

  后來我結丹后又來過一次,仍然是什么也沒發現,才感覺應該是道境方面的力量;在金丹期,修士能理解的道境很有限,尤其像我這樣的散修,一門心思的用在修為和劍盤上,其它的暫時也顧不得,所以放任至今天!

  道友實力眼光見識遠在我之上,也許能有所得,也未可知?”

大熊貓文學    劍卒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