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陸仁炳已經盡量的低調,不惹事了。但是時刻關注著他的吳三桂,并沒有放棄警惕之心。
等到永歷二十年,康熙四年的時候,在吳三桂的奏請之下,清廷撥款準備再度征伐緬甸,干掉永歷。原因嘛,自然是有人捅了他的腰眼。
這一年的四月份,滇省的土司打著永歷的旗號,造反了。這個時候吳三桂正在廣西平定當地的叛亂。
吳三桂認為滇省的叛亂就是陸仁炳挑起的,意圖就是趁著他帶著大軍出滇的時候,反攻云貴。他心里很是氣憤,特奈奈的,老子放你一把,你不知道念好,還想著抄老子的老家,這次一定要弄死你。
他的奏章送到北平,剛弄死了康熙的侍衛一家的鰲拜,正處在權力的巔峰的鰲拜,正在謀劃弄掉支持皇帝親政的蘇克薩哈一家。他毫不猶豫的下令撥款支持吳三桂。雖然鰲拜看不上吳三桂這樣的漢奸,但是這個時候,他需要穩定藩鎮,讓他們支持自己在北平的行動。
結束了廣西平叛的吳三桂,得到撥款后,火速回師,迅速擊潰了滇東的土司起義軍。然后火速回師進軍緬邦。
滇東的起義,陸仁炳事前不知情,雖然他早就讓細作通知各地反抗勢力潛伏待機。但是畢竟天高路遠,陸仁炳對有多少人能聽命,實在是一點信心也沒有。
永歷朝廷分封了好多官員,只要有點實力,認可朱由榔的,就封了官。官員多到永歷手下的吏部尚書,都搞不清楚的地步。
這次起事的就是被封為開國公的趙印選,連同滇東的各地土司發起的。趙印選弘光年間,隨兄長起兵,后歸附永歷,駐守桂林,兵敗后逃至滇省歸附李定國,后來又被打散,不知所蹤。
原來他流落在滇東,繼續堅持抗戰。
今年清軍正式進駐川省,川省的大西軍和夔東十三家殘部,繼續向滇省撤退,正好碰到了準備起事的趙印選。他們一直顛沛流離,根本就不知道永歷皇帝在哪,索性干脆起事,鬧出響動來,好引起皇帝的注意。
嗯,他們確實引起了陸仁炳的注意,也引起了吳三桂的注意。他們一起兵,沒多久陸仁炳就得到了消息。知道他們打的是自己的旗號,就知道事情要糟。
這特么吳三桂要是能忍,就是怪事了。他趕忙派人去聯絡這伙人,讓他們趕快往緬邦撤退。不要硬敵。他們本來也沒打算硬敵。
滇地的土司也是被吳三桂逼的沒辦法了,才舉的反旗。因為吳三桂要將云貴作為大本營經營,早就看當地形同獨立王國的土司不滿意了。各種逼迫,就是要迫他們造反,然后一網打盡,改土歸流。
吳三桂在云貴這邊就是土皇帝,三十萬大軍根本就是無敵的存在。清廷新裁撤了幾省總督,設立了云貴總督,云貴兩省的提督,巡撫的任命,駐地,全要聽吳三桂的意見。可想他的力量。也只有依靠他的力量,才能在云貴這塊幾千年,中原中央政府只能羈糜統治的地方,徹底的實行改土歸流。這算是這個平西王,對中原王朝的一點貢獻吧。
吳三桂麾下的軍馬現在正處在巔峰階段,幾年后,這支軍隊把清軍八旗都打的落花流水,火炮,火槍,戰馬無不精良。根本不是現階段的陸仁炳指望著手頭那點緬人為主的軍隊,所能抵擋的。
緬人的軍隊,連李定國率領的明軍殘部都打不過。現在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又換成了明軍做骨干。但是想硬抗吳三桂的百戰之師,只能是做夢。
所以,陸仁炳只能是以空間換時間了,這點軍隊,可不能損失太大。好在吳三桂的軍隊是以關寧鐵騎為核心的,在云貴高原這種氣候適宜的地方還可以保持戰斗力。一旦攻入緬邦,山地,河流,雨林,還有濕熱的氣候,就能拖垮他們。
所以在得知吳三桂親率十萬大軍入緬的時候,陸仁炳就命令各地的駐軍,不得與敵人硬拼,讓出城池,通道,但是要將糧草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就燒毀。
河流上的橋梁拆毀,船只燒掉,遲滯吳軍的進軍速度。然后陸仁炳又命令撤出城池的軍隊,在吳軍后方,破壞道路,攻擊糧道。反正就是以太祖十六字訣為要領,逼迫吳三桂撤軍。
果然初期進軍出奇的順利,吳三桂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城略地,敵人望風而逃。很快就要殺到阿瓦城了。
但是這個時候,就再也走不動了。氣候濕熱,吳三桂麾下的滿漢軍隊都開始出現了疫病,軍馬病死,人也被蚊蟲叮咬,得了瘧疾打擺子的不再少數。
雖說吳三桂的軍中,也有云貴土著,有一些應對瘴癘的土方。但是大軍行進,那點土方子根本就起不到作用。
更關鍵的是,他們在距離阿瓦城只剩下幾百里的地方,遇到了堅決的抵抗,后方糧道上也烽煙四起,陸仁炳在吳三桂各路大軍的行進路線上進行了徹底的堅壁清野。進軍越深入,糧草供應就越困難。
這是吳三桂歷次進軍所沒有遇到過的情況。非戰斗減員越來越多,大軍怨氣很重。吳三桂騎虎難下。
他也想退兵,但是這話不能從他的口中說出來。所以每日他還是驅動大軍,造橋,搜羅船只,向河對岸的緬軍陣地放炮。催動滿漢軍士,進攻。一副不拿下阿瓦絕不回師的架勢。
陸仁炳這邊也是人心惶惶,雖然白文選,沐天波等將領一力主戰,但是被吳三桂打怕的跑跑們更多。他們早就在得知吳三桂大軍入緬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收拾行囊了。
馬吉翔更是準備發動錦衣衛再次挾持陸仁炳跑路,直接被剛成立的參謀處,向陸仁炳告了秘。暫時被剝奪了錦衣衛指揮使的權。這家伙雖然奸滑如油,但是能力確實強,忠心耿耿又是滿朝皆敵,實在是好用的很。雖然停了職,但是還是戴罪立功。
見永歷第一奸臣馬吉翔都挨了整,滿朝文武才確定,跑跑皇帝要下定決心不走了。雖然心里害怕,但是總算穩定下來。
大不了以后跟著皇帝一起投降,或者抱著皇帝的大腿一塊來個崖山之變。陸仁炳,親自披掛,全權指揮著各地的抗吳戰役。沐天波,白文選這些將領,都是沖鋒陷陣的好手,但是打游擊并不是他們擅長的。
所以陸仁炳只能依靠有著逃跑傳統的,各地將領。事實上陸仁炳的讓他們保命為先的戰略,深得各地駐軍官兵的心。所以對于陸仁炳的戰略執行的很爽快。
陸仁炳將最能打的軍隊都抽調到阿瓦城,大概湊了有十萬人,準備一旦策略失效,就來個阿瓦格勒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