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回鄉

  天色已白。

  往日里這時候,夷道城里的居民們正從酣睡中蘇醒。各里的監門出來灑掃;趕早有事的人已經匆匆走在路上,彼此見著了,寒暄幾句;各處的鋪子也開始拆下門板,鋪子里的雞、犬乘機跑到路上撒歡。

  但今天的夷道城特別安靜。

  那是因為絕大多數有職司的官吏都跟著向朗出外,臨走前嚴令自己的家眷、同僚不得稍動。于是許多宅院的門都嚴密合攏著,里面沒有半點人聲。

  趙襄站在她日常起居的廳堂里,正在向仆役們交代午間的飯食,還有幾名婢女捧著衣物,等待趙襄的挑選。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為什么整夜不歸,也記得雷遠說過,今日將要離開夷道,去江陵拜見關將軍。離開之前,雷遠應當會有時間回家一次吧?趙襄特意讓廚中多準備一道肉菜,還準備好好打扮,希望丈夫回家以后,自己陪著他吃點好的,使他的心情能稍許好些。

  這時候她注意到了部曲首領趙律走進院里,在階下行禮。

  趙律是趙云的老部下。玄德公寄寓鄴城依附劉表時,趙云為劉備招募數百人,號稱是劉左將軍部曲。趙律便是其中之一,后來和王虎等人并為趙云的家將。

  趙云將女兒嫁給雷遠以后,趙律領著五十名部曲,歸入了雷遠部下。而雷遠并未將之納入直屬,而令他們聽從家中主母的指揮。

  這時候趙律稟道:“宗主在文氏莊園審了一夜,方才明正典刑,當場誅殺了三四十人,現在領著李貞、王躍等人,縱騎向西…可能是要沿江上溯,然后到秭歸去。”

  趙襄的面色微微一變。

  她揮退捧著衣物的婢女和廚中仆役們,向堂外走了兩步:“他就這么直接走了?也不向夷陵那邊的部屬們打個招呼?…他帶了多少人?”

  “聽說宗主心情十分不悅,所以直接起行,沒有與任何人說起。隨行的就只有李貞等扈從三十名。”

  趙襄轉頭吩咐道:“去請周先生來,就說,我有事請教。”

  周虎頃刻就到。

  昨晚的這檔子事,苛刻點考量,周虎脫不了責任。雷遠是讓他把袁寧等人交到督郵手中,但他若能多長點心眼,哪怕留一個人陪著,恐怕也不至于出現郭輔殺人滅口的事。

  所以雷遠一晚上在城外審案,周虎在城里也輾轉一宿沒睡。因為夜間吹多了冷風受了寒,這會兒兩眼通紅,縮著脖子,鼻涕橫流。

  “周先生,秭歸縣那邊的情況,你可清楚么?”

  就算本來不清楚,今早城門開啟的時候,他遣人往文氏莊園打探回來,也清楚了。當下周虎振奮精神,為趙襄解說。

  秭歸是峽江水陸道上的重鎮,城池周圍有農耕灌溉之利,西周時此地有夔子之國,被楚國所滅。后來此地又是屈子故里,還出過出塞和親的昭君。

  秭歸縣有兩個大族。

  一個是文氏。他們以文布為族長,在秭歸縣南部較有勢力,控制著沿江的大片平坦耕地。因為去年頭上,族中的有力人士文碩被推舉為秭歸縣長,因此宗族勢力愈發強盛。另一個是鄧氏。鄧氏的族長名喚鄧凱,因為與北方深山中的巴賨蠻部有聯系,所以掌握著多處山間圍屯、村寨,也通過販賣山中石炭盈利。

  今年年初的時候,夷道城周邊為了供給樂鄉大市的需求,陸續開了好幾座鐵場,其中有一座,便是文氏所屬。

  此后數月,鄧氏負責在山中掘取石炭,文氏負責將之運輸到夷道,并購入夷水沿岸產出的礦石,在冶鐵場中制造成成品。成品的一部分按照郡府的要求,發往樂鄉或在本郡庫藏存儲,而大部分繼續沿江運到江陵,進而以某種方法私販賣到荊州以外。

  因為文氏和鄧氏兩家聯系緊密,幾乎自上而下地控制了整個秭歸的地方行政,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膽量越來越大,收益越來越多。據說,今年夏秋時還驅使民伕在秭歸城外建設了兩家共用的龐大塢壁,塢壁內部曲數百,聚攏甲兵威懾全縣。

  “我們廬江雷氏和文氏、鄧氏沒有什么…嗯,特殊的往來吧?”

  “沒有,沒有。”周虎垂首作揖:“夫人,宗主的心思主要集中在樂鄉大市和貫通各地的道路交通。對于冶煉和石炭等產業,宗主此前說過,該留出一塊來,讓跟從我們的宗族也能吃肉。所以我們只是定期購入鐵器轉賣,不牽扯更深的合作。”

  “那就好。我沒什么要問的了,周先生,請自便。”

  周虎行禮告退。

  趙律向前一步,低聲道:“宗主身邊的人手太少了,我的部下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趕過去。”

  趙襄一時猶豫不絕。

  此時雷遠已經走在前往秭歸的道路上。

  秭歸文氏、鄧氏號稱部曲數百,甲兵充實。雷遠當然不至于帶三十騎去沖擊坐擁數百部曲的塢壁。

  廬江雷氏本身崛起于淮南豪右之中,故而他對此等地方鄉豪的了解很深。知道這等偏僻之地的地方豪強,行事風格與大州大郡的世家高門不同。

  首先,他們壟斷地方的基礎是武力,天然就有以武犯禁的可能。其次,因為數十乃至上百年局促一地的關系,他們的見識相對淺薄,便更加桀驁偏執。對付這樣的豪強,光靠著宜都太守的官印可不行。

  雷遠一行人縱馬疾馳,沿著江畔險峻道路一直向西。

  從宜都到秭歸,陸路崎嶇,處處起伏回環,足有三百余里。道路寬狹多變,有時候直入云霧繚繞的山間,有時候又下到江水觸手可及的河灘。為了盡快解決此事,雷遠一路催促行進,沿途風餐露宿、晝夜兼程,著實辛苦。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冬季大江水淺,渡江比平時容易。

  當他們快要抵達秭歸的時候,道路前方出現了一批將士們風塵仆仆的身影。

  這些將士合計四十余人,個個身背行囊,不帶甲胄、弓箭和長槍大戟之類武器,只攜帶環首刀用來防身。雷遠一看便知,這是抵達夷陵以后,根據軍令回鄉探親的士兵。

  雷遠入蜀時調用的兵力,除了廬江雷氏的本族部曲以外,也有少量從宜都各地征募的壯勇。數量不多,合計不超過五百。

  這些壯勇隨雷遠在益州作戰大半年,雷遠早就向他們承諾,會及時放他們回家探親。

  但雷遠的治軍畢竟嚴明,他從益州收兵回來以后,并不是沿著峽江水陸道一邊走,一邊遣還將士。那樣的話,將士思鄉心切,說不定不待將校準許,便整隊整曲的一哄而散。所以他和將士們交代清楚,先全軍抵達夷道和夷陵這兩處大營,再按照籍貫不同、所屬部隊不同,依序陸續解散。

  眼前這些人,便是某一批從夷陵出發、回鄉探親的將士。他們將甲胄武器都留在了軍營里,隨身只帶了基本的行禮和此番入蜀所獲得的各項賞賜。

  當雷遠和扈從們策騎經過時,將士們很快認出了雷遠,于是向他揮手歡呼。

  請:m.3zm.la

大熊貓文學    漢鼎余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