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沒錯,我們本不該成為敵人。
從昨晚到今晨,雷遠曾經反復地想,自己帶著數萬百姓,千里迢迢來到荊州是為了什么。
如果滿足于做一個周旋在強權夾縫的地方土豪,那留在灊山就很好;如果想要保障自身安全,那應該投向曹魏做個小官吏,然后安安穩穩地渡過亂世。之所以來到荊州,是希望部屬們能有更好的前途,希望依附百姓們能獲得安定的生活,更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到帶有理想色彩的奮斗當中,進而成就一些能夠稱為事業的東西。
如果能夠去往更早些的年代,或許雷遠會生出更加宏闊的想法亦未可知,但眼下,這確實是他能想到的最好選擇了。所以雷遠懷著足夠的誠意來到荊州,并且全心全意地扎根在此。
但雷緒的離世,終究是個難解的結。雷遠繞不過去,雷氏部曲們繞不過去,他也想不明白,諸葛亮怎么能夠繞過去。
退一步講,哪怕雷遠能夠強行說服自己,并壓制住部曲的躁動,他又如何能保證,左將軍府不會心懷疑慮?左將軍府憑什么能信得過他,確定他不會計較,而非壓抑真實態度,以圖日后報復呢?
歷代君臣之間的嫌隙,大都如此。一旦嫌隙產生,彼此的猜疑就只會越來越重,最終不可收拾。
然而諸葛亮信心滿滿所帶來的“道義”,究竟會是什么呢?難道說,他可以憑著他的“道義”,撫平這場沖突?
雷遠終于勉強笑了笑:“請孔明先生講來。”
“如此,多謝續之了。”
諸葛亮向雷遠略一拱手,隨即緩步下階。
聽聞這個消息以后,許多將士們就自發地聚集在此,到現在,已經一夜過去了。他們有些疲憊,也有些茫然,更多的是暴躁。只見他們或者席地而坐,或者站立著來回走動,有人時不時地拔出腰間的繯首刀,再插回刀鞘,有些人眼神兇惡地瞪著地面上的灰土,還有人喃喃低語,好像在咒罵什么。
當諸葛亮邁入他們中間時,整條街道頓時鴉雀無聲,數百道灼灼視線瞬間投注在他的身上。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回頭向雷遠道:“我在公安時,已經久聞廬江雷氏部曲們驍勇善戰的名聲,今日有幸相會,果然名不虛傳。只有身經百戰的雄健虎士,才能擁有出如此森嚴氣魄啊。”
這樣的夸贊,不能不理會。雷遠向前幾步,站到諸葛亮的身邊:“這些乃是廬江雷氏兩代人數十年經營,逐漸糾合起的精銳,雖不敢與玄德公帳下的雄師勁旅相比,但確實個個都是好漢。”
“廬江雷氏在江淮間的威名,我也是久仰了。”諸葛亮連連點頭:“昔日雷宗主統合淮南豪右,雄踞于曹、孫兩家之間。雷宗主助曹,則劉元穎安居合肥,吳侯不敢踞江北尺寸之地;雷宗主助孫,則淮右有天翻地覆之勢,而使曹公親提雄兵,千里馳援。廬江雷氏一動,曹、孫兩家隨之驚動。此等以一家宗族挑動天下諸侯的壯舉,近世以來,吾未嘗見也。”
這是在極力渲染廬江雷氏在灊山的地位和作用。站在雷遠的立場,自然深知當時廬江雷氏首鼠兩端,實在是無可奈何;但被諸葛亮這么一吹,雷氏宗族竟似乎成了兩家諸侯爭相結納的一大勢力,只這么幾句,便有曾經追隨雷緒多年的老卒露出傲然的神色。
諸葛亮繼續道:“此前我在公安時,也曾聽主公與關君侯、張將軍等人談起江淮間的戰事。提到雷宗主時,眾人都以為,雷宗主志輕強虜,又深識攻守進退之道,這才能夠以鄉里之眾、與天下英雄周旋,堪稱是當世的名將。”
這也吹得太過了,雷遠對自己道。但是落在將士們耳中…廬江雷氏乃是崇尚勇猛的豪武家族,而歷代家主也是憑借著敢戰、善戰的聲威統領部眾。聽到自家宗主受到如此推崇,頓時有人為之勃然而起,挺胸直立,深感與有榮焉。
“當日諸位抵達夏口時,我聽說雷宗主身體不似往日康健。玄德公特地下令訪求名醫診治,當時我問過關、張二將軍,如雷宗主這等飽經風霜的武人,會需要怎樣的照顧,是否應當多遣仆婦,再配合適當的享用?”
說到這里,身邊人群漸漸聚集,諸葛亮猛地提高嗓音,大聲道:“關將軍立即答道,身為大將,平生之志莫過于騎快馬、持弓刀、叱喝瀝血于沙場、馬革裹尸而還,怎么會希望輾轉于戶牗之間,被婦人照顧呢?”
大多數將士一時點頭,某些人稍作猶豫,又不禁想到:關將軍,乃是真正的天下名將;他既如此說來,恐怕,或許,可能雷宗主也當有同樣的想法才是?畢竟他們都是那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大人物的想法,就只有大人物才能了解吧。
“我當時雖聽說了,卻不理解。只覺征戰如此之苦,沙場如此之險,天下間哪里會有當真愿意馬革裹尸之人呢?直到昨日晚間,得知雷宗主之事,才令我恍然大悟了…”
諸葛亮奮力揮動著白羽扇加重語氣,大聲疾呼道:“區區百騎的奔走,難道真的會驚動雷宗主這樣經驗豐富的宿將嗎?作此言者,是看輕了雷宗主,是大謬不然!而我以為,與其說是騎隊驚動了雷宗主,不如說,是雷宗主借著騎隊往來的機會,讓自己重回沙場,展現了慷慨雄豪、決勝戎機的氣概!雷宗主的名將之道,在此顯露無疑…這是足以流傳后世的壯舉!”
此言一出,整條街上的部曲們俱都震動,就連雷遠也愣住了。
竟然還能這么理解的嗎?原來,昨天那騎隊的無禮舉動,竟然成全了我家宗主嗎?
這個彎轉得實在太急太猛,令得有些部曲們露出了迷惑的表情,他們下意識地看看雷遠,卻只見雷遠若有所思,并無言語。
“能得廬江雷氏來投,是玄德公的幸運;有宗主英風銳氣如此,是廬江雷氏的幸運。”而諸葛亮向著周圍,團團做了個揖:“我來此,是為了吊孝,先時滿懷哀慟之情。但此時此刻,我須得向諸君坦然道,人生百年,難免一死,然而如雷宗主這般慨然而死,不僅深合名將之道;更令我輩深深贊嘆,堪為武人的楷模。”
請:m.3zm.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