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回到京城,在曾鑒的府上苦讀,準備明年的秋闈。
曾鑒有意培養宋景,日后推舉進工部,前提是宋景得考上才行,故而對宋景的學業十分上心。
“以賢啊,為師今日講的,你可聽懂了?”
宋景點點頭,欲言又止的樣子。
曾鑒久在官場,察言觀色,一眼便看了出來,便道:“有話不妨對為師直說。”
宋景慚愧:“入京已近一年,不成想會滯留如此之久,學生想回鄉一趟,明年春,再進京。”
曾鑒皺著眉頭:“不可,一去一回便是月余,你若想妻兒,老夫派人接她入京就是。”
“可是…家中還有幾畝祖地。”宋景為難道。
曾鑒沉吟幾聲,這倒是,祖地不能賣掉,便道:“那便留著,為師在順天府給你尋幾畝田地。”
宋景慚愧搖頭,不敢受祿:“學生還是不回去了,給家妻寫一封書信道明便是。”
曾鑒頷首點頭,露出笑意。
九月中旬,
張賢命人送來消息,良鄉路修好了,嚴成錦讓何能準備轎子,打算親自去良鄉看看。
到了岔往良鄉的官道,下了轎子。
新路是一條碎石鋪成的大道,比原來寬近一倍,底下是大石作路基,上頭是碎石和泥土。
“又花了一成銀子,得盡快補充回來才行。”
碎石鋪太多,容易打滑,卻有一個好處,下雨的時候,車輪不至陷于泥濘里,摻一些土,踏平后會比原來好走許多。
嚴成錦正準備進良鄉看看,卻瞧見王不歲玩命的從良鄉跑出來,還有商隊紛紛掉頭跑出良鄉。
“嚴少爺可是要去良鄉?”王不歲氣喘吁吁地問。
嚴成錦點點頭。
王不歲忙道:“現在良鄉去不得!流民和士紳正在大規模的械斗,咱們還是先回京城吧。”
“械斗?”嚴成錦瞪大眼睛。
王不歲苦著臉:“準備入冬了,不用忙活農事,流民們閑不下來,在縣里做一些小買賣,少爺您也知道,士紳們一直想把流民趕出良鄉,流民修了路,士紳沒出銀子沒出力,自然不服,流民就給士紳打了,少爺咱們先避一避,等他們打完了再來。”
嚴成錦陷入沉思。
流民和士紳的矛盾積怨已久。
放在以前,流民定然不敢對士紳動手,但張賢對流民極好,給他們田地,又讓他們在良鄉做小買賣,有了他撐腰。
流民們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才敢對士紳動手。
良鄉漸漸變成了一塊寶地,矛盾就爆發了,士紳們認為良鄉是他們的,想將流民趕出去,獨占良鄉。
流民們登記了良鄉的黃冊,成了良鄉的百姓,同樣認為自己是良鄉的主人。
流民們有粗鄙陋習,不懂禮數教義,能動手的一般不動口,士紳們又有恃不恐,壓根看不起流民,針尖對麥芒,矛盾自然就爆發了。
這么一鬧,傷的卻是嚴成錦和朝廷,今后誰還敢來良鄉?
嚴成錦想了想,問:“械斗有多少人?”
“不少于千余人,少爺,您不會這時候去良鄉吧?張大人都壓不住啊!”王不歲瞧著勢頭不對,忙道。
良鄉有分巡道和兵備道,但歸兵部管轄,嚴成錦無力調動。
這個時候,嚴成錦是不敢進良鄉的,極少有流民認識他,萬一把他當成士紳,被人在后頭用板磚拍死,也不知怎么回事。
嚴成錦從轎子里翻出來折子,當即寫了一封疏奏,買了一旁商隊的一匹馬,命人快馬送到府上的錦衣衛暗哨,他們自會給牟斌送去。
良鄉的官道上,有的商隊掉頭往回走,也有大膽的商隊在官道上等著,等打完了再進去采辦。
他們千里迢迢從江南甚至更遠的地方趕來,路上遇上劫匪都不怕,還怕械斗?
半個時辰后,牟斌帶著幾百錦衣衛奔襲而來。
嚴成錦道:“只怕不下千人,大人還是調動兵備道和分守道的兵馬前去!”
在疏奏中,他讓牟斌來之前要一道旨意。
牟斌點頭:“賢侄放心,平息之后,世伯再派人給你送口信,你且不要進去。”
說了也白說,嚴成錦這個家伙謹慎異常,讓他進去他也不會去。
良鄉縣,
士紳們各自躲在家里瑟瑟發抖,剛才還派家丁和流民打起來,但流民越打越多,抄著農具,下手不管死活,家丁們還沒打多久,就被欺負到家里了。
張賢派人來驅趕,衙門那點人對于流民來說,連零頭都不夠。
“你們速速離去!如若不然,按律法處置!”
張賢大喝一聲。
一片嘈雜聲將他的話淹沒,張賢憤怒又無力,良鄉有十幾處士紳的家門都被流民圍了,這不過是其中一處。
流行爆發起來,遠超他的預料。
張賢正要回府寫疏奏,請求朝廷派兵鎮壓,卻見錦衣衛和兵備道的兵馬,奔馳而來!
千余人浩浩湯湯!
牟斌大喝:“本官奉朝廷旨意,斬殺惡民!”
錦衣衛的兇狠誰人不知道,又看到千余人拔出了明晃晃的刀劍,嚇得紛紛跪在地上。
士紳一聽朝廷派人來了,連忙從家里出來,“大人,他們想殺了老朽。”
一個稍老的流民走上來,跪在牟斌馬前,愁容滿面:“大人,我等不是惡民,士紳才是,我等為良鄉修渠鋪路,士紳既不出銀子,也不出力役,白白拿著好處,還想將我等趕良鄉,我等與他們械斗,也是被逼的。”
張賢道:“此事只有本官處置,本官三番幾次下令,你們都置若罔聞,還想翻天不成,都押回衙門!”
牟斌派人給嚴成錦報信,可以進良鄉了。
不一會兒,手下帶回來話:“頭兒,嚴大人說平息了就好,他回京城了,其余的交給張大人。”
牟斌老臉一抽,這小子真是慎重啊。
定是要觀察一陣,才敢來良鄉。
張賢將帶頭鬧事的流民押回衙門,還有那些驅趕流民的士紳,一并帶回衙門。
“《大明律》“罵詈”八條中:罵人。凡罵人者,笞一十,互相罵者,各笞一十。”
百姓罵人,是要處以杖刑的。
流民們不僅罵人,還打了士紳。
“大人,小人不懂大明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