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75章 臣真的不想

  嚴成錦來到客棧,弘治皇帝張口冷聲:“太子也在良鄉?”

  “是!”

  “把太子也叫來!”

  不一會兒,牟斌走回來:“聽屬下稟報,臣前腳剛出門,太子后腳就回宮了。”

  “…”嚴成錦。

  朱厚照你真雞賊…

  算他識相,朕回宮再找他算賬,弘治皇帝眉頭舒緩一些:“說說攤丁入畝是怎么回事。”

  嚴成錦老老實實道:“就是廢除以前加在田戶上的各種稅賦,尤其是按人丁收取的稅賦,流民分得的田地少,人口卻不少,若按舊制,流民要繳納不少的賦稅,若是按攤丁入畝來算,不管一戶人丁幾何,所收的稅皆不變動,流民才真正有余糧可存。”

  攤丁入畝是清朝大力推行的稅法,讓人口得到了顯著的增長。

  家里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稅,與家里人口沒有關系。

  明朝實行里甲制,可以將模糊的人口統計清楚。

  “人口和稅賦直接掛鉤,人口數量眾多的家庭,交不起稅賦,只能拖家帶口,棄田而逃,這便是如今大明的現狀。”嚴成錦暗自推演。

  稅監讓他給撤了,如今徹底由張賢監管,只要張賢是個正直的人,不貪墨稅銀,攤丁入畝在良鄉是可行的。

  此法也有瑕疵,就是隱瞞田地可以避稅,良鄉縣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土地是丈量之后,才分發到流民手上。

  在推行之前,弘治皇帝問起是件好事,省得他前幾日彈劾的官員,抓著做文章。

  弘治皇帝陷入沉思,道理并不難理解,減輕流民的稅賦,就有更多的糧食,流民也愿意在良鄉扎根下來。

  劉健思索之后,問:“若按畝均攤稅賦,瞞報豈不可以輕易避稅?”

  弘治皇帝和李東陽看向嚴成錦。

  嚴成錦道:“劉公所言甚是,只是,衙門對田畝之數,了如指掌,良鄉乃彈丸之地,丈量起來簡單,律法嚴明,若有隱瞞者,一次沒收田地一畝,不足額則全收。”

  這樣能杜絕大部分投機取巧行為。

  也總有以身試法的,這點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

  嚴成錦瞥了弘治皇帝一眼,該說的都說完了,只等他點頭。

  良鄉這樣的彈丸之地,朕并不指望能收上來銀子。

  尤其是見過那些流民之后,弘治皇帝動了惻隱之心,想對他們寬宥一些,弘治皇帝下意識問:“你有幾成把握?”

  “陛下是指?”

  “將此法推行天下。”

  李東陽和劉健等人震驚得渾身一顫,蕭敬和牟斌微微抬頭。

  嚴成錦也頗為驚訝。

  弘治皇帝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他:“別告訴朕,你沒這個打算,你是何意,朕心如明鏡。”

  陛下果然不如史料里寫的那么傻…

  一眼就將他的心思看了出來。

  良鄉的新法,他是打算推行天下,嚴成錦風輕云淡:“沒有,臣一點也不想推行天下。”

  睜眼說瞎話,弘治皇帝怒了:“大膽,你竟敢欺君!”

  嚴成錦想著轉園一下。

  攤丁入畝需要許多前提條件。

  流民白得來的田地,此法又對百姓利好,朝廷說什么便是什么,不會反抗。

  且良鄉的田畝少,清查起來也方便。

  推行天下,大明非地動山搖不可。

  不知會傷及多少士紳和朝中大臣的利益。

  朝中或許有寧王收買的大臣,他們倒戈相向,若寧王起兵造反,必定一呼百應。

  消息放出去,在利益上,他將與朝中所有大臣敵對,不知要承受多少火力。

  …要慎重而為,嚴成錦演技再次上線:“陛下說什么便是什么,臣不敢辯解。”

  忽然發現,自己一本慎重瞎說的時候,都是為天下百姓的時候。

  氣氛變得沉默起來。

  “如實說便是,此地又非朝堂。”

  “臣真的不想。”

  弘治皇帝站起身來,“那便在良鄉試試看吧。”

  變制是一件極難的事情,古往今來,無人能成。

  李東陽三人臉色漸漸緩和下來,若陛下真執意要動稅制,不知會有多少人上疏彈劾。

  一些大臣的田地有上萬頃之數,若按田畝均攤,不知要交多少銀子。

  嚴成錦和張賢連忙躬身:“臣恭送陛下。”

  順天府派了書吏和衙役來良鄉,人雖多了,統計,丈量,繪魚鱗圖冊等工作,沒有一個月也清算不完。

  流民們還是不敢相信,天底下有這樣的好事。

  分到田地就罷了。

  最重要的是…

  分到的田里還長滿了糧食,等他們收成。

  紛紛慶幸當時沒有逃去荊襄,而是來到了良鄉。

  “趁著未入冬前,帶著流民新修河道,重新開墾那些荒廢的田地,陛下同意攤丁入畝在良鄉推行,這是良鄉的福氣。”嚴成錦怕他錯過時令。

  良鄉同樣有荒蕪田地,無人耕種。

  不是上等良田,士大夫們懶得侵占。

  這些地或許算不上上等的良田,但良鄉能開墾多少,便賺多少。

  “良鄉還有多余的人力,壯丁們進了工坊,還有數以萬計,像梁中一家這樣的老頭和婦孺,田地分到她們頭上,她們愿意為自己賣力。”

  在大明,男耕女織只在童話故事里,婦人也是要下地干活的。

  張賢跪在地上:“下官替良鄉百姓,謝過大人!”

  “購置鐵具的銀兩,可以從衙門的府庫里出,耕牛可以找順天府借,水車可以找匠人和宋景一起打造,這些都不成問題。”

  良鄉入縣的官道上設置了關卡,來往的商隊,需按良鄉的新法繳納銀兩。

  良鄉的工坊幾乎是嚴成錦的,他又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每次過關卡都給銀子。

  張賢即刻命人去辦,將農具發給流民,日后再從田賦中扣除,爭取在明年開春前,將良鄉所有的水渠疏通。

  回良鄉的路上,

  弘治皇帝似乎有話要說,李東陽和劉健三人跟在后頭。

  “三位卿家覺得推行攤丁入畝如何?”弘治皇帝有意無意問一句。

  劉健性子直,搖頭:“臣不想。”

  謝遷猶豫片刻,直言不諱:“臣也不想。”

  李東陽沒有說話。

  “何故?”

  劉健道:“臣在家中有不少田地,若按舊制,無需繳納太多賦稅,若按新制,賦稅或許會增至幾倍之上。”

  他與謝遷家中有不少田地,陛下問的不是他們,而是天下士紳。

  弘治皇帝仿佛置若罔聞,望著過往的車馬商隊:“讓順天府在官道上增設分巡道,勿讓賊匪鉆了空子。”

大熊貓文學    大明從慎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