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八百八十四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上)

  灌鋼法在南北朝發明,而到了宋朝已成為那時候主要的煉鋼方法之一。

  然而,即使是灌鋼法這種可謂是古代超先進級別的冶鐵技術,在沈括的眼中,依舊不算是上等的鋼鐵。

  他曾以為灌鋼出來的鋼,就是上等,但后來去了磁洲的鐵匠坊,才明白,原來過去的灌鋼技術,所制造出來的,都是“偽鋼”,而他自己認為自己已經見過什么是“真鋼”了。

  他說,灌鋼這其實是假鋼,靠的是生鐵的硬度,再煉二三次,生鐵就練熟了,就成了軟鐵了。

  但事實上,沈括對于灌鋼法擁有一部分的偏見,他口中所稱的“真鋼”,就是百煉鋼法所打造出來的鋼,這種鋼確實是威力無窮,但是費時費力,對于工匠的技藝也要求極高,不可能大規模的裝配生產,倒不如說,灌鋼法就是為了彌補百煉鋼法不足之處而出現的技術。

  所以說文化人寫點東西難免夾帶私貨,站得高了有的時候卻不能看得遠,也是有趣。

  妘載給諸人普及灌鋼的技術,帶著大家在煉鐵廠的那些大設備里面進行操作。

  “高端鐵礦,往往只用最樸素的冶煉方法,忙碌了兩天的妘師父,灰頭土臉的從鐵廠里走出來了。”

  果然事情并沒有那么順利,妘載黑著臉坐在門口上發呆的景色,被某些人看到了,他們便開始吐槽,而且煉鐵廠里面也有滾滾黑煙,顯然是有一些“設備”報銷了。

  “去幫我找一下鳥曹,他的磚不行,還要改進。”

  顯然,妘載用某些“設備”進行了超出煉鐵規格的操作。

  有人心中嘀咕,阿載這是違規操作非常危險。

  但他是火神啊,專業人員請勿模仿....

  于是傳話的人就離開了,鳥曹氏肯定在學堂那里監工,很容易就能找到。

  妘載撓了撓頭。

  這批設備很重要,至少要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超規格冶煉啊,不能像是現在這樣,稍稍超載一下就當場暴斃,噴的滿臉滿頭都是煤炭灰,這可不行。

  木炭還好一點,煤炭那真是讓人難受。

  大煉鐵廠的附近,因為這個奇觀動用的煤和木炭很多,故而導致附近的煙塵浮動,澎湃而擴散,但在這個時代,這些污染空氣的顆粒,對于那些工匠們來說,正是對他們辛勤揮灑汗水的最好回報。

  火焰升騰,光明璀璨,高爐噴出濃重的煙火,四周的塵埃漂浮....

  有人拉動風箱,有人踩踏木板,有人打開爐口,送入或者送出鐵礦。

  那健壯的胳膊,拎起礦石和器具是那么的有力量。

  空氣潮濕,但某些地方又干燥的不行,高爐煉鐵....工匠們從上邊裝料,從下部鼓風,形成爐料下降和煤氣上升的相對運動......

  燃料產生的高溫煤氣穿過料層上升,把熱量傳給爐料,其中所含一氧化碳同時對氧化鐵起還原作用,這樣燃料的熱能和化學能同時得到比較充分的利用.....

  下層的爐料,正在被逐漸還原熔化。

  上層的爐料,正在從爐頂徐徐下降。

  火焰與高溫再度升騰起來了。

  妘載有些生氣,甚至想要一個回手掏直接把高爐變成火炬樹樁,但是還是耐下性子,在門口等到了鳥曹氏。

  鳥曹抬頭,他在很遠的地方就看到了這巨大的奇觀建筑,僅僅是主體部分完工并且投入使用而已,這映入眼簾的龐大房屋,依舊讓他感受到一股只屬于力量的沖擊。

  高大的煙囪和噴出的云塵,以及沸騰的熱風、隱隱若現在深處的星星之火。

  這就像是蒙昧之中,古老人民所迎來的第二個“燧人氏時代”一樣,人族最早使用了火焰走到如今,而現在,火焰的使用方式將更上一層樓。

  聽說設備出了問題,鳥曹仔細的思考了一下。

  “我用草拌泥、黃粘土及大量的石英砂混合而成所制作的這種耐火磚,耐火的強度可以達到上千度.....(1469℃)”

  這種耐火磚的制作方法,在上古時代出現了,鳥曹氏是傳說之中的制磚之祖,在《呂氏春秋》中描述,他在夏朝剛剛開始的時候,制作了磚頭這種東西,從此人們就有了一個新的武器,名曰板磚....

  而后世也從此有了另外一個新名詞,譬如“搬磚”。

  而如今使用的這種耐火磚,原本應該是在西漢時期出現的,然而因為妘載的需求以及一些技術革新,自然就使得鳥曹氏的制磚水平飛速提升。

  有需求就有技術進步啊!

  鳥曹氏雖然不懂得化學,但是他的這種制作方法,是在耐火土中摻入了二氧化硅含量相當高的砂石的結果。

  “首領,你是把爐子加熱到兩千度以上了吧?”

  鳥曹逼問妘載,妘載表示:

  “你不要血口噴人!”

  “兩千度算個屁,我明明就把它加熱到了一萬度!”

  鳥曹(大驚):“一萬.....大可不必!”

  一萬度的耐火磚?

  我也不是推辭,您真的應該另請高明!

  建議直接把鐵礦石放在咕咕的肚子里燒,燒完之后直接順著雞糞拉出來。

  妘載的失手讓鳥曹若有所思,一萬度實在是太扯淡了,根本沒有辦法計算這種溫度,自然界中也不會出現這種溫度的自然火焰,爐窯的溫度是可以計量的,所謂“爐火純青”指的就是爐窯溫度達到了一個極高的狀態。

  而古人用來觀看火焰溫度的方法,就叫做“火齊”,或者“火候法”,在商代的時候人們冶煉青銅器時就已經學會了這種方法,到了周朝,這些都被補充的更加完全,《荀子·強國》中提到了這種方法,強調要鑄造出精美寶劍,得掌握恰到好處的溫度,即“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

  《考工記·栗氏》是這樣說的:“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后可鑄也。”

  舉個栗子,青銅冶煉時出現白色煙霧,則溫度大概在907℃,此時鋅開始揮發。

  煉丹的時候,觀火是同樣的道理,當然現在不適用于黃帝那幫人了,臉貼tnt怕是要把命都炸沒。

  觀火有術,是一個合格的冶煉大匠的基礎技能。

  鳥曹氏和妘載重新進入了大煉鐵廠,那些被搞爛的設備冒著星火和煙塵,邊上那些完好的設備還在運作,廣成子和兌都在這里,他們頂著那些高爐中的火焰,靜靜的看著這些燃燒扭曲的力量在不斷的變化色彩與威能。

  天才一秒:m.dushuzhe

大熊貓文學    不可思議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