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個十年計劃

  巫師的小屋之中,生活條件上去了,妘載也早就不住皮棚了。

  卷鋪蓋就能滾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石屋套天下第一。

  十年計劃的制定,標志著南方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跨越時代,原本需要五十年,一百年才能完成的時代躍遷,在避免了歷史陷阱的情況下,就如同上了沒有收費站的高速公路一樣,一路狂奔,于是石器時代的影子,現在已經逐漸在淡化了。

  眾所周知,堯舜禹的時期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而到了大禹執政的中期,才算是邁入了青銅時代,雖然遠在幾百年前,蚩尤和黃帝已經煉出了銅器乃至鐵斧頭,但是這只是屬于地區性的進化,就像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時,有巢氏屬于中石器時代一樣,地區性質的時代變遷,不足以應用到天下的時代當中。

  不過對于南方來說,青銅時代的光明才剛剛展開,滄海之上卻又升起了一輪太陽,標志著地區性質的“鐵器時代”的到來。

  當銅器被泛用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時,才能宣稱進入了這個時代。

  南方的生產力在提升,人口則是提升緩慢,而最讓妘載感到放心的,則是這個時代的風氣。

  從窮苦奮斗年代過來的人們,不論是什么時代的,都是一樣的質樸,互相幫助能夠得到更大的利益,互相為親可以得到更堅實的后盾,而現在南方最需要的,是應對大災難的考驗。

  正如妘載之前所考慮的事情一樣,雖然南方現在不缺糧食,但是對于大洪水,也還是只能躲避,上次放棄了洵山地區的巨大原野,雖然進一步整合了生產力,但是也失去了很多可以耕作和畜牧的上好土地。

  水患,大風,山崩,地龍....這些天地的活動,對于眾生來說就是大災難,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來做救援和支撐,在這個時代的人們所建設的一切,都會成為夢幻泡影。

  所以,妘載對于應龍的那種提議,是十分贊同的。

  現在厲害的人物都是外來的人,我們南方也要有自己的厲害人物。

  赤松子和妘載坐在一起,作為老師他理所當然厚著臉皮要參加這個十年計劃的制定,這只是一個大致方針,具體的實施措施,當然要各部首領和長老祖地一起來拍板。

  “糧食始終是最重要的,等到大氣象臺落成,大家就可以著手準備建設大防洪城,這兩個巨大的建筑,可以幫助我們控制水流的導向,我們請來了成鳩氏之國的人,在給蜀地提供都江堰的建議之后,我們自己這里也有巨大水患要解決。”

  “那么,大防洪城的建設速度,必須要比大氣象臺快。”

  妘載對赤松子道:“這是我的第一個提議,依舊是修筑奇觀。不修不行,只有盡快把這個大建筑修好,從大江上漲的水流,才能安全的被大防洪城泄流,我計劃在后面增補水渠與水車,真正把整個敷淺原以北的地方,變成不亞于都廣之野的肥沃土地!”

  對于糧食最重要的,永遠是水利,如今,應龍來作為大首領,它身為黃帝時代的雨師,加上諸多煉氣士都推崇備至的人,能夠有效調節南方的風雨氣候,山海經中說,是因為應龍來到南方,所以南方才頻繁下雨,這也可以看做是應龍對于地區性質的氣候有一定的掌控力。

  至少肯定是比煉氣士們掌握的范圍要廣的多了。

  “第一個計劃,今年年底,大氣象臺必須落成,大防洪城開始建設,隨后糧食會大量的運向北方.....”

  妘載是必須未雨綢繆,和這個大防洪城一起存在的,同樣也有蓄洪區與分洪區,只不過規劃比起原來要有大變動,因為按照時間,一次更大的洪水就要來了!

  大禹治水導通九河,一十三年不入家門,與泥濘為伴,如今文命已經十五歲了,還有一年,按照原本走向,他就要接過父親的重擔,成為治水的司空,不過如今,似乎司空是共工在重新擔任,而距離共工原本流放的時期,也開始推遲推后了。

  在古歷史記述中,四罪的流放,就是舜向堯建議的,建議之后一年,崇伯病死,兩年共工造反,歡兜被流放,已經膨脹起來的三苗則是和中原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拉鋸戰爭。

  不過如今,三苗沒有成功東進,損兵折將,幾乎元氣損失殆盡而離開,至少沒有十年是恢復不過來的,而共工和歡兜依舊在中原,崇伯倒是被流放,然而沒有去羽山,而是來了南方....

  歷史早已面目全非,神話亦是一樣。

  但唯獨這場席卷天地的大洪水,不會因為人為的操作,而改變它的到來時間!

  所以,這個巨大的奇觀,本來并不著急,但是現在不得不提到最前面。

  只有扛過這次大洪水,才可以暢談后面許多年的發展。

  “老師,我之前在田野中耕地的時候,閑暇之余,曾經計算過這段時間的降雨以及氣候情況,我認為,今年過去之后,不出四年,必然有一場更大的洪水。”

  “比起上一次席卷大河大江的洪水,還要巨大!”

  妘載道:“天地正在逐漸變得暖和起來,植物也比過去更加旺盛的生長,整個世間都是一副郁郁蒼蒼的模樣,這本來該是好事.....”

  “但是天象的變動,也會導致大水的頻繁發生,從遙遠的西極,乃至于東方的滄海,都會活躍起來,到時候天神們或許應該焦頭爛額了....”

  “大防洪城,三年之內必須建好并且運作,前三年的糧食產量,必須達到......”

  妘載把糧食的生產計劃,分為三個階段,按照前三年瘋狂生產,中三年盡力生產,后三年恢復生產,等到第十年的時候,既是十年計劃的結束,也是最后一個豐收之年。

  “希望到了那個時候,水患已經平定,而世間四方,都是萬里沃野。”

  然后,下一個,就是關于教化的事情,之前妘載在農村合作社期間,要求社員們統一使用一種文字,現在已經看到了成效,各個地方的文字交流已經不再存在障礙問題,記錄的統一,標志著這個時代的文化開始融合。

  現在應龍主教化,妘載決定對十二卷農村工作手冊進行些許增補,首先就是增加“鹽鐵”一卷。

  鹽有鹽田,但是南方的鹽,來自于夙沙氏的廢鹽,這種好東西,在夙沙氏眼中卻是賤價售賣的東西,當然他們沒有發現里面蘊含的神化狀態,也是意外之喜。

  可能是他們平常處理的“劣鹽”太多了點....但是劣鹽,在大人國的商人看來,這就是巨多的小錢錢....

  所以,要增產鹽巴,當然大鹽山早就已經同意開放巖鹽,所以生產也是很簡單的事情,重要的是開采母礦,畢竟這么多人上去,山主也虛的很。

  加上上一次赤松子和它進行了道德交流,山主腫著一只眼睛,用狐爪子和赤松子表示握手言和。

  妘載忽然想到,如果要讓山主加強和南方的聯系,讓它進駐南方成為不可分割的一份子,這樣大鹽山就可以理所當然的開采,這樣的話,給它介紹一個青丘山的狐貍婆娘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美狐計....

  這個艱巨的任務,看來要交給吃的胖成球球的天狐了。

大熊貓文學    不可思議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