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反駁魔性滄月關于昆侖是地球古稱的說法。
嗯,我反駁我自己,因為我最后要反駁關于知乎某些自詡考古工作者關于良渚的過分附和,所用到的斷章取義等手法。
而這種編排文字,忽悠讀者的手法,我經常使用,是以我先要反駁自己,把自己開過的腦洞,其較為主流官方的面貌,普及給大家。
不存在哪個一定是對的,哪個一定是錯的,很多關于上古歷史的解讀,只存在嚴謹與用心不軌的區別。
我的所有言論,都是開腦洞,僅用于小說中,本無可厚非,但既然我要反駁有些知識分子,我當然得先拿自己開刀。
以免有的人說,啊,人家起碼還是學術言論,是正經猜想。你這都是外星人,難道就對了?
當然不對,所以正經聊這個事,可以直接排除外星人。
小說是小說,學術是學術。我很多腦洞是免費番外,影響力不大,但昆侖是地球這個說法,我在小說里率先提及,所以先來反駁。
昆侖,當然不會是地球的名字,上古之人的世界觀非常簡單,整個大地,如棋盤,是四方形的。天穹如蓋,蓋在這個棋盤上。
這就是天圓地方。
有些人可能會奇怪,上圓下方,這么蓋著邊緣不能完全彌合啊,四面不就有空白地區嗎?
是的,那些空白地區,就是海…東南西北正好四海。
所以這片大地,就叫‘普天之下,四海之內’。
整個世界觀,是非常融洽,且簡單直接的。自古以來的‘天下’、‘海內’等說法,就是這么來的。
當然,上古之人也不傻,隨著文明增長和擴張,他們很快發現,‘海外’也有人,也有地區。
山海經,就分為了山經、海內經、海內外經、大荒經。
所以古人并不是完全迷信這個世界觀,只不過海內這種詞用習慣了,繼而哪怕‘海外’這種詞,嚴重違背了‘四海之內就是普天之下’這種世界觀,他們也無所謂,因為這已經是‘文化’了。
就好像明明夏朝亡了,周朝各國還自稱‘有夏’,將列國合稱‘諸夏’,以區別夷狄。
總之在這種基礎上,天下就是天下,四海就是四海,昆侖二字跟‘普天之下’這個概念不搭邊,繼而也就不會是什么地球的名字,那是我純粹根據小說需要附會的。
那么昆侖,到底是什么呢?
自古以來,可不止現代人想知道這個問題,無數文人都曾尋找昆侖,各有各的猜想,歷朝歷代合起來多達十幾種!
漢朝時漢武帝欽定了西域的一片山脈,也就是現在的昆侖山脈,但漢武帝自己都知道不是…可以說幾千年下來,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答案。
最早提及昆侖的文獻記載,只有兩個,是山海經和尚書,這都是先秦文獻。
充其量,再加個很權威的史記。
以這三者為對昆侖原貌的描述,再之后的‘昆侖’,比如什么新唐書,那都別提了,越來越復雜,細節飽滿,傳說色彩濃厚,多為附會之言,可信度低。
山海經怎么寫昆侖的,我想大家都知道,多是昆侖之丘、昆侖之虛的說法。是地名加丘、虛、山。
昆侖丘應該是指某地的一棟特殊建筑、重要場所或奇觀。
這個觀點,我始終持有,我反駁自己的,只是‘昆侖’二字的意思。
主流方面,想研究昆侖丘到底是什么,追根溯源,還得是山海經。
我國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就是這樣的觀點,他認為‘昆侖在中國眾多古書中,以山海經為最先記載’。
山海經里的昆侖,就是最原始清晰的面貌,越往后,憑空想象捏造的記載就越多。
所以我這里再貼一段原文,方面你們在我后面解讀下對照。
“海內昆侖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侖之墟,方圓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
“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
“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昆侖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昆侖上。”
以上就是昆侖墟在山海經里的部分描述,它的性質、它的形象、它的地理位置,都描述的很清晰。
拋開昆侖墟是仙山,這種修仙小說設定,只從文字描述來看,這根本就不是一座山!
什么面有九井,這些井還有玉石欄桿圍著,什么門有開明獸守之,這種明顯的門前石像,都無不揭示著,它就是一座建筑。
反正絕不可能是什么自然景觀,人工斧鑿痕跡極度清晰。
而昆侖的這種建筑特征,華夏文明一直傳承著,不管到了哪個朝代,井都有木檻圍著,頂多不是用玉。不管到了哪個朝代,大建筑門外都有‘鎮門獸’,頂多不是什么九首開明獸。
總之,這種文化習性,我們是一脈相承的。
海外南經也寫了:“昆侖墟在其東,墟四方。”,就說明了,這個建筑是個四四方方的格局結構,我們自古以來的建筑就是這樣的。
畢竟天圓地方嘛,我們文明打地基,從來都是追求‘方正’的風格。
這不只是我的觀點,自古以來,就不少文人這么認為,昆侖不是山,而是人工建筑。直到現在,主流學界也是這么想的。
在良渚文明重大發現后,部分學者牽強附會,在反山、瑤山遺址群里到處找昆侖,一會兒說這個可能是昆侖,一會兒說那個可能是昆侖。
我不喜歡這種行為,但毫無疑問,主流學界都認為昆侖是建筑。
那么,它到底是個什么建筑呢?
山海經說的很清楚,‘帝之下都’,這個帝,上古時期通常指老天爺,也就是‘上帝’,它是我們文明的至高神。
當然,后來也開始有人以此冠名,比如帝堯帝舜、帝乙帝辛之類的,加了名號,就是人間帝王死后的待遇了。關于‘人帝’和‘天帝’的區別,我以后會專門講解,這其實大有講究。
但在這里的帝一定是指‘天帝’、‘上帝’。
畢竟‘帝之下都’,就已經表明了它極度崇高的地位,以及上下的對應。
是天上的‘上帝’,在人間的‘下都’。
也就是說…這是一座‘神殿’,地位相當于‘天壇’。
所以‘方圓八百里,高萬仞’這種浮夸描述,也能很好理解了,是因其地位神圣超然,而凸顯昆侖的雄偉宏大的夸大其詞。
如此神圣場所,非詳細記載它長多少米,高多少米,就不得勁兒了…因此才有萬仞之說法。
而且山海經是一幅幅圖,文字描述都是古人根據圖來講的,是以用詞描述往往詭異,且經常是定格的靜態動作。比如‘有一女子,方跪進杯食’,比如‘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于頭上’…這都是典型的看圖說話。
有的是正視圖,有的是側視圖,所以才有‘一足’、‘一目’、‘貫胸’之類的詭異描述。
另外,特殊的重要的東西,在圖上畫的特別大,比如‘有大人之國’,不是說這個國里都是巨人,而是說在圖上,畫這個人的比例尺,比其他人要大很多,以凸顯其重要性。
昆侖墟在圖上,應該極度顯眼,畫得特別大,為的就是突出各種細節,所以說它高萬仞,方圓八百里。其實是看圖說話者,根據整個山海圖的常規比例尺,換算出來的。
但奈何,昆侖作為奇觀,根本沒按照常規比例尺來畫…畫得比旁邊的山都還要大很多。
原因就在于,這是畫圖者心目中的圣地,整個部族的核心,所以畫得極度雄偉。
我再重申一遍,這里我說的是主流對昆侖的解讀,是反駁我自己的。不要有人說‘誒,你不是說上古不信神嗎,山海經記載很理智嗎?’
首先,正經解釋,那么山海經一定是一本‘巫史文獻’,還是有迷信、神化之處的。
其次,我沒說古人不信神,只是不迷信野神,不是西方那種宗教信仰。
‘帝’就是老天爺,是唯一且至高無上的存在。
我認為,華夏古人以祖先為神,本篇番外拋去外星人和電器的說法,所以神的正經解釋是‘祖先’。
偉大的祖先死后為神,這就是上古華夏對于神的理解,和你們從各種小說中看的所謂神明,完全不是一個文化。
禮記:“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別宜,居鬼而從地。”
我們的文化,是有‘鬼神’的,但不是自然神,而是人封的。
人居于天地之間,死者歸土為鬼,歸天為神!
鬼就是普通人死掉的形態,直系后嗣祭奠。甲骨文那個字寫作‘田下埋個人’,這既是‘歸土’。
神是大功績者死后被封的,叫做‘歸天’。比如四季四極之神祝融、蓐收、枸芒、禺強…之類的…天上星宿,風雨雷電,通通都是人死后化為的神,或者是某種圖騰的具現化。
往往是發明創造了什么為民造福,或是整個氏族的血脈始祖。
比如最早的太陽神應該是羲和。她制定了太陽歷法,發明了十天干,也就是‘十日’。死后人們根據功績,封她為太陽神,說羲和駕車揚鞭從東方湯谷、至西匆匆疾馳,從崦嵫山落入虞淵。每天日升日落,都是她干的。
這其實就是根據功績,而在死后給了她一份在天上的工作…
神不是光享樂的,而是有工作的,是什么神,就要干什么事。
祝融的功績是‘鑄熔’,,當然也可以說是‘大而光明’,總之是火正,主要是制造兵器和燎祭,燎祭即是燃起大火祭天,屬于大神官。
死后被當做南方神、火神來祀,職責是鎮守南方,掌管夏天,同時還是灶神。
上古之人認為的神,和我們現代人理解的神,完全不是一回事。
各種天上的秩序、事物,都是祖先死后去執掌、運轉。
運轉天象自然的叫‘神’,運轉水土山川的叫‘祇’,沒有這種運轉權的叫‘鬼’。
周人信奉昊天,按照現代人的理解,會把昊天認為是神,但其實不是,昊天是帝,超越了神。
‘昊’這個字也不是太陽神的意思,其實是象形‘天上的一只眼’,即北極星,古代叫‘帝星’,它是‘天的中心’,我們都是天的子民。
帝是至高意志,神是受人紀念的死去的始祖,而我們現代人所講的山川自然神,上古并不叫神,而叫‘祇’。
一切神祇,都是圍繞著帝轉的。
帝、神、祇、鬼、人,這五層概念,就是古人的巫信仰祭祀體系。
且神職之間,沒有什么強弱高上之分,都屬于‘神’這一階級,都是為至高意志工作的。而有強弱的,只是部族氏族之間。
扯遠了,言歸正傳。
理解了什么是帝,什么是神。那‘百神所在’的帝之下都,到底是什么,就脫口而出了…宗廟。
當然,用這個詞不準確,那應該是國之重地,同時還祭天的,主要是配祀上帝的,我們有個專門的稱呼叫‘明堂’。
昆侖面有九門,應該是平均分配在四面,每面兩扇門,還有一扇門是正門,處于正面的兩扇小門中間。
這個格局,和后來封建王朝的皇家廟堂是一樣的。
有三個面是兩門,其中坐北朝南的正面,即南門有三門,旁邊兩個小門,中間一門最大,是祭拜出入的地方,只在特定時候開啟,平時修繕維護,不可以走正門。
其實很多王朝的‘都城’,也是類似格局。
‘門有開明獸守之’,這更明顯了,和后世廟堂宮殿門上裝飾的‘鋪首’,或者門前擺放石獅子,是一類東西…就是鎮門獸的意思。
‘面有九井,以玉為檻’,則是指每扇門前都有一口井,上面用玉石為檻給圈住。
這也是一脈相承的裝飾風格。只不過現在很少看到‘玉檻’,都是石檻,木檻為主。故宮里現在還有很多石檻圍著的井,總之是一種風水布局。
‘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還種了樹,巨大的樹,又粗又壯聳立在那,可以說風水布局、景觀布置得非常講究了!
這座建筑,聳立在‘八隅之巖’上。隅:方形的角落。
八隅之巖,就是八個方角的巨型巖石…這明顯是個人工雕琢的基址啊。
也就是說,這座明堂,搭建在一個八角高臺上的,這個地基不是個簡單的正方形,而是兩個長方形十字疊加構成的‘八角形’。
如此,整個昆侖墟的格局,異常清晰了。
它就是一座地位崇高,建在八角高臺上,有著九井、九門、鎮門獸、巨型景觀樹的明堂。
你們可能會說了,它不能是個‘都城’嗎?一個文明建立了一座九門大都城,是一大片地區的古國中心。百神都住在這,號稱上帝在人間的居所。
是,這么想也說得通。但首先,都城的概念很晚,就連商朝的王都,都只叫‘大商邑’。
‘都’這個概念,至少在周朝以前,應該都只是專門用在‘上帝’、‘天神’的居所上。
后來引申出新含義:祭祖的明堂在哪,哪就是都城。于是就有首都的意義了。
昆侖墟‘帝之下都’、‘百神所在’,可見是個專門祭祀‘祖先、天帝’的場所。
里面住的不是人,是神,是先祖之靈…所以,它只能是‘明堂’。
東漢的蔡邕,在明堂月令論中曰:“明堂者,天子大廟,所以宗嗣其祖,以配上帝者也。”
“謹承天順時之令,昭令德宗廟之禮…”
“生者乘其能,而死者論其功而祭,故為大教之宮。”
宗嗣其祖,以配上帝…論其功而祭…這都說得很明白了。完全對應帝之下都,百神所在。
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會諸侯、發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的地方。
在泰山歷代皇帝封禪中,明堂是帝王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古人認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統萬物,天子在此既可聽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
只要是有大功的祖先,讓后世生者,受其功勞蔭蔽,那么后人就得論功而祭祖先之靈,這就是‘神’。
此為華夏文明的核心文化,絕對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上古時期,‘帝’、‘天’、‘祖先崇拜’等概念成熟后,這種神圣之地,理應就有了。
哪怕連現代定義的‘文明’都還沒有,還是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建立明堂了。
這個文化,從未斷絕,一直流傳。歷朝歷代,都有明堂,從夏商周到秦漢唐,哪怕是清朝都有。最后一次祭天大典,是袁大頭…
也就是說,我們有幾千年的信仰‘天’,‘造昆侖’的歷史,這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征。
周禮·考工記:“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西漢的大戴禮記·明堂篇也寫了“明堂者,古之有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戶八牖…明堂者,明諸侯之尊卑也,外水曰‘辟雍’。”
明堂月令論還說了“明堂制度之數,九室以象九州,三十六戶,七十二牗,以四門八牗乘九宮之數也。”
淮南子:“明堂,王者布陣之堂,上圓下方,堂四出…”
這些都是對明堂的描述,歷朝歷代,明堂形制各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都和山海經里的昆侖墟描述大體對應。
比如建筑格局法天象地,基址方形四達。比如建筑附近有水環繞。
還有一個,就是明堂為三重臺階式,這和淮南子中對昆侖的描述吻合。
昆侖分為三層,第一層叫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第二層叫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第三層,乃為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考古的新石器時代,距今六千年的紅山文化,就有‘三環祭壇’。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也有三層臺階的瑤山祭壇。
仰韶文化的雙槐樹遺址,也就是所謂‘河洛古國’,更是有三重結構的大型環壕。還有黃土高原上的‘南佐遺址’…總之很多,我就不列舉了。
把宗廟祭壇建成三重臺的形式,是自古有之。
是整片古中華文化圈,各種不同新石器文化的一種共同文化因子,即‘天地信仰’、‘祭祖乃靈’、‘天圓地方’等要素。
還有一個論證,那就是在早期典籍中,‘昆侖’一詞,有時候是直接指代‘明堂’的。
比如史記·封禪書記載了漢武帝封禪泰山,降坐明堂于山之北:“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昆侖’。”
當時漢武帝封禪要建明堂,有個叫公玉帶的人,獻上了一幅圖,稱為黃帝時明堂圖,畫了個宮殿,名字就叫昆侖。
山海經里描繪的昆侖墟作為一個明堂,基本是學界公認,包括古代文人,也很多知道昆侖墟是個明堂,只不過后來想象力放飛,將其發展成了仙山,畢竟‘百神所在’嘛,其實就是一堆祖先牌位。
好了,以上是主流學界幾乎定論的答案。
說點我個人認為的東西。
尚書·禹貢言‘浮于積石,至于龍門、西河,會于渭汭。織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敘’。
翻譯過來就是:(進貢的船只)從積石山附近的黃河,行到龍門、西河,與從渭河逆流而上的船只會合在渭河以北。織皮的人民定居在昆侖、析支、渠搜三地,西戎各族就安定順從了。
簡直是直截了當地表示,‘昆侖’是個地名、國名,或者說‘族名’!
原因很簡單,‘析支’、‘渠搜’都是古西戎族的分支。
山海經與尚書,是對昆侖最早最原始的描述,沒有添加任何神話,都是很簡單地記錄這么一個地方。
昆侖,我覺得應該視為,上古時期處于西部的一處‘古國’,‘古族’,其首領稱為西王母。
所以我在小說中言昆侖是昆侖,昆侖丘是昆侖丘,倆不是一回事。這一點并沒錯,我始終持有這樣的觀點。
所謂昆侖山,就是指昆侖國的‘山’,山海經也有寫‘禹攻共工國山’之類的。
怎么一座山還能攻?因為那極可能是‘人造山’。可能就是指共工之丘。
當然,也可以解釋為,攻是開鑿的意思。
但古代的字不多,廢話少。‘山’、‘丘’、‘虛’這意識應該都有區別。
我猜山海經里的昆侖墟描述的只是‘明堂’之一,昆侖是個族名。
上古中華大地,古國林立,有一族或一國叫昆侖,他們那的明堂,叫昆侖丘,后來遷徙走了,就改叫‘昆侖墟’。
書中還有其他明堂,比如‘祝融之墟’,是指‘祝融氏族’的明堂所在地。
注意,嚴格來說,墟并不是明堂的意思。
廣雅·釋估:“墟,居也。”
廣雅疏證:“墟,故所居也。”
昆侖之墟,直譯的意思,是‘昆侖一族曾經居住的地方’、‘昆侖一族的古老領地’、‘昆侖族的發源地’。
祝融氏之墟是楚國先民的最早起源地,楚人的祖墳就在那,祖墳在哪,哪就是根。
所以上古之人如果在地圖上標注自己氏族的領地,就會畫出氏族最重要的建筑,即把明堂畫出來。
大約是表示‘我們一族當年的祖墳在那里’,這是一種文化。
同時也可以反推,畫‘山海圖’的作者,就是所謂的‘昆侖一族’的巫史官,他們在山海圖上著重標注了自己的‘祖地’,所以畫的特別大特別詳細,而其他部族的明堂,就只是簡單標識。
除了昆侖墟,祝融墟…軒轅之臺應該也算,是指軒轅氏族古國的祭臺,可能是考古發掘的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當然,這是學界猜測,我個人是反對的,我認為軒轅國在黃土高原。
總之,凡是認同這種文化,開始‘搞明堂’的氏族,都算是中華文明的前身,大家都是同一種信仰。
良渚文明大發現后,學者到處在那里找昆侖。
包括我要反駁的那個人,他也在牽強附會說良渚挖掘的祭壇就是昆侖墟。
的確,很像,良渚的瑤山祭壇三重高臺,非常像昆侖墟。
但很可惜,昆侖墟絕不在良渚。那可能是‘某某之墟’,但絕對不是‘昆侖之墟’。
我只需要說一個證據就能反駁,那就是昆侖墟所在地有四水環繞、經過,其中一條是‘河水’。
河水,在上古嚴格指代黃河,不存在任何誤差,因為當年造字的時候,古人就專門給那條水系造了個字,叫‘河’。
長江專門有個字叫‘江’,漢水專門有個字叫‘漢’,渭水專門有個字叫‘渭’…
百分之九十有三點水的字,在古代都專門指一條水系。
這個事是個常識,我在銀河那一篇也說了,另外這里也順帶辟個謠,那就是銀河其實也算是有個專門的名字,它叫‘淵’,只是學界不能確定是不是專門為銀河造的字。
總之昆侖墟必然不在長江下游的良渚,它一定在黃河流域。
那么它到底在哪?很簡單,就從水系上來定位!
昆侖墟有四條重要的水系環繞,其中兩條在經過昆侖后入海了。
而入海的其中就有黃河,且專門描述了‘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
也即是黃河從昆侖墟東北方向流過,轉向北方,從渤海的西南方向入海。
這句一點沒錯,自古以來,黃河都是從渤海灣西南方向入海的,是東漢以后,黃河才忽然改道,直至宋代才進黃海。
所以山海經里描述的入海口與事實相符,昆侖必然在黃河流域,但到底在哪,說法不一,沒有定論。
我其實是比較贊同在山·東的,大家恐怕很奇怪,不是在西邊嗎?怎么跑山東去了?
這就必須要說,山海經地圖的范圍。
山海經成書年代雖然是戰國,但‘圖’的年代很古老。
山經是一幅圖,非常嚴謹,只描述山水和特產。作圖時代應該很近,可能是商朝了,反正上限不超過夏朝,是禹定鼎以后才畫的,暫時拋開不談。
海內經又是另一幅圖。主要以海定位,用詞都是‘東海之內’、‘西海之內’,講述的是四海環繞內的一片地方。
大荒經又是另一幅圖,且不是一個時代。講的是‘海中’、‘海外’的地方。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虎’。‘東北海中,有三青馬’。
這些用詞,說明圖上的東西,都畫在‘海的上面’,仿佛活在水里似的。
也就是說,從這時候開始,海內世界觀的人,開始接觸海外面,但地形圖沒有更新,沒有畫陸地結構,只能把各種了解到的東西畫在原本‘四海邊界’所定義的一片汪洋上,所以叫‘大荒’。其實就是舊地圖外的空白處。
‘荒’字就是水上長草,指的是一片澤國濕地,洪水泛濫荒蕪之地。
‘渚’字則是水上的小陸地。
海內海外經,又是第四套圖。這時候海內海外地區,全部更新了,了解又更豐富了起來。
環境氣候也有變化,很多水流沖擊的荒地,都能住人了。
繼而這幅圖講述了海內海外,整個九州部族…最起碼是大禹前期了,很可能是龍山時代的圖。龍山文化遺址公認是最早中國,這類田野考古的發現,我會專門開一篇番外介紹。
總之這么一對比,我們就知道,海內經最小,可能也最古老。
是純粹的‘四海之內’世界觀。如此‘海內昆侖之墟’也就不言而喻。
當然,以上四圖說法,只是猜想,且不是我提出的,是很早就有學者提出并論證過的,我只是復述。我自己就能想到很多反證,但也不是不能解釋,總之證據不足。關于山海經,自古就沒有定論,這里只是說其中一種。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沒有哪個正經學者,真的認為山海經是描繪整個地球。
后人往往看現代地圖,發現我國并非四面環海。
于是有的人把北冰洋定為北海,還把青海湖,乃至黑海,甚至大西洋都給算進去。
硬湊出四海,直接把山海經版圖,變成了整個亞洲,甚至歐亞大陸。
如此,昆侖的位置,一下子就跑到了古埃及,說赤水是紅海,流沙是沙漠。
但是平心而論,不考慮什么史前文明,外星人之類的東西,認認真真地研究文獻,和考古證據,就能知道,上古部族的活動范圍沒那么大,至少在一定時間內,走不了多遠…控制范圍就更小了,這是生產力決定的。
漢唐之強盛,也頂多遙控一下西域,因為再遠實在是管不了了。
夏朝基本只在黃河流域,商朝堪堪觸及了長江流域,西周也只到了湖南和贛北、江浙。
所以在定位山海經版圖時,只需要在古九州范圍里找就行了。
其中四面環海的‘海內’基本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山·東半島。
作為一個半島,首先三面環海了,北有渤海,東有黃海,南也黃海。
西邊看似沒海,但其實上古時期那里也是水澤一片,魯西北和魯南蘇北一代的海岱地區都海侵嚴重,部分地區海岸線推進到現在我們眼中的內陸。
如此一來,魯中地區基本就被包圍了,沒有被完全包圍的地區,也是有大片的濕地洼地,即所謂的‘荒’。
距今6300~4500年的山·東大汶口文化的早中期,魯西地區基本沒有人類聚落遺址。
因為當時的海平面,遠高于現在,魯西平原海拔較低,乃是一片澤國,水域面積非常廣闊,是以沒有人類居住。
到了4500年前的海岱龍山文化時期,魯西南一代的人類遺址才多了起來,但魯西北還是遺址罕見。
那時海平面下降,‘西海’縮小了,與渤海斷連,剩下的積水演變成了湖,被稱為…古菏澤。
古代山·東的北部湖澤密布,水流眾多,就算是現在,也有大片濕地,黃河三角洲,更是北方最大的候鳥保護區。
環繞昆侖的水系,是河水、赤水、黑水、青水、弱水。
河水就是黃河,赤水也在山海經乃至其他古籍中多次出現,乃是與黃河長江淮河并稱的‘六川’之一。
山海經寫了‘南海之中,有汜天之山,赤水窮焉,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
蒼梧之野可以考證,主要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湖·南九嶷山,一個是山·東云臺山。
但是山海經里寫了,赤水入海了,而且要與黃河相鄰,不可能是長江流域的湖·南了,只能是靠海的山·東。
蒼梧之野,就是云臺山下一片沃野。
赤水在它的西邊,還要入南海,查證山·東古河道,這樣的水系只有三個:泗水、沂水、沭水。
而水流量最大,意義最重要,有資格列入六川之一的,只能是泗水了。
泗水是淮河最大支流,而且發音也很接近…哈哈,開玩笑的。理論上沂水也可以。
但大概率赤水就是泗水了。接下來昆侖附近的水系,還有青水和黑水。
黑水與赤水一樣,也是六川之一。
海內西經:‘黑水出昆侖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
注意,黑水‘南入海’、黃河‘西南入渤海’等字眼,不是指往南邊流進海。而是指‘從海的南邊方位進了海’。
朝哪里流,會寫‘東行、東北流’等字眼,這才是流向。
沒有寫‘行’,只寫方位詞,則單純只指方位。
如此,昆侖已經在西北了,黑水還要在昆侖西北隅,東行,東北流,之后從南邊入海。
符合條件的黑水,只有濟水。
河、江、濟、淮,是自古祭祀的‘四瀆’。濟水是山·東大汶口文化的母親河,從渤海南部入海。
至于青水,在昆侖西南流過,向東行,且沒有入海。
它夾在泗水與赤水之間,并且名字還帶青字的古河道,只有一條…就是大清河。
如此弱水也能定位了,就是大汶河。
有這些水系定位,昆侖山的位置已經脫口而出了,泰山!
想必你們都想到了,這也是學界很早就有的說法。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
墟是明堂,但這里寫昆侖‘丘’,且明確說了是大山,說明在圖里昆侖墟建在山上,而建著昆侖墟的那座山,則叫昆侖之丘。
在山海經里,描述昆侖丘時,沒有寫九井之類的東西。
在寫昆侖墟時,才著重描寫了九井九門之類的建筑細節。
赤水是泗水,黑水是濟水,昆侖丘在兩條水系之間,且附近還有流沙。
流沙很多人解讀成沙漠,甚至是撒哈拉那種大沙漠,純屬扯淡!
上古之時,我國環境太好了,到處都是水,先民沒有見過真正的‘大沙漠’,所以在造‘沙’字時,是指水流旁的沙灘。
‘沙洲’一詞,就是指流沙沖積出來的‘洲’,所以‘洲’也是三點水旁!
‘濱’是指水邊的地方。在古代,流沙是指水流沖擊的河沙,即沖積平原。
流沙之濱,每個字都有三點水旁!說明在水域邊上,絕無可能是戈壁沙漠!
黃河、長江、珠江都有這樣的沖擊沙洲、沙灘。繼而形成所謂的‘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
山海圖上的所謂流沙,就是黃河在整個魯西平原沖擊泛濫而成,那時候黃河的沙就已經很多了,在下游平緩地區沖擊出大片沙地,還是流動的,直到入海…故稱流沙。
當然,這樣的說法,也可以是指黃河上游的某地,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帶走了大量沙土,在某處形成大片流沙區,如此也可以對應昆侖在我國西北。總之流沙一定不是指沙漠,這里采用在黃河下游三角洲的說法。因為著重描述昆侖的時候,寫了黃河入海。
就是這種流沙,在不停地填海,結合氣候變遷,才最終把西海沖沒了,乃至渤海都收縮了,本來渤海也是海侵到很深,是名副其實的‘北海’。
我當初解讀過,精衛就是大雁銜著樹枝越過渤海,炎帝氏族就在山·東沿海。
精衛填海的原型,就是鳥文化崇拜的氏族,結合海岸線不斷擴張而誕生的。
古人說這是鳥干的,但其實是黃河干的…填海的是日復一日的流沙。
正是西海、北海、南海等方向,洪水泛濫,沙土沖擊,成為浮著淺水的沖擊沙地、草地、濕地,這才進入‘大荒時代’。
炎帝氏族,或者是某個‘泰山土著氏族’,他們向外遷徙,篳路藍縷,文化傳播,并將原本的地名、山名,帶到了天南地北。繼而蒼梧之野,后期就跑到了湖·南,巴蜀之名跑到了川渝。贛地之名跑到了江西。
在泰山腳下的汶上縣,就有個‘蜀山’。然而這個名字,現在我們知道,它到四·川去了。
這些原本都是古山·東的地名,隨著部族擴張而傳播到了各地。
‘古海內’僅在山·東地界,‘新海內’則在整個中華大地。
世界觀沒變,地圖放大了…在古海內地圖里,蒼梧之野在魯南,為了維持世界觀,便將其放大,疊加在新地圖上的相對位置,蒼梧就成了湖·南某地。
有點類似于美國殖民期間取得地名:紐約…新澤西…埃塞克斯…普利茅斯…伍斯特…這都是英國地名。
如果幾千年后,資料大部分丟失,有人說:‘埃塞克斯在英國,大部分人恐怕一臉懵逼,說不是在北美嗎?怎么會在一個小島上?埃塞克斯絕不可能在英國…’
而之所以一定要這么帶著名字遷徙,就是為了記住自己的根。
這種文化黏性,有點類似后來的‘內九州外九州’,‘小九州大九州’,反正我們就是跟九州杠上了,星際時代以后,可能整個太陽系都是九州,甚至還有銀河九州。
還有‘海內、天下’,哪怕以后科技發達,住到天上天外去了,我們可能依舊會說‘天下無敵’這類的詞。
這就是文化基因,在不同時代的活力。
當然,古海內與新海內,只是其中一種說法,上古什么情況,誰也不知道。
同樣也有全國版本的昆侖解讀,繼而蒼梧之野在湖·南,昆侖在黃河上游的黃土高原,這只能單獨開一篇去說。
這個散落四方的部族,是不是炎帝我不確定。
但炎帝部族的確也傳播到了各地,有很多后裔分散各處,基本遍布全國。關于炎帝世系,我之后單獨寫。炎帝世系對華夏文明的形成,比黃帝大多了。
這里說回昆侖…流沙、赤水、黑水,就已經能定位昆侖了。
大清河什么的,其實都不需要。
在大清河北部緊靠著一座山脈,它夾在泗水與赤水之間,且北邊還有黃河。
這只有一種可能,泰山…
泰山毫無疑問是大山,它是東方第一高山,自古就稱其‘峻極于天’!
從上古開始,泰山的地位就至高無上,與‘上天’、‘天帝’、‘昊天’相關聯,正是‘帝之下都’。
它是自古歷朝歷代的天子與百姓所崇拜祭祀的神山。無論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封禪過。只要一談封禪祭天,就得說泰山,那是文化定義中,與‘天’最接近的地方,是通天之地。
管子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禪。’
整個中華文化圈,古國林立,氏族遍布,其中大多數都以泰山為圣山。
或者說,凡是以泰山為圣山的氏族,就算是華夏文明。
而最初奠定這種文化因子的族群,我相信一定是生活在泰山腳下的。
昆侖在泰山,是學界的論調之一。
如果昆侖是泰山,完全說得通。
如果不是,也沒關系,因為很多線索,確實都指向昆侖位于大西北。
所以另一種解釋是,昆侖在黃土高原,那里也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區。同時因為水土流失,也確實有流沙。
總之我基本可以斷定,昆侖只會在這兩個地方。
泰山或者黃土高原。
非要說第三個選項,那就是昆侖族原本在泰山,后來因為變故,遷徙到了大西北成了西戎。
如果是第三種可能,那么這個族,我懷疑是‘周人’。也就是后來滅商的那個小周。
周人的始祖是‘姜嫄’,姬姓來源于姜姓,這有專門的學者論證過,我就不廢話了。
詩·大雅·生民載:“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姜嫄是周人的老祖母,生下了周人的始祖‘棄’,也就是‘后稷’,后稷與南方的‘后土’,合為社稷二神。
我猜測,注意是猜測!假設炎帝曾占領‘山東’,那么炎帝族裔后來散落遷徙各地,周人就從泰山遷徙到了關中。
甲骨文里,周是個地名,武乙時期曾伐了一個周方國,那個周不是后來的姬周。
姬周是因太王所居周塬,因號曰周。在遷徙岐山周塬之前,姬姓部落名稱為“豳”。
所以不變的只有姓,氏族名其實是經常變的。
某姓部落,占據了某地,就會繼承當地的‘氏’,相當于繼承了‘爵位’似的。猶如哈布斯堡既是西班牙國王,也是奧地利國王,既是神圣羅馬的皇帝,也是荷蘭大公…
中華也是一樣的情況,地名與氏族往往又構成一對多的關系,這是因為同一個地區往往會在不同時期歸屬于不同部族。
例如齊地,自少皞時代至戰國,歷經了數個主人。
左傳有:“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公因之。”
爽鳩氏——季荝——逢伯陵——蒲姑氏——呂尚,而后屬于田氏。而在這些部族的統治時期,很可能也都稱之為“齊”,至少商代是稱之為“齊”的,故山海經有“北齊之國”,而殷墟甲骨卜辭也有關于“齊”的記載。
顯然,無論是姜齊還是田齊,這個“齊”都是繼承來的。秦漢之后,仍有多個政權以“齊”為國號,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是普遍存在的,這其實是一個傳統,屬于部族間的文化傳承,故而每個朝代都會有一個國號。
這就是為什么,黃帝、炎帝名號那么多,他們才是真的屬于征服者。
初代黃帝可能只是有熊國君,后來某一代占據了軒轅氏的領地,把‘古軒轅氏’滅亡了,就叫軒轅氏了。
炎帝更猛,歷史悠久漫長,神農氏、魁隗氏、連山氏、烈山氏、朱襄氏…他的后裔還有祝融、共工、后土、夸父…
我有一篇番外,說炎帝是神農氏,很多本章說跟我科普,說神農氏和炎帝不是一個人。
我當然知道不是一個人。
史記·五帝本紀先是提及神農世衰,神農氏弗能征,而后又提及炎帝欲侵陵諸侯。
若是一人,完全自相矛盾了。弗能征,就是說神農氏沒有能力征伐,而炎帝侵陵諸侯,就是說他到處打別的部落。
神農氏和炎帝,不僅不是同一個人,它甚至都不是同一類稱號。
炎帝是同一家人世代承襲的‘巫王稱號’,神農氏則是‘地區稱號’,或者國號,王朝名號。
‘伏羲氏沒,神農氏作’,指的是上古伏羲氏統治天下,傳到某一代沒落了,神農氏崛起稱霸天下。
所以才有所謂‘神農世衰’,這里是神農之世,指這個政權的世系衰落了。
故而才有炎帝,奪得了神農世系。封禪那里也寫了,先是伏羲封禪,然后神農封禪,隨后就是炎帝封禪,再后為黃帝封禪。
這就是四個政權的王朝興衰。
說炎帝是神農氏,也沒有問題,某一代炎帝他應該是全盤接收了神農氏的土地與人民,把前者徹底滅亡了。
這就是為何,姜姓部族明明來自于‘羌族’,我卻把他解讀到泰山,便是姜姓部族屬于強勢文化,曾占據過山·東。山海經里寫了‘炎帝之女娃,游于東海’,這就不是個只困守于西部的部落。
周人先是炎帝的小弟叫昆侖,后來西遷改叫豳,再后來又占據了周塬改叫周。
而山海圖,可能是周人內部的巫史記錄,至少其中一部分是,所以存在周王室的藏書中。
很多人都看了,陸續有人把它文字描述下來,到了戰國時,這才成書。
如此一來,西王母是誰,也就很明顯了,她就是周人的老祖母‘姜嫄’,某一代炎帝的親戚,周人始祖‘后稷’的母親。
山海經記載西王母,司天厲及五殘。也就是司掌‘天厲星’和‘五殘星’,這是死后封神了。
神職雖然不咋地,和太陽神羲和,北極神禺強,南極神祝融等大神相比,就是個小天神。
可這樣的小天神,卻在山海經里鼎鼎有名,著重描述,并從周朝開始神化,地位莫名的很高。
如果山海圖是周人畫的,那就說得通了…對于自己的昆侖墟,和始祖王母,那當然描述得詳細。
尤其是這個稱呼‘西王母’。
有一種說法是,商人的始祖母簡狄,被叫做東母。周人的始祖母姜嫄,被叫做西母。
山海經戰國成書,當時王還是周人,稱姜嫄為西王母,是合理的。
這里就要吐槽一下穆天子傳這本書了,晉朝發掘出來的竹書之一,據說是戰國末期魏國人寫的。
只能說…太騷!周穆王巡訪昆侖,會西王母,飲酒作樂…如果真是魏國人寫的…那真是禮崩樂壞到極致。
不要說不可能這么編排,是可能的。因為竹書里編排上古先王的記載,太多了,當時魏王已經稱王了,誰還理周王啊。
堯放死,舜幽囚,這都是魏國竹書寫的,整本竹書紀年,看下來完全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自古如此’。這基本是給稱王背書了。
竹書紀年可以信,看起來好像很符合人性,但也不能全信,僅供參考。
當然,這一切都是猜測,我只是比較傾向于這個猜測,山海經是周人的巫史圖,而周人歷史淵源很古老,只不過在上古并不顯赫罷了,屬于跟著大佬混的。
這也是為何,山海經沒有著重描述東南的少昊之國,明明這是在后來被大書特書的百鳥文明。
這篇番外,主要是辟謠一下我以前的腦洞。
省的有些年輕人,真信了…
沒有外星人,沒有史前文明。中華文明就是上古無數星羅密布的石器文化融合而成。
從石器到銅器,再到青銅器,有非常清晰的發展脈絡和考古深度,并沒有什么未解之謎,只要認真關注田野考古就知道了。
所有腦洞,都是為小說服務。
我在非人里還寫過應龍是上下埃及圖騰合一呢,但我在腦洞里又寫埃及文物大量造假。之后我寫藍白社,又寫了史前文明,上古叛逆者。再到信息全知者,又來了外星人創造論。
難道我精神分裂?不是的,只是在我的腦洞中,每個地球的歷史是不一樣的。
獨立思考才是重點,我在非人寫古埃及應龍軍隊,到東方幫忙統一部落,可我也寫了東方有獨特的文化驕傲,一定要把鷹蛇稱為應龍,反包容了埃及文化,最終古埃及沒落,而東方連綿堅韌。
藍白社的叛逆者更不用說了,你只是神?我可是人!再到對墨家思想的魔改,禽滑厘失蹤建立小兄弟會,我寫的是收容思想的興衰發展。
信息全知者獨立思考的地方就更多了,蜥蜴人陰謀論,明明是邪惡的,但我認為這是西方文化導致的,并考慮到光明會怎么可能任由輿論?所以我寫光明會幕后不是蜥蜴人,恰恰相反,蜥蜴人是被奴役的天龍人。
我取某一種理論,并不是我真的信這個理論,我堅信的永遠是一些文化內核的東西。
那是融合在骨血靈魂中,是一種‘道’。
無論上古到底長什么樣,我們文明講的道理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