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鉆井平臺等換新

  “吐蕃不是有自己的辦法么?”

  李易納悶,你們講究:重兵死,以累世戰沒為甲門,敗懦者垂狐尾于首示辱,不得列于人。

  以戰死為榮,還要啥烈士陵園?

  “只是那么一說,不然…”

  尺帶珠丹明白李易的意思,真都那樣,怎會被大唐欺負?

  “建于紅白宮旁,每年舉辦一次大的祭祀活動,方便穩固政權。

  用石頭修,結實。戰死者的家人每年額外給好處,由你來給。

  甲門之中有子弟,他們將來才會更忠心于你。”

  李易好心地給出主意,不騙人。

  因為尺帶珠丹在大唐學得越多越知道大唐的實力有多強大,等穩固住政權,可以直接帶吐蕃并入大唐。

  “如此甚好,多謝李大夫。待回去時,定依李大夫之法行事。”尺帶珠丹一語雙關。

  他看出來大唐的打算,或者說是李易的心思。

  他又糾結又無奈,不知往后怎般行事。

  唯一能夠想到的在于自己吐蕃人的日子會慢慢好起來,人口能增加。

  說話間,前面出現大平地,刺眼。

  一片大棚,玻璃大棚,看到連綿的玻璃大棚,大家心中冒出來一個字:錢!

  “易弟…”李隆基張張嘴,喊一聲易弟后,突然不知該說什么。

  “育苗所用,洛陽天比長安冷得晚,洛陽百姓一樣種大棚。

  我先給他們把苗給育出來,他們直接用苗栽,產量高。

  我自己更大面積種的大棚用絹帛,玻璃的成本過高。

  過些年,等技術提高,我制作塑料布,那個好用。”

  李易指指玻璃大棚中的一群群小苗說,要賣給百姓。

  他覺得塑料不好弄,玻璃容易。

  不過小時候學校的玻璃壞了,通常用塑料布擋一下,沒錢換玻璃。

  甚至冬天用報紙糊上,報紙能透一些光。

  一群人隔玻璃看,里面有人在侍弄各種苗,還有的拿移苗器取苗,顯然要運往別處。

  點播器、移苗器等小工具,報紙上早就寫了。

  每到春夏時,怕有人忘了,報紙上還要再給出圖和制作方法。

  許多內容在關鍵的時節中重復出現,避免百姓遺忘。

  干活的百姓顯然不是莊戶,穿的衣服五花八門,工作的時候有人說說笑笑。

  “每日工錢幾許?”蘇颋站在原來宋璟的位置問,宋璟躲到后面去了。

  “不知道哇!”李易搖頭,又不是他招的工,他操不起這個心。

  “想來不會少,少了還能笑?”豆盧貴妃通過觀察判斷。

  “走吧。”李隆基不想問,打擾別人做事情。

  十來分鐘后,繞開玻璃大棚區,到山上一個高出來的山包位置。

  旁邊有拆了的鉆井平臺,好多人一起鉆的那種,打鹽井,又用在打水井上。

  “壞了?”柳沖湊上前蹲下看,一個個零件他全認識。

  “太慢,我等蒸汽機過來,搭個蒸汽機鉆井平臺,那個速度快。

  解決了動力問題就解放了生產力,未來一些年,蒸汽機會大量應用。

  技術和原材料儲備好,再用汽油機、柴油機等內燃機取代蒸汽機。

  大規模工業化的金屬冶煉是此類技術應用的基礎。大朝會之后,我招收工匠。”

  李易恨不能一步到位,把所有基礎問題全解決。

  可惜不行,關鍵因素在保密上。

  必須自己控制住,別人學不去才可。

  像高爐、轉爐、平爐等技術,不允許傳出去,寧肯發展慢一點,也不給別人追趕的機會。

  蒸汽機船在大海上屬于統治級,總能搶占上風頭。

  發射火箭和拋石器扔燃燒物,下風頭的帆船一點辦法沒有。

  遇到暴風雨,蒸汽機船能玩命地往岸邊跑,生存幾率大,帆船砍桅桿不?

  “對軸承要求高吧?”張說蹲下擺弄零件。ωωω.⑨⑨⑨xs.co(m)

  “看轉數需求,不著急的話,現有軸承可支撐,工作一段時間停一停。”

  在大唐此類技術方面,沒人比李易更熟悉。

  鉆井機實際上的軸承需求比火車、蒸汽機汽車都高。

  他那時老國標的標準下,看著很土很簡陋的鉆井機,居然需要用到D級軸承,普通的農機車都用不上。

  “如今要多造蒸汽機,河南道需要,井還是少,怕干旱。洛陽倒是相對略好,河流多。”

  張說像松鼠似的,總考慮把后勤搞好,鉆完井不用,比用時沒有強。

  “你以后不當河南府尹了。”李易提醒張說。

  “當什么我的心都在河南。”張說抬頭。

  “這話沒毛病,我心中也有河南府,不止河南府。

  不過打井,太深的話壓力井抽不上來水,它以大氣壓為作用抽水。

  而將近十米的時候,水壓等于一個大氣壓,壓力相等,你怎么抽都沒用。

  只能采用鹽鹵井的方法下竹筒沉下去,再提上來,跟轆轤井下木桶原理一樣。”

  李易說干旱太嚴重壓力井的不足之處,壓力就是用氣壓。

  蜀地的鹽鹵井,深度超過百米的,就用一個個竹筒連接上,最下面加鐵棍子。

  一串兒順下去,裝上鹽鹵在提起來,這樣就把鹵水給弄到地面上。

  不然的話,除非弄出來空壓機,這個可以抽很深的井。

  “那…能不能…”張說希望把井打深,不人工挖,用鉆井平臺,得多粗才能下去桶?

  他說出來四個字,李易竟然聽懂了:“有,動力要求大,材料質量要求好,結構必須合理。

  掛上鉆井的大洛陽鏟,連接桿的強度得達到,不然一鉆就斷。

  等我研究研究,打一口井可費勁了,保證生活用水,澆灌就算了,從別的地方調糧食。”

  這個李易查資料查到過,洛陽鏟不但能盜墓,還能改一改變成機械掛件打大口徑的井。

  如果井深三十米,架高架子,硬用粗的洛陽鏟往下砸,砸一次提一次土,也沒問題。

  換成河北道,最好是挖,人家地道戰那給挖的,別說區區一口井。

  “洛陽鏟?洛陽的鏟子?”張說對名稱好奇,我咋不知道呢?

  “你在此地洛陽提出來的,我給出方法,自然就叫洛陽鏟。”

  李易急中生智,給出完美答案。

  “有道理。”張說認同,對,在洛陽西邊山上說的話,在洛陽想出的辦法,就叫洛陽鏟。

大熊貓文學    帶著系統來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