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百一十七章 直指根源時務策

  “稅是什么?稅就是狼王吃最肥美人肉、猴王掌握猴群采集食物的分配權。”

  李易果然不折騰事情,他在給學子們上課。

  講稅,稅從動物的社會關系中已經體現出來。

  “國的事情先不管,一個部落,頭領必須擁有最好的東西,然后想給誰就給誰。公雞你們知道吧。”

  李易在舉例子,厲害的公雞管理著其他的公雞和母雞。

  抓到一條蟲子,如果它自己不吃,它會選擇給某一只母雞。

  “那么發展到現在,稅的根源性發生了改變,不完全是個人享受,延續下來的是制度,目的有多重性。

  最直接的目的是節省一大群人調配資源的時間,通過先收取的方式,完成分配。

  不收租子,打仗的時候臨時向百姓籌集糧食,來不及。”

  李易關于稅的事情提高了層次。

  學子們在聽,萬一考時務策,關于稅收,李東主講的有參考價值。

  “這期間,不管是收了稅修水利,還是修路,包含在節省時間方面。

  而之后的常平倉改變了,成了資源分配,服務于群體。

  隨著社會分工不同,大家的能力不一樣,所掌握的資源多少在改變。

  稅,有了新的職能,即平衡財富差距。

  多收有錢人的稅,反過來補貼給沒錢的人,屬于社會公平。

  對于窮人的公平是能活下去,對于富人的公平是能活下去。”

  李易的課程涉及到兩極分化后的戰爭,窮人活下去,富人才活下去,對誰都公平,不然窮人殺富人來重新公平。

  學子們使勁點頭,以前他們生活不好,也仇富。

  “因此稅收是為了平衡社會關系,而商稅的征收同樣是平衡,平衡和租調的人之間的關系。

  只要某一個行業,士農工商不交稅,平衡關系便被打破。

  暫時我們不考慮其他的稅種,只在農耕方面的稅外增加一個商稅。

  若考試考這個,你還足夠聰明,就先不要寫別的方面,尤其是官員要不要交稅。”

  李易開始踩剎車,別哪一個學子一沖動,寫出來的錯誤的時務策。

  明明是問商稅,非要讓政事堂的宰相多交稅。

  “當然,你們膽子足夠大,就讓催日用催尚書先交給稅,我可保不住你們。”李易一臉誠懇。

  “哈哈哈…”學子們大笑起來。

  “商稅的必要性是公平,土地兼并現在不公平,不過跟考試沒關系,以后再解決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兵不常勢而水無常形,稅也不是一直不變。

  寫策的時候別教條化,今天收什么樣的商稅,以后可能就不收了。

  今天收的租子,以后也可不收了。

  時務策要具備適時性,同時帶著前瞻性,理性分析,不要激進。

  善之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因為都是通過伐謀和伐交的手段解決了。

  即便是戰爭,那也是以正和,以其勝。大家都會下棋,總說和為上。

  此和不是和平的和,是不冒進,雙方不得不和的和。”

  李易把兵法和政治并行,一起對比著講。

  “李東主,按照你所言,我等追求的是和?”一個學子舉手發言。

  “追求的是不輸,在不輸的前提下,才能尋找敵人的漏洞,一擊奏效。

  出奇招是為了斷其一指,或是絕地求生。

  作為考生,你們沒有能力去對抗整個朝堂體系,出奇兵,就是在賭。

  我告訴你們,別把心思放在賭上,誰賭誰輸。”

  李易嚴肅了,他就怕有的學子熱血過頭,哇啦哇啦,該說不該說的全說了,然后…

  學子們再次使勁點頭,現在學的是科舉關鍵東西。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的是,戰爭多種因素中的貿易影響。

  戰爭從來都是利益引起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經濟利益很簡單,吃飽飯,然后看別人有好東西想要,如果和平手段無法獲得,就搶。

  政治利益是話語權,大家在自己的家里說話是不是別人都聽?

  有的人還有孩子,大孩子和小孩子,大孩子總喜歡命令小孩子,小的孩子不高興,這就是話語權。

  擁有了話語權,其實好東西也就擁有了。

  故此,別管任何什么矛盾,戰爭的目的就是一個勢力意志執行的具體方法。”

  李易講另一個時務策的對周圍進行貿易往來,打破雙方僵局的知識點。

  學子們低頭快速記,他們今天才明白,李易看問題都是直指核心。

  稅收是一個群體利益的平衡,戰爭是爭奪話語權。

  “下面來說時務策可能出的題,軍事方面的技術革新,他的根源是工匠嗎?

  不是,技術革新的根源是解決矛盾,應用在軍事上的技術革新,解決的是話語權的矛盾。

  應用在農業和個工業上的技術革新,解決的是種田人和其他人之間的矛盾。

  不要指望通過技術徹底平消矛盾,技術無論怎么發展,矛盾都存在。

  技術可以緩和矛盾,對外是新的武器,戰爭紅利,也就是掠奪。

  對內是生產力的轉化問題,考試的時候不要說這么深,直接針對戰爭就行。”

  李易又拋出來一個時務策的思考角度,他說的是無數朝代總結的經驗。

  學子們感動了,他們又不傻,以前哪有人這么給他們講課呀。

  所有的問題都告訴你根源,知道了根源,控制一下,再回答時務策的時候,會多簡單?

  “東主,你把治國之策就這么教給我們了?”有學子感動得眼圈都紅了。

  “屁個治國之策,地方你們都沒治理過,就想著治國?

  我告訴你們,考完了都給我下到地方去。

  誰敢自己找關系往上分配,別說我你罷黜了。

  你就是吏部尚書催日用的親兒子也不行,信不信他敢給你們分別的官職,我連他一起收拾下?”

  李易自己都不敢說治國呀,幾句話,學子們就瘋了?

  “把心思擺正了,考試為先,別想著立即治國,差遠了你們。

  吐蕃那里我就提一句,仗著地理位置和環境,盟而又叛,叛而復盟,沒什么可多說的。”

  李易順嘴說一下,國際形勢,該讓學子了解。

  大唐和吐蕃的戰爭就沒停過,也只有他曾經那個時期,才完全掌握。

  那可不僅僅是軍事方面的問題,證明他那時的國家執政黨確實牛逼。

  “東主,等考完,我僥幸考中了,被分配到地方上去任職,需要錢,我又拉攏不了其他有錢的人,你幫忙嗎?”

  有學子發問,治理地方需要輔助。

  “我先教你怎么拉攏,用好了是你自己的本事。莊子給你錢無所謂,誰當地方官我都能打輔助。”李易笑著說。

大熊貓文學    帶著系統來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