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百零四章 水網運輸亂如麻

  盩厔縣西邊的斜谷村,一條從渭水從北向南引下來的水網上,一只載有四個人的腳踏小輪船在順水而行。

  船上有八個位置,另外四個位置沒人,放著筐,筐中是獼猴桃。

  斜谷村的人摘了獼猴桃去長安賣,以前用村子里牛車去,若村里幾戶有牛的人用牛干活,就只能走著。

  愿意花兩錢,可以走到縣中,那里有一條黑河,再黑河上等船,有船過來便給兩錢。

  現在換成了小船,直接從村子里出去,順水進到黑河,一路抵達長安。

  “小九,你要干什么?把衣服套上。”

  由于是順流,四個人慢慢踩著,其中一個年長的人對一個十七八歲的人呵斥。

  “大頭叔,我水性你還不知道嗎?竹筒制作的救生衣穿著累,這船不會出事。”

  被訓的人嘟囔,卻還是把剛摘下來的救生衣套上。

  “規矩定下來,上船先穿救生衣,不穿以后不給用船。”那個大頭叔放緩語氣。

  “大頭叔說得對,總歸是要聽話,別以為其他人看不到,就沒有事情,李東主還能害咱們不成?”

  稍微年長幾歲的人跟著說。

  第四個人是個十二三歲的丫頭,她笑笑:“小九哥,你的水性還能和我比?我都穿著呢。”

  “哼!”小九哼一聲,不回答。

  他知道丫頭的水性,前年下大雨,斜谷發水了,九歲的丫頭在翻騰的水把被水沖走的十一個村民全給救了。

  去年在黑河,直接游到長安城,又從長安城逆流游回來。

  關鍵是她去時候帶了一籃子四十個雞蛋,回來的時候是十斤鹽。

  籃子里墊一圈紙,鹽就放在里面。

  回來后,鹽沒濕,說明她一路踩水。

  這等水性,還用什么船啊,自己游唄。

  “大頭叔,你說這船少錢一只?我們走單程,四錢,不管幾個人,一去一回六錢。

  他們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把船錢賺回去?我還是喜歡大鵝船,比這個小,不過上面有頂。”

  小丫頭又整理一下身上的救生衣,打量著船問長輩。

  她第一次坐這樣的輪船,上次走去的長安,看到了那邊河里別人玩的鵝船,很羨慕,又不想花錢。

  這次賣獼猴桃,她央著來的,不然她的位置會放獼猴桃。

  她給的理由是大家落水,她可以把人救上岸。

  這個理由很強大,村民承認,她才被允許上船。

  大頭叔不知道,他估算著:“怎么也得十緡八緡的,村子里送來六只,村正管著收錢的箱子。”

  “李東主居然不怕我們不給錢,從村子去長安,那里有人管,從村子去旁邊的村子,一次一錢,沒人管。”

  比小九大上兩歲的人說出來船的運營模式。

  村子和鄰近的村子走,一錢,回來也是一錢。

  村子去長安,四錢,回來兩錢。

  每個村子的村正管此事,有個箱子,誰要用船往箱子里扔錢,一個月村正把錢送到李家莊子一回。

  沒有專門派來人管,村民靠自覺。

  “有村官啊,村官幫著看。”小丫頭說到村官的時候就笑,她看到了笨笨的村官,居然不會喂豬。

  “村正管著還不夠?”大頭叔強調村正沒有問題。

  村正屬于官,這不就是派官看著么。

  小丫頭左右看看:“小九哥,不如你去當貨郎,河上有水的時候,你帶著貨物挨個村跑。”

  她想到了好主意,聽說江南水鄉的地方,貨郎不是挑擔子賣東西,是在船上跑來跑去。

  “保證會有,但我不作,我要跟著灞水李家莊子干活,李東主總能找到活計給大家。”

  小九搖頭,他水性不錯,卻不喜歡整天在水上呆著。

  他看看船兩邊旋轉的輪子:“其實這個船可以用篙撐,水淺,六尺到八尺的深度,三丈左右的寬度。”

  “竹篙逆流太累,適合平靜的水和短程擺渡。”大頭叔說。

  “順流用,逆流的時候不用。”小九跟著說。

  “順流的時候為什么要撐篙,順著流就沖走了,不過加上個竹篙速度快,就是這種船不怎么適合。”

  小丫頭反駁一句,又覺得有道理。

  四個人蹬著船、聊著天,絲毫不覺得累。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京兆府一條條小河上,有的人根本沒有什么東西要賣,隨便問鄰居們賣什么,湊一堆就出發。

  單純地是想玩這種輪船,體驗一回。

  長安城周圍修了不少的小碼頭,用來給輪船靠岸。

  灞水自然也有好幾條水渠連過來,從西邊和西北進灞水屬于順流,從南邊進灞水是逆流。

  有的船控制不好,會碰到一起,大家在努力地分開。

  李易站在橋的另一邊看,搖下頭:“要有個交通規則,小船碰小船不怕,大船碰小船,小船就碎了。”

  “是操作不熟練,大河上不是輪船的小船也不少,他們都懂得怎么躲開大船。”

  李成器站在旁邊知道情況,許多人第一次操作船只,越緊張越出錯。

  他這回來專門為了送海米,金鉤海米。

  海軍在那邊捕撈的,全是很小的蝦,送到岸上,用大鍋煮,放一點點鹽。

  等煮熟了再攤開曬,同時,海米的外面會有皮,這個皮需要單獨加工,打下去。

  把干了的海米放在袋子里,開始摔打,打一打皮和腦袋就掉了。

  過篩子、簸箕。

  被打掉的蝦皮和蝦頭,可以用來添加到飼料里喂雞鴨。

  李成器的海鮮捕撈、加工在那邊都形成規模了,當地的人一起幫忙處理。

  這種干的海米在黃河有水的時候用船運到長安,長安的海米價格掉下去三成。

  “易弟,沒想到長安的百姓這么愛吃,他們說,海邊的百姓不吃海米,都吃大的蝦和魚。”

  李成器說起了海米的事情,都是小東西,比大蝦差遠了。

  “內地許多人愛吃海貨,這便是交通和商業的重要性,尤其是貽貝,制作成淡菜,海邊的人也比較喜歡。”

  李易對金鉤海米就比較愛吃,當零嘴吃。

  “從洛陽到長安的路基本上算是修好了,長安的百姓再不用擔心缺少東西,朝廷也不用跑到洛陽去吃飯。”

  李成器看向藍田縣的方向,洛陽的馳路就同到藍田縣,再從藍田縣往長安運。

  請:m.booktxt.net

大熊貓文學    帶著系統來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