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國,平陽。
城外,這里有連片的軍營,有大量的新兵在接受著訓練。
在韓信東征趙國回來后,便大規模征召士兵,平陽地區的征召任務已經完成,有條不紊地開展著訓練。
城內將軍府,韓信見到了一個特殊的人。
“鞏志,你在趙軍中貪墨軍餉,人盡皆知,漢軍不要你這種人!”
韓信冷冷地說著。
當日,鞏志匆忙從襄國逃出,一直向西,抵達太行山脈后,沿著山間小道進入西魏國境內,一直來到平陽,希望能在漢軍中某個好差事。
李左車彈劾陳馀,鞏志和盧田一個逃跑,一個叛亂,事情迅速在外界傳開了。
韓信治軍嚴格,對貪墨軍餉的人深惡痛絕,非常鄙視鞏志這種害群之馬。
鞏志乞求道:“韓大將軍,我是真心實意來投靠你啊!”
韓信冷冷道:“下次再讓我看到你,砍了你的腦袋!來人,把他拉出去!”
立即有執戟士將鞏志拉出去。
蒯徹就在旁邊,對韓信道:“將軍,鞏志熟悉趙軍情況,了解趙國地形。只要對你有利用價值,何必在意他以前所作所為?建議你暫且收留他,若你實在討厭,利用完之后再扔掉。”
韓信想想也是,叫人將鞏志拉回來,給他一個小職位。
——————
襄國,王宮書房。
早上,吏部侍郎錢勻,根據趙王的指示來到這里,吏員們將幾籮竹簡搬入。
錢勻道:“大王,都城官吏共二百一十三封自薦書全部在這。”
趙國首都的文官共有近五百人,自從趙王宣布每人都可毛遂自薦后,讓有真正才能的官吏們看到了希望,也讓很多人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寫封自薦書給大王,就能升官了。
趙歇讓錢勻留在書房,一同審閱自薦書,以便隨時商量。
內侍將第一個籮筐搬到趙王案桌左側,將幾封竹簡放在桌面左邊。
書信內容首先要注明姓名和任職崗位,這是趙歇的要求,他打開第一封竹簡,是禮部一名小吏的自薦書。
書中內容意思為:他八歲學廚藝,對燕趙齊的菜式很拿手,自薦到王宮膳房擔任御廚。
趙國根本不缺廚師,趙歇將竹簡放到右邊,內侍將之卷起放到另外一個籮筐。凡是沒有提拔任用可能性的,都會這樣處理,直接將竹簡銷毀。
如果有提拔可能性的,會再給錢勻過目,然后商量給予什么職務合適。哪怕有真才實學,并不是自薦想擔任某個官職,趙王就一定會答應。
打開第二封竹簡,里面寫著,他蹴鞠本領高,建議大王成立蹴鞠隊,他自薦由他來管理蹴鞠隊。
趙歇只是雙眼掃過內容,便直接將竹簡扔到右邊,不會在這些人身上消耗過多時間。
第三封竹簡字體寫得很好,是兵部一名小吏落筆,他說自己擅長書寫,希望到宮中擔任大王文書。
這字體的確是好,不過趙歇不缺文書,將竹簡給錢勻,讓他酌情安排。
對于自薦書的處理,分為四種情況。
第一種是沒有任何價值直接扔掉;
第二種不是趙歇迫切需要,但又有些能力的,這種交給錢勻處理,如果有其它合適崗位,會進行調任,或者適當小幅度提拔;
第三種,是有能力,現在不需要,以后可能會需要,會登記起來放入放檔案庫,以后需要時再任用,仍然是交給錢勻負責。
第四種,是既有能力,又是趙歇迫切需要的人才,這類由趙歇直接做出決定。
在第四封自薦書中,寫著擅長各種樂器,尤其是撫琴,希望成立宮廷樂隊,由他管理整個樂隊。
對于這種,趙歇讓錢勻登記起來。
趙國在三年多前復國,后來項羽分封趙歇為代王,封張耳為常山王掌控趙國土地,再后來,陳馀成功將張耳趕走,趙歇重新擔任趙王,離現在還不到一年時間。
現在,對于宮廷樂隊、文化建設這類并沒有迫切需求,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才是當前要務。
第五封自薦書有些搞笑,自薦者說他能說會道,懂得哄人開心,希望到宮中做個九品芝麻官,只要大王和王后有不開心之事,他有辦法哄人開心。
連趙歇都笑了一下,這個人想當官想瘋了,他將竹簡列入要銷毀的行列。
趙歇一直看下去,一連二十三封,都沒有碰到他迫切都要的人才。
當審閱到第二十四封時,趙歇眼前一亮,這是禮部主客清吏司員外郎賀闡的自薦書。
賀闡在書中說,外交對國家十分重要,又分為公開外交和暗中私交,他表示,擅長外交事項,包括公開外交和暗中密談,希望能擔任禮部侍郎一職。
禮部下設四個清吏司,分別是:
儀制清吏司:負責各種禮儀制度;
祠祭清吏司:負責各種祭祀活動;
主客清吏司:主管外交事務;
精膳清吏司:負責各種人員招待、各種慶典宴會工作。
趙歇缺這樣的人才,將竹簡卷好放在座位右邊,這是他要親自召見面試的人。
此后,趙歇在快速閱覽著竹簡,大部分是沒才能卻有著不切實際幻想的人,只有少部分有小才,卻又不是迫切需求的。
在看到第五十余封竹簡時,內侍來報,刑部尚書曹完求見,趙歇讓他進來。
“臣拜見我王!”
曹完看見錢勻在場,看到書房有大量竹簡,頗為意外。
趙歇問道:“你所來何事?”
曹完道:“稟我王,臣在前日朝會時,將寫好的律法條文呈給您。人性本惡,需要這樣的嚴刑峻法來管束。若大王無異議,還請盡快允許臣公布實施。”
這個曹完為了推行自己主張,還真夠鍥而不舍的,先不管法律條文有多少能被采納,趙歇佩服這種精神。
他表面裝出一副不耐煩模樣,說道:“你沒看見寡人在忙嗎?寡人來沒來得及去看,等忙完這陣子,會仔細過目。”
曹完略為失望,他原本還以為,趙王會盡快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