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劉里領般陽百姓遷移,孔融驚愕萬分,趕忙派人追趕勸說劉里。
可是此時派人勸說已經完了,不但沒能勸說劉里回頭,反倒是三波人沒有一個回到北海。
張饒雖然很想解決掉劉里,可畢竟他分身乏術,后方有著劉里終究是一個威脅的存在,現在愿意離去,哪能讓孔融給破壞掉。
雖然張饒放任劉里離開,但心里卻憋著一肚子的火。
尼瑪離開就離開吧,還帶走了城中的百姓,這留給自己一座空城有個毛用啊!
劉里也同樣感覺到不可思議,因為這次走的太過順利,沒有阻攔,沒有追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因為百姓的緣故糧食出現了預警。
般陽縣雖然不大,也遭受過戰火的洗禮,但人口依舊足有數千人。
除去選擇留下的老弱病殘以外,也有好幾千人跟著劉里遷移。
人家都選擇跟著你遷移了,那肯定得管飯吧?總不能讓人在半路餓死。
如此情景之下,劉里心中也是無奈,只能命孫夏先行一步,前往泰山郡求援。
按理說孫夏統領斥候隊伍無法分身,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初跟劉里去奉高的就那么幾個人,憑借著對諸葛珪的交情或許能有格外的加成。
而這些人里面戰死的戰死,活下來的就屬孫夏有腦子,最合適不過的了。
因為百姓們都拖家帶口,帶著家中的‘貴重’物品,所以趕路的速度極慢。
孫夏快馬加鞭趕往奉高城求見諸葛珪,倒也有可能在劉里一行人進入第一座縣城的時候得到回復。
孫夏來的諸葛府前,自稱諸葛珪故人請求一見。
諸葛珪心中疑惑,卻也同意了見面。
當他看到孫夏時頓時陷入了疑惑之中。
“不知閣下是?”
他心中茫然,不過雖然不認識孫夏是誰,但總覺得有些眼熟。
事態緊急,容不得孫夏客套,沒有多余的話,直接開門見山道。
“某乃孫夏,奉主公之命前來求援。”
聞聽此言,諸葛珪更加茫然。
求援?求什么援?要是需要支援也是應該找太守啊,找他這個郡丞有毛用啊。
“你家主公是?”
“我家主公乃奮武將軍麾下大將劉里是也,哦,就是之前為你治病的那個,諸葛郡丞應該不會忘卻吧?”
孫夏心中多少有些不爽,你諸葛珪的命可都是我們救...我們主公救的,好歹我也是當年跟隨在主公身邊的老人,既然連我都忘了,簡直太不像話了。
他的話讓諸葛珪頓時恍然。
劉里這個名字他聽說過,據說在討伐董卓的時候立下大功從而聲名遠揚,乃當世名將,與河北四庭柱齊名。
當時他還感嘆來著,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威名,當真不簡單。
可沒想到這個劉里既然就是當年救治自己的恩公,這讓他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你是說恩公就是劉里?”
不等孫夏回答,諸葛珪便搶先一步自問自答道:“是了!是了!我想起來了,你是當年恩公身邊的隨從,來人!快備酒宴!”
孫夏哭笑不得,趕忙制止諸葛珪道。
“酒宴就不必了,如今主公領般陽百姓與途中,還望諸葛郡丞施以援手。”
“哦?”
諸葛珪聞言眉頭一挑,驚訝問道。
“領般陽百姓?這是何意?”
孫夏將事情的原尾一一敘述,諸葛珪頓時恍然。
“主公真乃仁義之士也!”
諸葛珪由衷感嘆,隨之說道:“你且與我同去面見太守,將事情的經過再說一遍,其余事物交于我處理便是。”
他知道事情的緊迫,上萬人的隊伍吃穿用度都是個問題。
奉高城雖然是泰山郡的郡城,可距離般陽卻有著不小的一段距離,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安置般陽百姓與其他郡縣之中。
這種事情趕早不趕晚,早一天可能就能避免有人餓死。
諸葛珪帶著孫夏找到應劭。
應劭得知當年的賊小子既然搖身一變成為了如今的名將劉里,這讓他也震驚了許久。
又聽到劉里攜般陽百姓西遷兗州,這讓應劭對劉里在心中的形象徹底顛覆。
不過無論如何,這種行善之舉自然需要支持,應劭二話不說立馬安排。
他先是安排人馬調派糧草,又連夜分析,安排在原山以西的位置筑建一座城邑,以此安置般陽百姓。
孫夏聞之歡喜不已,當天便與諸葛珪辭行離去,將消息傳遞給劉里。
當他與大軍匯合之時,大軍正好趕到原山附近。
劉里聽到孫夏的回復,不由長出了一口氣。
有了泰山郡的援助,劉里心中安定,便不打算繼續前行,而是按照應劭所安排的方式在原山以西駐扎。
借助等待的這段時間,劉里正好將黃巾降兵訓練出來。
雖然沒有足夠的糧食激勵,可時間上卻不再那么著急。
一連數日,諸葛珪主動請纓趕赴原山,見到劉里后他顯得格外熱情。
“恩公!辛苦了!”
“哪里哪里,這次多虧了諸葛郡丞,要不然還不知道會鬧成什么樣子。”
劉里這番話不單單是客套,也的確是有感而發。
走了這一路他才知道,原本自己的想法太過簡單,根本沒有考慮全面。
要不是諸葛珪的極力幫助,應劭也不會這么熱情的答應建立城邑安置百姓。
若是半路將百姓放棄,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不說,反而會惹上假仁假義的罵名,這的確讓劉里頭疼無比。
“恩公過謙了,愿攜百姓遷徙于此,非仁義之士不可為爾。”
“過獎了。”劉里謙讓一聲,不想跟諸葛珪在這里打太極,突然間,他心中猛然出現了一個名字,不由脫口問道。
“你兒子可好?”
“啊?”諸葛珪頓時傻眼了。
這問候有問本人的,有問父母、兄弟的,可他還是頭一回碰到一上來就問兒子好不好的。
“啊!小兒很好,讓恩公掛心了。”
不過轉念一想,他還以為劉里說的是諸葛瑾,便沒往心里去。
劉里也意識到了不對,不過厚臉皮的功夫他已經練到了如火純青,雖然有些尷尬,但還是不動聲色的說道。
“嗯,你兒子諸葛亮很聰明,不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如讓他出門游歷一番多長長見識。”
諸葛珪:“....”
“小兒諸葛亮如今年僅十歲。”
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