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首都這一趟最重要的任務已經完成,蘭疏影便不想在這里多留了。
陪著杜(奶奶)(奶奶)在這里吃了一頓豐盛的大飯,桌上并沒有推杯換盞的場面,主位坐著目前在家靜養的韓老爺子,他左手邊是女兒韓琳,右手邊則是不自在的孟晴光。
韓立飛一點也不介意自己往年的座位被占了,樂呵呵地繞著桌子走了一圈,給每個人倒滿飲料,分外(熱rè)(情qíng)。
他是這桌唯一能喝酒的人,但是眼下這些老的老,小的小,幾位女(性性)需要遷就,所以上的是鮮榨果汁和椰(奶奶)。
韓琳看蘭疏影的眼神很柔和,準確說,她正常的時候時刻散發著天然的母(性性)光輝。
席間,韓琳時不時看一眼孟晴光,見他一副融不進去的樣子,韓琳忐忑一陣,試探著給他夾了一片糖藕。
孟晴光驚了一下,下意識把筷子移開,發現是她,他愣了會神,筷子尖最后輕輕地夾起那片藕,在幾個人期待的眼神里,他把它慢慢遞進嘴里。
這個簡單的動作僅僅幾秒鐘,他卻出了一背的汗。
糯米和藕塊在唇齒間彌漫開甜蜜,孟晴光眼底還有些迷茫,但是并不排斥韓琳接近的這種感覺。比起舉止突兀、沒有分寸的馮彎彎,韓家的這些,親人,他們其實很好。
韓老爺子松了口氣,向杜(奶奶)(奶奶)舉杯。
兩位老人的出(身shēn)、教育等截然不同,唯獨這顆希望家宅安寧的心是一致的,年齡擺在這兒,整個桌上也最數他們倆有話題。
說說笑笑,賓主盡歡。
飯后,蘭疏影趁著這幾天陪杜(奶奶)(奶奶)把著名景點逛了個遍,土特產分批寄回老家去,隨后就果斷跟韓家提出了辭行。
孟晴光很不舍,像被遺棄的小狗一樣緊跟在她后面,而心系(愛ài)子的韓琳則是緊跟在他后面,讓韓老爺子等人看得又好笑又心酸。
最后,蘭疏影還是沒答應帶上他。
因為韓老爺子說過,孟晴光最好是留在首都,韓家會為他安排好一切,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對于他來說這是很好的機遇,對以后的發展也好。
孟晴光顯然不排斥教育這方面的益處,但他希望有個熟悉的朋友在(身shēn)邊。
韓家來了一對師生,一位很有涵養的中年婦女和她的學生,女學生看起來跟孟晴光差不多大,青(春chūn)靚麗,很有活力。
這是用了韓老爺子的面子,特意從國外請回來的心理學專家,為了開解孟晴光而來。至于她帶來的學生,大概就和杜(奶奶)(奶奶)對韓琳的作用差不多,而且同齡人之間明顯更容易交朋友。
離開首都那天,安靜來機場送她。
這天的風有點大,安靜整理著被吹亂的頭發,從車里過來那一段路吹得她鼻尖通紅,她輕輕吸溜一下鼻子,語氣輕快地說:“我聽說有人想給我打抱不平來著,結果是為了送禮,你要是早點說,人家也不攔你。”
說的是那天在長廊里,她跟黑衣人邊打邊沖進7號間的事。
蘭疏影在馮七爺面前并沒有掩蓋自己的(身shēn)手,也猜到那天在場的人里一定會有人把事(情qíng)轉告安靜,她沒什么不自在的,解釋說:“我送的不是一般的禮。”
神龜玉之于馮七爺,那是救命藥。
消息不能走漏,否則,就像一個受傷流血的人落進鯊魚群里,你劃拉一下,我劃拉一下,血都散進海里了,連根頭發絲都救不回來。
她在首都毫無根基,也沒有那時間精力去發展勢力,自然不會張揚。
安靜誠懇地說:“不管怎么樣,謝謝你幫了他。”她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笑得有點自嘲。
“登機牌換了嗎?還有行李,小心檢查好,別落了。我給杜(奶奶)(奶奶)帶了薄荷香囊,還有耳塞,你們應該用得上。”安靜遞了一包零食過來,“要是提供的餐點不合口味,可以用這個墊墊。”
杜(奶奶)(奶奶)很喜歡這個女孩子,幾次跟蘭疏影夸她貼心,這份人(情qíng)蘭疏影都記著,一一應下來。
杜(奶奶)(奶奶)先進通道,蘭疏影在后面,跟安靜最后擁抱的時候,她感到有一滴眼淚滑進自己頸窩。
安靜停頓了一會,沒松開手,帶著哭腔說:“你為什么不早點出現啊。”
她的(身shēn)體在顫抖,濃密的卷發擋住了側臉,也蓋住了表(情qíng)。
說完,她猛然松開,轉(身shēn),大踏步走開幾米,風衣在空氣中劃過靚麗的弧度。
這個女強人背對著通道擺擺手,再度給自己焊上一張金屬假面。
“一路順風。”語氣平淡。
杜(奶奶)(奶奶)在空姐的幫助下系好安全帶。
第二次坐飛機,還是有點緊張,她拍拍蘭疏影的胳膊:“丫頭,靜丫頭找你什么事啊?我怎么看著她好像哭了?”
“這不是舍不得您老人家嘛,她跟我叮囑要怎么怎么照顧好你呢。”蘭疏影打了個哈哈,表(情qíng)真誠地把杜(奶奶)(奶奶)哄了過去。
她不了解馮七爺跟安靜之間的故事,想想應該是老(套tào)路,一方(身shēn)患絕癥命不久矣,不愿意拖累另一方,又或者不愿意對方記得自己的病態,所以狠心分手。
安靜最后問她為什么不早點出現,就更合這個故事走向。
不過馮七爺現在已經配戴上那塊古墓神龜玉,手下又有頂尖的醫藥研發所,這病應該不是大問題了,他跟安靜理論上是可以破鏡重圓的,除非…他自己作死把話說過了頭。
蘭疏影心里嘿嘿直樂。
能看這只狐貍自作聰明翻了車,想想還是有點愉快。
馮七爺要是跟安靜走不到一塊去,那不正好能便宜韓立飛。
這次回家后,老杜陸續收了幾十個快遞箱。
左鄰右舍和村里鄉親們都分到了特產大禮包,喜氣融融。
老杜出來進去都是樂呵呵的,而杜母蹲在地上查物價,然后狂點計算器,大致估算出這些東西的價格之后,她臉都氣青了。
年后,豆腐坊開業。
從村里進城打工的鄉親們有空的都來捧場,附近街坊知道這里有家新開的手工豆腐店,趁著開業酬賓,排了老長的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