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629【社會糾錯功能】

  山東,齊河縣。

  桂萼把政事交給史道處理,自己帶著兩個隨從,前往省城周邊鄉村微服私訪。

  他一路仔細打聽詢問,驗證一條鞭法的具體利弊,很快就跟孟殊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朱元璋規定,十年搞一次人口普查,可到了朱棣那會兒,各地戶籍黃冊就已經隨便亂填,人頭稅也是里甲長在胡亂征收。州縣官只管人頭稅收沒收齊,不管下面是怎么收的,導致少部分百姓承擔全體丁役錢!

  而山東這次征收一條鞭稅,總人口或許沒隱瞞多少,具體戶口卻是一塌糊涂!

  甚至有些農戶,祖爺爺輩兒已死上百年,居然還被官府勒令交稅,因為他們是按戶籍黃冊在征收。只認冊子不認人,也懶得去查驗真實情況,就算查也很難查得清楚。

  桂萼一路眉頭緊皺,并非埋怨王淵亂改一條鞭法,而是思考著該如何盡量完善。

  即便王淵不改,實際操作起來,原有的一條鞭也問題多多。

  信步穿過村落,來到村口的村塾,郎朗讀書聲把桂萼拉回現實。他突然露出微笑,就站在村塾外邊,看著里面的孩童讀書識字,似乎這樣能夠忘卻一切做官的煩惱。

  卻聽塾師對孩童們說:“爾等且苦讀背誦,我去尋那混世魔王。”

  孩童們表現得很乖,搖頭晃腦誦讀文章,可沒等老師離開多久,就紛紛扔掉書本打鬧起來。

  桂萼站在外面,見狀不禁莞爾,似乎想起什么幼時趣事。

  遠遠綴著塾師,桂萼跟到一片小樹林。

  卻見一個稚童手持木棍,正在指揮幾個孩童排兵布陣,隨即分成兩隊在那兒捉對廝殺。

  “先生來了!”

  一孩童大呼,頓時童子們四散而逃。

  塾師分身乏術,只能去揪“首惡”,厲聲大呼:“尹秉衡,你給我站住!”

  那個叫尹秉衡的孩童也不跑了,提著棍子回報,抱拳作揖道:“拜見先生。”

  塾師質問:“你為何又帶著同學逃課?”

  尹秉衡說:“學生欲效仿王相,苦練武藝兵法,今后出塞掃蕩蒙古!”

  “胡鬧,”塾師說道,“好男兒,當曉圣人言,苦學五車書,整天舞刀弄棒像什么樣子?”

  尹秉衡道:“男兒在世,自有一身豪氣,五車書算得了什么?”

  “你…你…”

  塾師氣得渾身發抖,沖過去揪住孩童的耳朵,將這小兔崽子拖回去見家長。

  其父尹綸,剛考取山東舉人,開春就要赴京參加會試,如今正在家里辛苦復習四書五經。

  見兒子被老師拖來,當面一通教訓,尹綸連忙說:“先生請息怒,今日我定要教他老實聽話!”

  這塾師年齡很大,父子倆都是他的學生。

  “啊!”

  一棍子抽過去,尹秉衡被打得跳起來,卻又乖乖站好不敢逃。

  尹綸逮著兒子一陣暴打之后,喝問道:“你可知錯?”

  尹秉衡咬牙不語。

  “還不認錯!”

  尹家勉強算是小地主,日子雖然過得去,但平時也很少見到肉食。尹綸這個長期吃素的秀才,竟是臂力驚人之輩,他憤怒之下單手提起兒子,狠狠砸出門去,把兒子摔得七葷八素。

  塾師被嚇了一跳,連忙勸導:“打便打,別摔死了。”

  尹綸說:“這等不孝子,摔死了才好!”

  尹秉衡暈乎乎爬起來,見父親又過來了,連忙喊道:“父親,兒子以后是要拜大將軍的。今日若把大將軍打死了,父親不想受那封侯之貴嗎?”

  尹綸本來已經舉起棍子,聽到這話哭笑不得。

  桂萼在旁邊看了半天,忍不住贊道:“少年好志氣!”

  尹綸沒好氣道:“他算什么少年,這兔崽子才八歲。”

  桂萼驚訝道:“八歲便生得如此高大,竟死十二三歲的少年,言語也跟那少年無異。此子今后必為將才!”

  尹秉衡聽得昂首挺胸,驕傲地說:“我以后定拜大將軍。”

  “哈哈哈哈!”桂萼大笑不止。

  歷史上,尹秉衡是翁萬達的門生,就是前文負琴背劍,要去安徽問一問不平事那位。

  不是文舉,而是武舉,全國武進士第四名。

  尹秉衡他爹是進士,后來官做得很大,這貨卻硬要投筆從戎。并跟隨翁萬達北擊蒙古,打了自永樂北伐以來,大明跟蒙古之間最慘烈的一仗。

  當時,蒙古十萬大軍南下,翁萬達派遣新科武進士們,帶一千士卒,兵分兩路馳援前線關口。

  第一戰,尹秉衡百發百中,一個人就射死二十七個蒙古騎兵。

  蒙古人不敢再強攻此關,繞去攻打隔壁一處關口。當時的武進士第一名,相當于武狀元的王邦直,害怕蒙古人走小路繞過關口斷糧道,竟率領幾百人主動出關廝殺。

  在遭遇數萬騎兵埋伏的情況下,王邦直接連射死七人,又射死一個蒙古將領,竟然將數萬蒙古騎兵殺退。

  幾萬蒙古騎兵逃出不遠,一個蒙古將領越想越怒,大吼道:“明軍不過數百,我們幾萬人還敗退,有什么臉面回草原?”于是帶著部眾殺回去,跟追擊當中的明軍再度交鋒。

  參將張風很快陣亡,王邦直誓死不退。

  數百明軍對陣數萬蒙古騎兵,依靠地形優勢,從下午殺到晚上,被團團包圍之后,又足足殺了一宿。天亮之后,蒙古人已經殺怕了,將戰馬連在一起驅趕,蒙古士卒下馬跟在后面沖鋒。

  王邦直揮舞著沉重的鐵锏,親手斃敵數十人,被馬腹下鉆出的敵人偷襲。他雙腿被死死抱住,久戰力竭已拿不動鐵锏,抽出腰刀自刎而死。隨后,王邦直被蒙古人分尸,為了泄憤還往他肚子里塞石塊。

  得知此關失手,翁瓦達命令尹秉衡前去拖住,親領精騎設伏于白登山,又命令總兵周尚文率大部前后夾擊。

  尹秉衡手里只有五百士卒,接到命令之后,主動跑去山里進攻數萬蒙古騎兵,為大明各路援軍爭取寶貴時間。此人一路殺穿蒙古人在山里的臨時防線,找到王邦直被砍成幾截的尸體,脫衣裹住碎尸又殺回去,竟成功把王邦直的尸體帶回明軍大營。

  都說古代軍隊,傷亡率多少就要崩潰,可這前后兩撥1000士卒,在幾個新科武進士的帶領下,傷亡率超過99還死戰不退,最后幾乎是在戰場上死絕了。

  更可貴的是,這年尹秉衡才21歲!

  渾身帶傷的尹秉衡,被論功第一卻不要,堅持說王邦直的功勞第一。傷好之后,被調去南方打倭寇,跟戚繼光成為鐵桿好兄弟。

  如此名將,很快獲得嘉靖皇帝賞識,被派去督修紫禁城的城門。好不容易把紫禁城修好,又被派去保定當總兵,防止蒙古南下直沖北京城,這個地方根本就沒仗可打。尹秉衡在保定整頓軍隊,把本可私吞的養廉銀子,全拿出來購置了2700匹戰馬。

  直至萬歷朝,張居正都已經死了,尹秉衡卻還活著。南方倭寇再起,當年的抗倭名將,只剩尹秉衡一人而已,被萬歷皇帝啟用為平倭總兵官。

  這樣勇猛清廉忠誠的名將,因為牽連進政治斗爭,到死還是一個保定總兵。

  此時此刻,尹秉衡只有八歲,整天逃課夢想當大將軍。

  桂萼愛才,問道:“大將軍者,當有勇有謀。你可知兵法?”

  尹秉衡搖頭:“不知。”

  桂萼笑道:“我知一人精通兵法,可薦你做他的學生。”

  尹綸忍不住問道:“不知閣下尊姓大名?”

  桂萼抱拳:“饒州桂萼。”

  尹綸大驚:“竟是桂薇垣當面,齊河舉子尹綸,拜見布政使!”

  桂萼笑道:“你這兒子,怕是不讀書的,不如跟著王相學習兵法韜略,王相喜歡這樣有志氣的武勇少年。”

  “若真如此,便是祖宗蔭福。”尹綸非常開明。歷史上,他雖然自己做了進士,卻也不攔著兒子學武,還請名師教導兒子武藝兵法。

  桂萼讓孩童繼續留在村里,他要先寫信給王淵,等王淵同意之后,明年春天再把學生送過去。

  當晚,桂萼住在尹綸家中,談及一條鞭法之事。

  尹綸說道:“一條鞭稅,不可按照賦役黃冊征收。家父已經過世十余年,卻還得按官府黃冊納稅,許多隱匿人口反而得以逃脫。”

  桂萼問道:“以君思之,該如何解決?”

  尹綸搖頭:“無法解決。”

  “是啊,無法解決。”桂萼嘆息。

  次日,桂萼返回省城,提筆給王淵寫信。內容只有一個:加大田畝分攤稅役的比重,盡量減少人口所承擔的丁役錢。

  什么意思?

  即努力趨近于“攤丁入畝”,讓地主們交得更多。

  攤丁入畝,本就屬于一條鞭法的深入改革,是一條鞭法的最終進化版本。

  在古代,人頭稅和雜稅沒法取消。僅以征收目的而論,近似新中國1990年代的三提五統,這玩意兒直至21世紀才漸漸消失。

  王淵在京城讀到桂萼的來信,很快回復說:“紹豐三年的夏糧,提高田畝丁役權重一成,以試探地方士紳豪右的反應。勒令各州府縣,盡快更改完善戶籍黃冊。”

  這就是王淵不敢盲目在全國變法的原因,必須先在其中一省進行試驗。

  就算山東省試驗成功,推廣到全國之后,還得根據各省不同情況,而做出適應地方條件的微調。

  歷史上,張璁因為自身年齡太大,改革的時候非常急躁,還沒推行全國就自己下臺了。

  張居正因為地方阻力太大,一方面選擇向大地主妥協,一方面又在實施過程中矯枉過正。雖然使得中央財政大大改善,卻在改革過程中扭曲走樣,而且還無視了全國的個體差異性。

  王淵的改革也不完美,但他盡量做到整體靠譜。

  其實,山東的州縣官員們,也被離譜的黃冊搞得焦頭爛額。

  許多農民不愿給家中鬼魂納稅,干脆活人的稅也拖著不交,里甲長和糧長又只看熱鬧,地方差役騰不出足夠人手去催收。

  都快春節了,省里定下的總稅額,干得好的只收到三分之二。

  如此大的賦稅缺額,政績考核必然是劣等!

  于是,地方自動修正改革漏洞,州縣官員向里甲長許諾好處。由里甲長出面,對那些不交稅的百姓,以及隱瞞人口的百姓催收,收到的賦役給里甲長抽成。

  里甲長趁機多多催要,魚肉鄉里搞得烏煙瘴氣。

  然后,這事兒就搞定了。

  因為不管再怎么胡來,老百姓要交的稅,都比以前變少了,能過得下去就行。

  山東再次提高土地納稅權重之后,大地主無法反抗強硬的布政司,只能逼著州縣官完善戶籍黃冊。州縣官不想再收不上稅,也在大地主的配合下,盡量更改黃冊的錯誤,盡量清查隱瞞的人口。

  紹豐三年的山東夏糧,征收狀況非常喜人。

  大部分州縣的總稅額,百姓自動繳納就完成四分之三。剩下四分之一,讓里甲長去催收。里甲長失去了大部分權力,也不敢像以前那么橫,魚肉鄉里也得有個限度。除了個別太過兇惡的里甲長,其余都還比較“和諧”,整個山東宛若進入“盛世”。

  只要政策大方向合理,只要地方官府不亂來,改革漏洞居然被民間勢力自動糾錯了。

  請:m.vipxs.la

大熊貓文學    夢回大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