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406【王二封神】

  江淮會館。

  朱厚照面前放著一堆奏章,笑問:“楊廷和、梁儲認為你的老師有平亂大功,推薦他去做南京吏部尚書,此事二郎怎么看?”

  王淵回答道:“既然事關恩師,臣不便多言。”

  “舉賢不避親,朕讓你說。”朱厚照道。

  王淵的臉色不悲不喜:“臣相信楊、梁兩位閣老,為國謀事,大公無私。”

  朱厚照說:“那便準了他們的建言。”

  如果朝中無人,南京職務就是養老。

  如果朝中有人,南京任何一個尚書銜,都是轉任中樞的極佳跳板。比如此時的禮部尚書李遜學,以前便是南京禮部尚書,因為進京奏對得到皇帝認可,便直接留在京城轉任禮部尚書。

  南京吏部尚書,雖然沒啥實權,遠遠不如南京兵部尚書。但只要王陽明安心干幾年,王淵在中樞又不出岔子,等江西清田風波日漸平息,隨時可以調去北京當尚書。

  這真在給王陽明升官,明升暗降只是暫時的,反而給了王陽明熬資歷的機會。

  楊廷和、梁儲也沒辦法啊,平亂功勞太大了,甚至不亞于陣斬蒙古小王子。如果安排京官職務,要么弄去都察院當二把手,要么弄去六部當左侍郎。這些都是關鍵職位,楊廷和、梁儲實在舍不得給。

  那就只能往南京送瘟神!

  而把王陽明調任南京,只有南京都察院一把手,以及南京六部尚書夠分量。尚書位還不能給得太次,要么兵部,要么吏部,其他尚書簡直在侮辱人。

  “陛下,江西清田不能半途而廢!”王淵拱手說。

  朱厚照問道:“你的老師,都因清田鬧得朝堂沸騰,百官忙慌慌想要把他調走。這種得罪人的差事,還有誰能勝任?”

  王淵回答道:“貴州左布政使陳雍。”

  “這個陳雍我有印象!”朱厚照瞬間回憶起來,他對陳雍辦事非常滿意,一次性賞了陳雍三套麒麟服。

  陳雍,也是余姚人,跟王陽明屬于同鄉。

  而且,陳雍出身于余姚望族陳氏,遷至余姚已有十六代。宋朝出過一個吏部尚書,追贈晉國公,不過宋代尚書只有正三品。

  陳雍還是余姚陳氏主宗嫡系,以前是跟著謝遷混的。謝遷致仕之后,他又跟著李東陽混。等李東陽退休,他便被權臣排擠外放,現在只能選擇依附王淵。

  陳雍并非改革派,而是實干派。

  李東陽致仕的時候,曾跟手下的改革派、實干派有通信,讓他們可以選擇向王淵靠攏。嚴格說來,陳雍毫無心理壓力的投靠,王淵算是繼承了李東陽的政治遺產——李東陽手下魚龍混雜,清流和投機分子都投靠了楊廷和。

  順便一提,李東陽已經死了,當時王淵正在浙江當總督。

  去年成親返京,經過湖廣的時候,王淵還帶著妻兒、同窗,前往李東陽老家祭拜了一番。

  王淵說:“陳雍此人,以前是西涯先生(李東陽)之干將。他雖出身望族,卻能狠下心來,朝著地方士紳開刀。”

  朱厚照笑道:“他若在江西清田搞得好,便再調他去南直隸清田,反正要給朝廷多多弄來糧賦。有了糧食,朕才好北征草原,才好往海外派兵殖民。”

  “其實,臣制定了一系列方案,”王淵說道,“從鑄錢開始,改革幣制和稅制,同時配套地方清田,必須三管齊下才行。首先…”

  朱厚照對這種瑣事沒興趣,擺手說:“你來做便是,朕只想打仗。打大仗,打勝仗,做太宗那樣的馬上皇帝。”

  王淵勸諫道:“太宗連年北征,是因為內政敦實,有充足的錢糧。而今之大明…”

  朱厚照再次打斷:“所以,我把內政都交給你,二郎務必要做好才行。不說那么許多,積壓的奏章太多了,二郎快幫著處理一下,我自去錢塘水師轉轉。”

  御前積壓奏章,大部分跟寧王之亂有關。

  朝中大臣們,請求快速押解寧王進京,同時還給立功人員制定了封賞計劃。這些大事,監國太子無權做主,必須皇帝親自批準通過。

  若沒有王淵,朱厚照也懶得批奏章,全都扔給張永、江彬代勞,到時候隨手簽字便搞定。

  或許是接連經歷背叛,朱厚照對江彬有所顧忌。雖然依舊寵信有加,卻不讓江彬碰奏章了,只允許張永和王淵幫忙處理。

  首先批復的,便是對王陽明的封賞:擢升南京吏部尚書,賜斗牛服,冠加一英。另提升王陽明勛階,贈其妻諸氏誥命,追贈其祖父母榮譽官職、誥命。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亦是南京吏部尚書退休,父子二人先后擔任同一職務,傳出去也算一段佳話了。

  其實是封賞伍文定:擢升江西按察使,賜麒麟服,提升勛階等等。

  陸陸續續封賞十多個官員,接下來便是封賞死人。

  這個就有點爭議了,因當場反對寧王,英勇就義的孫燧和許逵。追贈官職和勛階很正常,蔭封他們的子嗣也可以,但還有官員上疏建議,給此二人在江西建廟。

  什么意思?

  就是封他們做南昌城隍!

  張永問道:“群臣奏章吵得很兇,該不該給二人建廟?”

  王淵回答說:“建吧。浙江三司官員,大部分是被迫從賊,此乃人之常情,畢竟刀架在脖子上。但此二人,明知會死,卻怒斥寧王,忠君報國之心可鑒。給他們建廟立祀,可激勵天下人的忠勇之心。”

  張永對此無所謂,反正不花他的錢,多少城隍廟都可隨便建。他有此一問,只是為了拉攏關系,表達對王淵的尊重。

  于是,在張永和王淵的共同決定下,追贈孫燧和許逵三級官職和勛階,蔭封兩人的兒子為錦衣衛百戶。在南昌建城隍廟,名為“旌忠廟”,孫燧為主祀,許逵為陪祀,他們今后就是南昌的保護神了。

  王淵感覺挺新奇的,自己大筆一揮,居然封了兩位民間神靈。

  朱厚照這個皇帝很不稱職,面對如此大的事情,王淵和張永把批好的奏章呈交,他只隨便掃了一眼便簽字通過——正德年間,還沒出現秉筆太監,太監們沒有代皇帝批紅的權利。

  處理完這一堆奏章,王淵感受到一個新興派系崛起。那便是“陽明黨”,或者說“平亂黨”,以王陽明為根基,以江西各巡撫為樹干,以江西知州、推廣、縣令為枝葉。

  這些人里面,除了王陽明被調去南京,其他全部擢升為地方實權官僚,僅按察使、按察副使、左右參政就出了九個。

  大明總共才兩京十三省啊!

  同時,王淵也發現,楊廷和、梁儲二人,似乎對地方權力不太重視,他們更關注于南北兩京的官位。

  請:m.vipxs.la

大熊貓文學    夢回大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