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十三章 一些操作

  李弘帶著自己公司旗下的幾位工作人員,或者說宣傳團隊,前往柏林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補救下王曉帥先斬后奏式的蠢操作,主動進行一下正面宣傳,爭取做到出口轉內銷的口碑式營銷。

  通俗點來說,李弘也準備帶著十七歲的單車劇組,走點毯星的路線,搞點外國震驚論,多弄一些老外方面的正面宣傳,給片子帶來更多的國際影響力。

  這么炒作,也是身為制作人應該去干的,既然導演沒那么多想法,他要負起責任來。

  這部片子前世就得到了一些獎項,此世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李弘自認演的還行,其他人演的也很好。至少王曉帥這位文青導演對電影內容很滿意,達到了他所謂的某些感覺。

  所以,一旦這部電影如愿得了些獎,現場主動及時大肆宣傳一波,在如今這個舉國信心還不是很強的年代,操作得當,避免掉影片中所謂黑暗思考的不利影響。說不定還能扭轉局面,更能夠帶來一點影視行業的國際文化自信。

  某些話語權,在還沒有更多人醒悟過來之前,就得主動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時,李弘也特意會再利用宣傳團隊,在柏林電影節當地,先主動弄點他們宣傳京城和華夏文化的現場活動素材,留下些他們劇組幫忙宣傳國家申奧這樣的自發愛國行為印象,勉強給審核部門一個交代。

  甚至出發之前,李弘這位制作人之一,還是弄到了一個拷貝,主動幫王曉帥交到了審核部門,面子流程都算及時補救走好了。

  如此,盡盡人事,說不定真能夠讓十七歲的單車不會直接被在大陸禁幾年,而可以適時上映。

  如今的大陸之中,依舊還有大量“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思想,骨子里跪著的人,一直有不少。他們總是覺得只有得到外國人的認可,才能證明華夏自身的強大。幾乎總要拿外國各個方面最好的,來和華夏這一個國家最差的方面進行對比,然后一臉嫌棄。

  尤其是像文體圈中的一些弱勢方面,由于距離世界范圍一流水準還有點差距,更容易妄自菲薄。能夠正視自己的差距,這沒問題,而且有些方面的確不堪入目,需要不破不立。但大部分正常的差距,若連改變和追趕的勇氣自信都沒有,完全無腦的崇洋媚外,毫無下限可言,那真是骨子里都是軟的。

  李弘之所以主動帶著宣傳團隊的行為,顯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正是想要利用部分人的這種跪著心理,用可能得到的國際榮譽和認同感來炒作,試圖在國內范圍形成好的輿論。

  目前來說,招不太光明正大,卻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柏林國際電影節本身,可以算是世界范圍內比較知名,且富有影響力的大型電影節了。除了好萊塢那邊比較壁壘森嚴略帶些歧視性的奧斯卡影響力更甚外,也就只有法蘭西戛納電影節和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能夠相提并論了。

  王曉帥選擇在柏林電影節匆忙上映這部十七歲的單車,顯然也是有心要在這里獲得榮譽。對于他們這些文藝導演們來說,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認可和獎項,就算是他們的終極追求之一了。

  李弘很快,就在柏林當地,匯合了王曉帥及整個電影團隊。

  包括幾位主演在內,劇組重要的人士都出現在了這里,有些時日不見的大家,自然先是一頓寒暄,然后興奮地聊起了柏林電影節的諸多見聞。

  一般為期兩周的柏林電影節,已經正式開幕了,大家之前很少參與過這樣隆重地電影節,都很震驚與激動。尤其是十七歲的單車電影竟然非常順利地晉級主競賽單元,更讓大家欣喜之下極為期待!

  不過,李弘倒是沒有他們的那些好心情,迅速找到了王曉帥導演,和其談了自己的一些宣傳想法。

  對于李弘這位實際上的制作人之一,王曉帥終究還是給了幾分面子,隨即答應了李弘的一些宣傳想法。即便他再文青,卻也知道不會和利益過不去。

  于是,李弘接下來,果斷征用了劇組的幾位主要演員,準備來一波毯星和炒作式的宣傳操作了。

  鄒蕁,郜園圓,崔臨,還有他自己,很快就在他公司宣傳團隊的努力下,不再單純的瞎逛亂跑。而是拍攝各種各樣的宣傳視頻資料,一邊蹭柏林電影節的熱度,營造他們的電影是獲獎大熱門的跡象,有在影視文化方面為國爭光的可能。還有演員們時尚高端漂亮的街拍,擺拍,各種拍,營造出美出國外的姿態。

  另一邊,他們又真的弄了點有關申奧的自發宣傳活動,以及關于華夏文化影視各方面的簡單宣傳,還弄點街頭采訪,或者主動接觸外國人的方式,好一番折騰。

  反正在柏林這個地方,基本不會有什么人認識他們,反而對他們的行為很是好奇。

  作為歐洲排斥華夏的大本營之一,柏林當地的很多人,在之前幾乎完全不了解華夏。或者在他們印象之中,華夏被那些別有用心的宣傳下,依舊還處于水深火熱地封閉當中。

  所以,當地很多人,往往會很好奇地配合李弘他們的一些華夏宣傳行為藝術采訪互動活動。這些場面,紛紛被李弘的宣傳團隊及時收錄下來,以作素材。

  然后,李弘利用公司一些常年合作的媒體宣傳渠道,迅速把諸多第一手消息素材,發給香江以及大陸的那些娛樂媒體。

  這些媒體顯然都是常年追求各種熱點的存在,不可能放過這么好的消息素材,輕松就推波助瀾了起來。

  當然了,李弘和公司,自然也還是花費了一些代價。

  很快,剛剛才開始熟悉娛樂圈的華夏人發現,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新聞轟炸,一部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文藝電影迅速獲得了偌大宣傳,仿佛真有可能再次問鼎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大獎。

  在更多華夏娛樂媒體的主動或被動報道下,以李弘這位曾經功夫童星為代表的演員團隊們,不僅在電影節上顯得光鮮亮麗,極受歡迎,他們分明還能為國家申奧和國家文化進行一些自發宣傳,是何等的具有愛國情懷。

  十七歲的單車這部文藝電影,更是李弘繼參演臥虎藏龍全面復出后首部當任主角且轉型的電影,迅速擁有了原本不該有的名氣。

  本就沒有太多娛樂素材的華夏娛樂圈子里,乃至圈外,短期內都引發了一部分的熱潮!

  這種比較簡單的炒作手段,反而在這個年代很有成效。

  之后,大家就逐漸有點期待著柏林電影節,最終頒獎的那一刻到來。

大熊貓文學    娛樂圈最后一個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