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真挺聽陳宮之言,這不,許褚話音剛落,他就朗聲道:“何須這般麻煩?憑臣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馬,再領高順之陷陣營,便可攻取陰陵!臣愿立軍令狀。”
陳宮建議呂布跟劉協和曹操爭奪淮南,以麻痹曹操,呂布是放在心上的。呂布覺得眼下就是表達此意的好時機。
反正就跟劉協和曹操爭唄。
因有徐庶的分析在前,劉協聞此言便猜呂布是故意為之。想麻痹曹老板?不如讓朕來助你一把?
所以劉協說道:“朕還得依仗溫侯的方天戟、赤兔馬、高順之陷陣營,擊破據當涂、平阿的十萬賊軍。攻取陰陵,有曹仁和許褚的九千兵馬足矣。”
“曹仁和許褚需九千兵馬,才可攻取陰陵,但臣只領高順之陷陣營便能攻取陰陵。陛下何樂而不為呢?”呂布繼續爭取獨自引兵攻陰陵。
“哼~世人講呂布手中方天戟,天下無敵,是因世人不曉某大刀之利!”許褚冷哼,聞呂布之言,甚是不快。
劉協心知許褚非呂布對手。但許褚敢跟呂布叫板,就憑此點,劉協佩服他。
曹仁在虎牢關前和兗州見識過呂布的勇猛,所以雖因呂布之言而不快,但也默不出聲。
“汝手中的大刀,可比得過關云長的刀、張翼德的長矛?”呂布對關羽和張飛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但全把許褚看做跳梁小丑。
“某何懼關羽、張飛?汝在虎牢關前被他們兄弟戰敗之事,已是天下皆知。既有戰敗,汝為何還敢稱天下無敵?”
許褚這話的邏輯,似有些不通順。但這話于呂布來講,殺傷力著實不弱。直把呂布氣得眉頭緊鎖,眼露寒光。
劉協聞言,心頭不由暗道:虎侯的武藝不輸猛張飛,原來罵人的功夫也不輸他。
但為不使情形失控,劉協忙呵斥許褚道:“仲康住口!”
被劉協呵斥,許褚眉毛一挑,將臉撇一邊,未再說話。緊接劉協又同呂布講“溫侯武藝冠絕天下,此乃天下共識。所以朕實在想留溫侯于左右,隨朕攻取平阿、當涂。”
聞劉協呵斥許褚,又贊揚自己,呂布的氣便消去大半。可能呂布也是個大氣的人,便也不再跟許褚計較,而是順著劉協話,說回方才的話題。
“臣…”
“當涂、平阿足有袁術十萬兵馬,若溫侯不隨行,恐破敵不易。”
但呂布剛出聲,就被陳宮打斷。陳宮話落,呂布不禁回頭看他一眼,緊接向劉協道:“臣愿隨陛下擊破袁術十萬大軍。”
呂布改口的時候,陳宮的注意力在曹操身上。曹操依然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注視著呂布和劉協,始終未說話。
淮水連通當涂和壽春,所以袁術將行宮安在當涂。若形勢有變,袁術便可通水路退往壽春。當然,袁術對自己的首次親征,是充滿信心的。不然他當下也不會在行宮中與美姬玩樂。
可惜袁術正玩樂時,又突然被打斷。一名甲士低頭急促走進大堂,緊接跪禮道:“稟陛下,敵軍已至平阿城下。”
雖有甲士來稟報緊急軍情,但袁術卻絲毫不受影響,依然與數名美姬玩樂。袁術將一名妖嬈女子攬入懷中,那女子正妖聲撒嬌,此聲音足讓人骨頭酥軟。
袁術的手也確不老實…玩樂間他說道:“平阿有紀靈領五萬精銳鎮守,汝慌張甚?傳朕旨意,令紀靈按楊弘之言,固守平阿,不得開門應戰。”
“諾。”甲士應諾徑直退出。從頭到尾,都不敢抬眼看。
楊弘和張勛本同來拜見袁術,正巧遇到剛退出來的甲士。便過去,張勛問道:“陛下可知敵軍已兵臨平阿城下?”
“稟將軍,方才屬下已稟明陛下。陛下令屬下傳旨紀將軍,固守平阿,不得輕易開門應戰。”甲士聞言忙稟報。
“汝速去傳旨吧。”楊弘示意那甲士退下。
“諾。”甲士應諾離開。
“既然陛下已下旨令紀靈固守平阿,我等再找陛下已無用,回府靜觀其變吧。”
楊弘得知劉協等已兵臨平阿城下之事后,便馬不停蹄的去拜見袁術,意在叮囑袁術納他之計。但袁術現已派人傳旨紀靈固守平阿,所以楊弘才言已不用再見袁術。
“就依汝之言吧。”
張勛也是在得知軍情后,馬不停蹄的來見袁術,然后路上偶遇楊弘。兩人經一番交談,張勛得知楊弘來見袁術的目的。
張勛和楊弘二人本因伐南陽之事而關系惡化,但后因楊弘轉眼成從龍之臣,張勛被拜為仲氏政權的大將軍,兩人的關系緩和很多。
“紀靈是員悍將,且平阿城中囤積的糧草,足使五萬大軍住城兩月。若敵軍用兩月,不能攻陷平阿,地軍中定會生變。”楊弘同張勛并排向行宮外走。
“到時本將軍再領兵乘勢掩殺敵軍,定能雪南陽之恥。”張勛說話間,眼中閃爍光芒。
張勛不止想雪恥,還欲生擒劉協,陣斬魏延。
“大將軍安心等待便是。”楊弘嘴角上揚。不得不再嘆,兩人的恩怨化解得實在太快。
袁術派人傳旨紀靈時,劉協正令各路人馬在平阿城外扎營。未用多長時間,大營便扎成。營寨規模之巨大,全可用“壯觀”來形容。
經一夜休息,劉協親領軍列陣平阿城下。平阿雖只是九江郡轄下的一座縣城,但因其地理位置,所以有不小的規模。算得上是座堅城。
紀靈立城樓上,見城下數萬兵馬列陣,眉頭緊鎖,單手扶佩劍柄。緊接便有一小校策馬至城樓下,指城樓上的將領吼道:“城中守將是何人?速報上名來!”
“某乃仲氏大將軍紀靈,爾等欲取平阿,簡直癡人說夢。若不速速退去,本將軍定取偽帝首級!”
紀靈話剛落,城樓下的小校卻策馬回陣。怎滴?就不能多說幾句?這使剛放狠話的紀靈略有些尷尬。但也無可奈何。
小校退回本陣向劉協稟道:“稟陛下,守將名喚紀靈。”
“哦?來得正好!”劉協聞言嘴角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