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孔孟尷尬的站在那,還是林筱雨開口解圍道:“孔老師要請客吃飯嗎?正好我也有事找你,要不大家一起去吧。放心,還是你請客,不過我出錢。”
“啊,好,好啊!”有了這句話,孔孟總算松了口氣。
他又對方瓊道:“你們遠道而來,是我怠慢了,我們這烤魚味道十分獨特,咱們可以去嘗嘗。”
方瓊本想反悔說不去,誰知吳青小嘴一嘟:“孟哥哥,尉縣烤魚比較偏油膩,很容易發胖,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對某些人來說,不如在家老老實實吃青菜蘿卜的好。”
方瓊聞言直接就怒了:“胡說,你能吃,憑什么我就不能吃,不怕告訴你,本姑娘就算再重,也比不上你的零頭。”
“是嗎?那敢不敢比比一會誰吃的多?”
“比就比,誰怕誰?”
“那還愣著干什么,走啊!”
“走就走,哼!”
看著轉眼間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孔孟:“?”
等一行四人消失在路口,孔仁、小軍媽、吳媽、吳紅幾個面面相覷,這是個…什么情況?
特別是孔仁,本來孔孟一改剛來的渾不在意,和萌妹子聊得火熱就夠他羨慕了。
現在倒好,一出門又有兩個容貌氣質分毫不差的大美女,一個明顯和哥哥關系就不一樣,而另一個更是直接開口要出錢請吃飯,簡直…
“看來自己是真的不招女孩子喜歡啊,有這時間還是多考慮釀葡萄酒吧…”孔仁垂頭喪氣的想。
吳紅則扭過頭:“媽,妹妹剛才那樣,你怎么不阻止?”
吳青一上去就和陌生男人拉拉扯扯的,她看著都臉紅。
若吳青平時一直這樣也就算了,可事實恰好相反。
吳青平常雖然活潑可愛,對男人卻始終保持距離,像這樣主動還是第一次。
聽了女兒的話,吳媽卻有些呆。
好半天,她才搖頭道:“你妹妹怎么樣我可我管不了,子孫自有子孫福,隨她鬧去吧。不過若她到晚上還不回來,咱們就直接去孔家要人。”
最后一句顯然是說給孔仁聽的。
***
由于離縣城鄉鎮較遠,為滿足包含孔家莊在內的南北六莊的村民的生活需要,經各村支書共同協商,決定選一個地方作為集會中心,最后地勢便利的小王莊毫無懸念的勝出了。
憑此優勢,小王莊現在已發展成僅次于鄉鎮的小型農村經濟中心,該村很多沿路的宅基地都變成了商住兩用房,不時有行人來來往往,十分熱鬧。
王氏烤魚便是最典型的一個,雖然剛開沒多久,但店門口已放滿各種車子,孔孟四人等了將近二十分鐘,才等到座位。
在一位服務生帶領下進入雅間,孔孟眼睛一亮,因為這間飯店的裝修模式,仿照的竟是中州最流行的精品店,比如醉八仙烤魚,非常有格調。
和大部分精品店一樣,王氏烤魚最大的特色是活魚現吃,講究一個新鮮。
因為排隊時就提前點過菜的原因,孔孟只坐了兩分鐘,一條五六斤的大魚便端了上來。
“孟哥哥,來,吃魚頭,鯉魚魚頭可是最補的。”吳青的表現仿佛一個乖巧的小媳婦。
方瓊憤憤的看著對方賣萌,忽然將剩下的魚都夾到孔孟碗里:“你喜歡吃魚是吧,剩下的也都給你,記住,必須全部吃光。”
孔孟:“…”
這兩位姑奶奶是突然杠上了還是怎么,簡直片刻都不讓人消停啊!
好不容易趁兩人較著勁去了衛生間,孔孟才對林筱雨道:“不好意思啊,林姑娘,我也不知怎么突然就變成這樣。”
林筱雨則開玩笑:“不知道?我看你你分明是在炫耀!”
孔孟:“…好吧,你們說得對。”
聽出孔孟語氣的無奈,林筱雨歉意道:“對不起,早知如此,我說什么也該拉住方姑娘在你家等你的。”
孔孟擺手:“沒事,要說這樣也挺好,大家還能一起吃飯,不然等我吃完回家,你們卻還餓肚子,就成我禮數不周了。”
客套兩句,孔孟進入正題:“既然你非要親自過來,應該是對歌有特殊需求吧,不知具體想要什么類型的?”
林筱雨疑惑的問:“我想要什么類型?難不成孔老師什么類型的都能寫?”
孔孟意識到自己話說的有些大了,他擺手補救:“當然不是,我又不是妖怪,怎可能什么都會?
我是想著讓你出個方向,看看能不能完成,如果不行,就不耽誤你時間了!”
“是這樣啊!”林筱雨點點頭。
見孔孟沒有大包大攬,反而讓她松了口氣。
這正是她執意要親自過來的原因,除了人體模特,她還是著名音樂評鑒人,對歌曲有自己的獨特理解。
在她看來,一首好歌,好聽的旋律,膾炙人口的歌詞雖然不可或缺,但想直入人心,最重要的是感情,而且是和歌手產生共鳴的感情。
和詩詞歌賦一樣,音樂同樣是對人內心思想活動的最直接詮釋。
這世上優秀的作曲人不知凡幾,好歌更是不計其數,但能廣為傳播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其中宣傳等因素雖然占大頭,但更多的是歌曲與歌手的契合度。
就林筱雨所知,有不少歌一出世幾乎無人問津,哪怕是某些知名歌手主唱也是如此。
詞爛的不行,曲更是聽的人想吐。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作曲人江郎才盡時,此歌忽然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火遍大江南北,被千萬人所追捧,被音樂界奉為經典。
特別是網絡直播興起后,這種現象更是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
對這種現象,林筱雨專門做過研究。
她驚訝的發現,這類歌能火起來,不是被人重新優化過旋律,也不是重新填詞譜曲,僅僅只是唱歌的人變了。
這些人沒有深厚的音樂基礎,沒有得天獨厚的優秀嗓音,僅僅憑借簡單的錄音設備,就讓無數被世人棄之如敝履的老歌煥發出勃勃生機。
不是他們有多神奇,而是這類人的人生經歷,恰好符合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從而產生感情與藝術的共振,起到一加一遠遠大于二的效果。
徹底弄清此現象后,林筱雨一度非常興奮,因為她覺得自己距一線歌手已經不遠了。
可惜很快她再次認清現實,歌手與歌曲在感情和藝術上產生共振的道理,大部分音樂人都懂,但想找到這種歌,難度不下于大海撈針。
只有全世界最頂級的音樂人親自為其量身打造,才有那么幾分希望。
但這些人實在太少太少,想請他們出手,除了天價酬金,更多的是關系和人情,可不是林筱雨這樣的三線明顯能染指的。
這也是林筱雨知道孔孟愿意為其寫歌后,第一時間的趕來的原因。
不是她對孔孟有多自信,而是但凡有機會,林筱雨都想試一試。
失敗了最多費點精力和時間,可萬一成功,她的身價最少提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