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康二年(公元前二百五十三年),正月底。
薊都城這個季節,已經開始從寒冷的的嚴冬之中,解凍出來。
大街小巷中的人流,明顯開始增多。
姬康在新年過后,除了日常處理公務外,剩下的就是在宮內逗逗自己的三個兒女,帶著旺財在宮內溜溜彎,表面上很是輕松。
但是,在燕國之內,各路大軍已經開始調動。
昌國君樂間,在新年過后,已經遵姬康詔令,親自趕往濟西之地。
而卿秦的第六軍已經南下到旅順,乘船到齊地后,與馬順達率領的第十二軍匯合,奉詔趕赴到濟西郡,準備參與到攻打衛地的戰役之中來。
對于魏國占據衛地之事,燕國屢次與魏國交涉,但是卻屢屢受辱。
對此,姬康已經決定不再忍受,準備出兵收復衛地。
隨著趙國把濟西之地歸還給燕國,魏國所占據的陶邑之地與衛地,已經與燕國接壤。
尤其是開春之后,燕、魏兩國的邊境,異常的緊張。
相比之下,魏國都城大梁亦然平靜如初,除城門口加派了軍士,出入城受到一點限制之外,但城中的大街之上的繁華與人員來往,絲毫也沒受到影響。
在靠近大梁的一處客店的大廳之內,食客滿座。
此時,從城內傳令一陣馬蹄聲,一隊騎兵簇擁著幾輛戰車經過客店的門口。
大廳之內,食客議論紛紛。
“難道有戰事發生了?今天經過東門的騎兵,有五批了吧。”
“不是五批,是六批了。不知哪里有事?”
“肯定有事,看這些軍隊前往的方向,乃是東部,不是要與楚國又要開戰了吧?”
“哼!楚國,楚國算什么?恐怕是因為衛地之事。”
“啊,老兄,你是說燕國…”
“慎言呀!慎言。別問了,小心禍從口出。”
“哦,哦。那是,那是…”
在此二樓靠窗的一張桌子上,一個穿著講究之人,雙目透過窗欞向下觀看。
看著樓下經過的隊隊魏軍,雙眼不禁瞇了起來。
這個時候,此店的一個伙計上來,來到此人面前,悄聲道:
“啟稟局長,魏宮內傳來消息,魏王圉已派兵五萬,前往衛地帝丘,準備防止我燕國攻打衛地,帶兵將領乃是魏國名將晉鄙的兒子——晉隨。”
被這個伙計稱呼為局長的人,轉過身來,冷笑了兩聲:
“這個魏王圉屢次侮辱我燕國使者,真是可惱可恨。就憑借他魏國這五萬人,就想抗擊我燕國大軍收復衛地么?簡直是自不量力。”
“看來,我燕、魏兩國在衛地交鋒,已不可避免。你下去通知在魏國的各處人員,一定要密切注意魏國各地軍隊的動向。一旦有軍馬有動,馬上派人,把訊息盡速傳回國內。”
“諾。”這個伙計答應道。
過了一會,這個衣著講究之人,從樓上走下,朝客店外走去。
二月上旬,薊都城內。
街道的兩旁,樹枝頭上,已經竄起淺淺的嫩綠,春天已經來臨了。
鞠武來到親和殿的門口,一個侍官迎上前來。
“鞠大夫,王上吩咐過,你來之后,無需稟報,進去就行。”
“韓大夫來了沒?”鞠武“哦”了一聲,問這個侍官道。
“韓非大夫么,剛才已經進去了。”這個侍官答道。
鞠武沒有再說什么,給這個侍官道了聲謝,邁步走進了親和殿內。
看到殿內,姬康正與幾位閣相正在商談著什么。
韓非則在偏遠的一處坐著,正用筆做著記錄。
見鞠武進來,姬康擺擺手,對鞠武道:“毋需多禮,你去坐吧。”
鞠武還是躬身對姬康道:“多謝王上。”
然后,來到韓非的旁邊坐下,朝韓非點了點頭,豎耳聽著殿內眾人的討論。
大將榮蚠正在向姬康稟報著:“王上,從去年開始,我燕國已經調撥了大批的糧草、軍資等物品到了濟西。如今昌國君樂間已到了濟西郡,主持此番收復衛地之戰。”
閣相粟腹問道:“卿秦的第六軍與馬順達的第十二軍,到了哪里了?”
榮蚠回道:“現在,卿秦的第六軍與馬順達的第十二軍,在齊地匯合后,已進入到聊城。這比我們原來估算的速度,快了十天左右。”
劇辛等幾個閣相聞此,都把目光看向了姬康。
姬康目光炯炯,看了下幾位閣相,說道:
“在大梁的情報人員,已用信鴿稟報,魏王圉已派大將晉隨,率軍五萬駐守衛地,防止我燕軍攻伐。諸位閣相,如今該如何處置,大家都說說各自的意見吧。”
凡是對外用兵,姬康不能乾坤獨斷,是必須要與幾位閣相商量的。
閣相將渠沉吟了片刻,對姬康言道:
“王上,衛地帝丘城,城高墻厚。衛地本有魏軍兩萬,現在魏國又派大軍五萬增援,算下來,就在區區一個衛地,魏軍就糾集了七萬大軍防守。”
“我燕國此番收復衛地,總共計劃動員第四軍、第六軍、第十二軍,總計十萬大軍。但我軍是攻方,這么算來,我軍軍力并不具有明顯的優勢,是不是太少了?”
閣相蘇代聞此,微笑著對眾人道:
“將相此策乃固本之策,的確也不失一個良策。但衛地位處中原之地,四面臨魏、楚、趙三國,遠處還有秦、韓兩國虎視眈眈。”
“我燕國此番出兵,十萬已是極限。如果再動用過多的大軍,就會被各國認為我燕國有吞魏之心,必然會引起驚懼。一個弄不好,馬上就會演變為各國參與的諸國大戰。”
閣相蘇代此言,乃老成之言。
姬康也明白,在燕國占據了齊國之后,已經引起了各國對燕國的高度警惕。
衛國是燕國的藩國,如今被魏國占據。燕國收復衛國,各國當然不會說什么。但就如蘇代剛才所言,一旦動兵過多,就必然會被各國認為燕國有并吞魏國之心。
到了那個時候,各國肯定會連橫伐燕,決不會坐視魏國被燕國并吞。
閣相粟腹輕咳了兩聲,言道:“蘇相所言甚是,我燕國此番收復衛地,乃名正言順之事。但是根據目前局勢,確實不能急于攻伐魏國。否則,后患無窮。”
大將榮蚠看了下眾人,對姬康躬身道:
“王上,只要我燕國此番收復衛地后,我燕國就已深入到了中原腹地了。不管如何,也必會引起諸國的警惕,請我王明鑒。”
閣相劇辛此時,在想了許久后,對姬康言道:
“王上,剛才榮蚠將軍所言極是呀!衛國乃四戰之地,我燕國只要占據了衛地,無論如何都必會引起諸國的擔心。一個弄不好,各國連橫伐燕之局馬上形成。”
“魏王圉敢于強占此地,未嘗沒有這個方面的考慮。他以為我燕國,不會因衛地而與魏國翻臉,不敢出兵收復衛地。故此,才幾番辱我派往魏國的使者。”
“但是,衛地原本我燕國藩國之地,如果被魏國侵占,而我燕國不出頭的話。那么天下諸國必會輕視我燕國;天下民眾現已視我燕國為天下正朔,如此,也必會讓我燕國失去天下的名望。”
“這個時候,我軍出兵十萬就恰到好處。另外,收復衛地之戰爆發后,還要讓我燕國駐各國使者,對各國說明,言我燕國只是收復衛地,并不任何侵占魏國之心,以解各國對我燕國之憂。”
姬康此時看了下角落之處的韓非與鞠武二人,笑著對兩人道:
“韓非、鞠武,你二人也說說各自對此事的看法。”
劇辛等幾位閣相,也把目光看向了韓非與鞠武兩人。
幾位閣相心中都知道,韓非與鞠武二人,才能、見識都很突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來此二人,必會接替自己等人的閣相之位。
如今,大家也看出來,姬康是花了很大心思,在培養二人。
韓非與鞠武二人,相互看了下。
鞠武站起,從容對姬康與幾位閣相行禮道:
“王上、幾位閣相,剛才幾位閣相所言,已經對此番收復衛地,說的很清楚了。鞠武在此,只是在地利之上,說下衛地。”
“衛地在情理之上,我燕國必須收復;但是,衛國地利更為重要。衛國身處中原腹地,現今又與我濟西郡相連,可謂是我燕國伸向中原的一只手。”
“只要占據了衛地,我燕國西可取魏國,北可對趙國邯鄲形成重大威脅。這對我燕國來說,異常的重要,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我燕國一統天下的最佳基地。”
鞠武說完,姬康與幾位閣相,都笑了起來,又看向了韓非。
韓非抿抿嘴,站了起來,躬身道:
“王上,剛才鞠武說的是地利,臣在這里,想談談人和。我王曾在中陽郡對臣下道,秦國取天下,所行乃霸道;而我燕國欲取天下,所行乃王道。”
“王上又對臣言,我燕國所行之王道,與過去不同,乃內仁外霸。魏國占據衛地,我燕國必須收復,所行就必須霸道。”
“只要我燕國此番,以堂堂十萬大軍,正面擊破魏軍七萬大軍,如此以來,天下誰敢不服?只要天下民心服我燕國,待天時有變,我燕國大軍從衛地西出,天下莫可當之也。”
在場之人,都是治國之良才,聽韓非與鞠武二人如此說,都頻頻點頭。
姬康更是心中大喜,果然,韓非與鞠武二人沒有讓姬康失望。
首先,姬康知道歷史,再過兩年,秦王嬴稷就要不行了。秦國待那時,會陷入一場紛亂,而那個時機,就是燕國真正統一天下的開始。
其次,中原一統不能再這樣拖下去了。現在的時間,對于燕國來說,非常重要。各國疲乏,燕國獨強。如果再這樣拖下去,那么姬康來到這個時代,還有什么意義。
攻打齊國,乃用奇襲戰術,天下有人甚不服氣。此番,收復衛地,當用堂堂正正之師,正面擊敗曾雄霸中原一時的魏國,可謂是時不我待。
當下,姬康哈哈大笑起來,站了起來,對眾人道:
“寡人意決,來人,詔令,任命昌國君樂間為主將,薄望為副將。率第四軍、第六軍、第十二軍,務必在二月底前兵發衛地。什么時候出兵?前陣眾將商議決之,不必稟報寡人與朝堂。”
“我燕國各部門,做好占據衛地的一切后勤支援。令大將王石,率第三軍以及濟北、臨淄、濟西三郡的預備役大軍,做好支援樂間、薄望前陣大軍準備。”
看到姬康已經做出決斷,眾人一起站起,齊聲道:“臣等遵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