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文明史,以文字的發明為開端,在時間線上最早不過七八千年。
先不說這段時間僅僅只占了人類史的百分之一,
就這七八千年而言,人類文明在大多數時間里都處在蒙昧的階段。
直到一百多年前,我們才弄明白人類起源的答案,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也不過是近200多年的事。
有社會學家認為,人類文明先后經歷了4個階段,分別為:
1、原始社會文明 人類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賜予,獵狩采集是發展系統的主要活動,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勞動,經驗累積的成果: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發明。
2、農業文明 由原始文明進入到農業文明,開始出現科技成果:青銅器、鐵器、陶器、文字、造紙、印刷術等。主要的生產活動是農耕和畜牧,人類通過創造適當的條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種得到生長和繁衍,不再依賴自然界提供的現成食物。
3、工業文明 人類開始運用科學技術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取得空前勝利的時代。蒸汽機、電動機、電腦和原子核反應堆,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豐碑,并以工業武裝農業。
4、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將實現協調發展的社會系統,是建筑在知識、教育和科技高度發達基礎上的文明,強調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明確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發生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人類的經濟社會才能持續發展。
事實上,即使我們已經邁入生態文明的階段,當相對于浩瀚的宇宙來說,人類的科技文明,目前還處于十分落后的初級發展階段。
按照比較傳統的劃分方式,人類文明當前的文明指數還到不了一級。
在二十世紀末,就曾經有科學家預計,如果地球文明自然發展的話,不出意外,100年內就將開始步入Ⅰ型文明的等級,成為一個主要依賴核聚變以及太陽能能源的文明世界。
而這個預言在2030年提前實現了!
核能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現,這離不開早期西方科學家的探索發現,他們為核能的發現和應用奠定了基礎。
這一過程可一直追溯到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電子開始,人類逐漸揭開了原子核的神秘面紗。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
1898年居里夫人與居里先生發現放射性元素釙。
1902年居里夫人經過三年又九個月的艱苦努力又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質能轉換公式。
1914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通過實驗,確定氫原子核是一個正電荷單元,稱為質子。
1935年英國物理學家查得威克發現了中子。
1938年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發現了核裂變現象。
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成功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將兩顆原子彈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1954年蘇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電站——奧布靈斯克核電站。
從此,人類開始將核能運用于軍事、能源、工業、航天等領域。
確實,西方世界在核能的研究與應用上領先了一百多年。
但這一次,率先突破受控核聚變技術障礙,使得和平利用核聚變能源成為現實的,卻是華夏世界的科學家。
2030年10月1日。
由華夏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以及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攜手開展的研究項目向全世界宣告成功。
自此,人類和平利用核能的技術邁上了更高的臺階,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掀開了全新的一頁。
利用核能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受控核聚變,一旦完全掌握受控核聚變技術,必將對地球能源體系產生翻天地覆的影響!
核裂變是靠原子核分裂而釋出能量,核聚變則由較輕的原子核聚合成較重的原子核而釋出能量。最常見的是由氫的同位素氘和氚,或者氘和氦3聚合成較重的原子核而釋出能量。
核聚變與核裂變比較,有兩個重大優點。
第一個優點是既干凈又安全。
因為核聚變不會產生污染環境的放射性物質,所以是干凈的。
比起那些還遠在科幻故事里的黑洞能源、反物質等能源來說,受控核聚變技術雖然聽上去沒有那么高大上,但卻是目前地球人類最觸手可及的能源獲得方式。
可以說,只要地球人類掌握了該技術,就會立刻升格為標準的I級宇宙文明。
第二個優點是地球上蘊藏的核聚變能遠比核裂變能豐富得多。
據測算,每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所以地球上僅在海水中就有45萬億噸氘。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經過核聚變可提供相當于300升汽油燃燒后釋放出的能量。
地球上蘊藏的核聚變能約為蘊藏的全部核裂變能的1000萬倍,可以說是取之不竭的能源。
至于氚,雖然自然界中不存在,但靠中子同鋰作用可以產生,而海水中也含有大量鋰。
當然,這只是地球上的基本情況。
要是將目光放遠一些,我們會發現,在太陽系中可利用的核聚變能更是多到驚人。
先不說距離較遠的木星,僅僅就月球的表面,就富含大量的核聚變能源。
例如地球上十分稀缺的氦3,在月球上每平方公里就有70公斤,而整個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甚至可以達到715000噸。
PS:氦3最初由于太陽的熱核反應形成,然后借太陽風撒向四面八方。其中,只是很少量能到達地球和別的行星。因為有大氣層和磁場所阻。它們很難落在巖層表層上。而月球沒有大氣層,所以太陽風所攜帶的微粒便能輕易地落在月球上。
綜合以上,科學研究人員認為,月球上蘊藏的核聚變能可以為地球上的核電站提供上萬年的核電。
這一情況也印證了那一句話:只要將月球的地皮搜刮一遍,人類就能過上天堂般的生活,更何況還有木星。
也正因為如此,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類開發星際資源的腳步。
回顧往昔,以2016年老美簽署的《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為伊始。
老美明確國內任何公民都有權將其發現的太空資源帶回地球。
該法案宣稱:雖然其他小行星不可能歸屬于哪個國家或哪個企業,但如果哪家企業在上面開采出有價值的礦物質,則這些財產就歸屬于該企業。美國任何參與小行星或太空資源商業復蘇計劃的公民都有權獲得小行星或太空上的任何資源,包括根據適用法律獲得擁有、運輸、使用或銷售小行星或太空上任何資源的權利。
隨后在2017年,比利時和盧森堡兩國將共同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私人投資進入太空資源開發領域,承諾兩國將在國際法律框架范圍內共同開發利用太空資源。
20234年,歐盟多國,日本,以及印度也同時頒布了相關的太空采礦法案。
2025年,俄羅斯總統普帝簽署了《商業太空資源開發利用法案》,該法案涉及到俄國太空探索的各個方面,包括對未來5年內取消對航天私人企業的各種限制并賦予私人太空采礦權。
而華夏政府也在2026年4月26日發表聲明,強調了一貫奉行的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外交政策。并希望在未來的國際法律框架中,既承認個體勘探、開采和利用太空資源的權利,同時又能尊重人類的整體利益。以避免在太空重蹈地球上工業化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覆轍。
2028年,聯合國主要國家同時推動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等各方力量,開始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資源制定一個國際性的法律框架。
截至2030年,一共有7個國家的航天科技企業或太空資源開發公司向包括月球、火星在內的地外天體開展了第一階段的探索。
自此,開展大規模的太空采礦活動終于從“天方夜譚”一步步地成為現實。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