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762、7T超高場強磁共振

大熊貓文學    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另外,你們女兒的腦電圖雖然完全正常,如果FCD隱藏在大腦深部的話,是難以在頭皮上記錄到癲癇波的。”

  “有2個疑似的病灶。”陳俊看過女孩的磁共振后,決定為她安排最新的7T超高場強磁共振檢查進行確認。

  臨床工作中,除了影像科以外,恐怕沒有另一個臨床科室像神經科一樣鐘愛磁共振,也不會有其他科室的臨床醫生像神經科醫生一樣執著于將臨床與影像,尤其是磁共振相結合。

  曾經有放射科的老師開玩笑說:。

  隨著科技的進步,影像設備也在迅速的進步中,磁共振的場強越來越大,從曾經的0.5T到1.5T、3.0T,現在7T場強磁共振漸漸進入我們的視野。

  省一醫是前幾年才引入7T場強磁共振,當時,在國內是第二臺!當年,全世界也只有一百多臺!而中國僅有兩臺,另外一臺,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當然,現在遠不止這個數目了,但也不多。

  對于藥物難治性局灶性癲癇,手術是一種可行的治療方案,術前評估時需要明確致癇灶,常規場強的磁共振檢查常常不能發現致癇灶,故目前臨床常常須結合神經電生理檢查、PET掃描、腦磁圖檢查等綜合分析來定位。現有研究表明,對可疑部位行7T磁共振掃描可以提高病變的發現率。

  MS和MNO因為其臨床癥狀以及影像表現皆有諸多相似之處,但其治療方法卻有不同,故其鑒別一直是臨床上一件重要卻又十分困難的事情。7TMRI可能為這兩種疾病的鑒別診斷及MS的病理生理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有研究表明磁敏感加權成像以及MR定量磁敏感圖可能對鑒別此兩種疾病有所幫助。

  病灶在磁敏感加權成像上顯示低信號,在QSM上顯示高信號被定義為鐵負載病灶,約半數MS患者存在鐵負載病灶,而MNO患者中不會出現鐵負載病灶。另外,借助QSM,還有研究發現MS患者基底節區的改變。

  運用了這臺先進的設備之后,果然,陳俊成功發現了非常隱匿的病灶,正在女孩大腦右側額葉的腦溝底部。

  其實,陳俊不用這臺設備也能知道目標病灶,但是,那缺乏“診斷依據”啊。他怎么跟人解釋呢?還好省一醫有這么個設備。

  經過科室的專家會診,詳細權衡風險利弊,陳俊決定對女孩的病灶和周邊區域進行直接切除。

  陳俊探測到這個病變區域存在非常局限和密集“癲癇波”,并對病灶和癲癇灶都做了準確、徹底的切除,手術后病理報告也證實了陳俊的判斷——女孩的癲癇是正是由這個異常的FCD病灶引起的,為FCDIIb型。

  從此以后,女孩恢復了正常。只有生過病的人,才知道正常是多么可貴!

  當然,女孩出院之后,還是要吃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抗癲癇藥物的量可以越來越少。

  這臺手術,對于女孩和其家人來說,無論是大人的工作,還是小孩的學業,抑或是全家人的生活品質,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轉折點!

  用女孩的話來說,生活步入正軌,陽光竟然是如此明媚!

  女孩一家人給陳俊送來了錦旗,一家人都笑得跟個孩子似的。

  “謝謝你,謝謝陳醫生。您可以說是我家孩子命中的貴人!”女孩的媽媽十分激動地說道。

  陳俊自然謙虛幾句,然后給他們交代一些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女孩的飲食禁忌等。講得非常詳細,非常有耐心。

  陳俊在自媒體上分享女孩的故事,他告訴大家,癲癇是常見的神經科疾病,癥狀表現多樣,一部分患者表現為發作性的意識喪失,肢體抽搐,口吐白沫等癥狀,俗稱“羊癲瘋”。約30的癲癇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癥狀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

  目前,藥物難治性癲癇有多種后續治療方案,如生酮飲食,手術切除和神經調控治療等。

  當然,每種治療方案適合不同的患者。

  比如手術切除。手術切除是難治性癲癇最有效、最理想的治療手段。切除性手術適用于局灶性癲癇患者,即患者的癲癇起源于某一特定的病灶。常見的病灶包括海馬硬化、腫瘤、血管畸形和局灶性皮質發育不良等。約7080的患者可以在切除后治愈癲癇。

  而神經調控手術則是通過外源性電磁刺激干預大腦的異常放電而減少癲癇發作,目前主要包括迷走神經刺激、深部腦刺激和反應性電刺激等。其中VNS和DBS刺激模式相對固定,而RNS可實時監測癲癇灶的異常放電,當識別到癲癇發作后給予實時電刺激從而阻斷發作,對患者的病情監控和癲癇控制具有獨特優勢。

  目前,國內自主研發的首款RNS刺激器已在省一醫成功植入,RNS治療手段也需要對癲癇灶部位進行準確定位。

  而生酮飲食則是一種針對難治性癲癇的飲食療法。通過高脂肪,適量蛋白和低碳水的飲食結構,迫使人體代謝脂肪酸獲取能量,并產生大量酮體對抗癲癇。生酮飲食需在營養科醫師的指導下開展,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堅持每日適量運動,定期監測代謝指標,可顯著減少癲癇發作。

  難治性癲癇后續治療方案的選擇主要依據患者病情,手術切除癲癇灶是治愈率最高的治療手段。當病灶無法切除時,可選擇神經調控手術或生酮飲食等療法。

  一般來說,做手術是要進行評估的,符合手術指征,才會安排相關手術。

  而癲癇手術,需要準確定位病灶。這需要經過一系列系統的評估。如患者的癥狀特點、腦電圖放電部位可以幫助醫生判斷病灶的大致位置。通過影像學檢查,例如磁共振成像和大腦葡萄糖代謝成像。

  然而很多患者在接受詳細檢查和評估后仍然不能發現病灶,這種情況稱為“無灶”性癲癇。

  無灶性癲癇的外科治療長期以來都是臨床難點,癲癇灶定位還需要進行顱內腦電圖的評估分析,它是一項技術要求比較高的診斷方法。

  陳俊在文中寫道,無灶性癲癇并不一定意味著患者沒有病灶,而有可能是病灶過于微小而難以被識別。FCD正是無灶性癲癇中最常見的致病“元兇”。微小的FCD病灶往往需要高分辨磁共振掃描才有可能被捕捉到。然而,一位癲癇患者的高分辨磁共振包括幾百上千張圖像,而FCD病灶有可能就隱藏某個角落中,常規的肉眼閱片識別是存在局限性的。

  所以,省一醫研究出了一種采用PETMRI融合和磁共振定量分析等多模態影像評估手段,使隱藏于大腦中的微小病灶突出于正常背景,顯著提高了無灶性癲癇中隱匿性微小病灶的檢出率,相關成果還陸續發表在Epilepsia和EJNMMI等權威雜志上,并受到過國際同行的認可與關注。

  而7T磁共振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儀器,有助于解密癲癇隱匿“元兇”。

  因為7T超高場強磁共振擴大了視野,讓我們能超越過往所見,看見原先未所見的細節深度,它比臨床常規使用的3T磁共振場強更高,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對大腦的成像更加清晰,有利于發現更微小的病灶。

  但體內有金屬鋼板、心臟起搏器、金屬假牙的患者,或者有幽閉恐懼癥等無法配合的患者不能接受該檢查。

  掃描過程與常規磁共振基本相同。患者只需躺著掃描儀中,保持頭部不動即可,掃描時間需一小時左右。7T磁共振沒有輻射,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僅少數患者在掃描床移動過程中會感到短暫的頭暈。目前7T磁共振在我國仍屬于臨床研究范疇,在省一醫,符合條件的患者,其實是可以免費掃描的。

  這也算是一個“福利”?

  周三的早晨,雖然才早上七點不到,但早已經是朝陽萬道。

  雖然天氣好,可是,生病,有著生命危機的人仍舊不少。文學作品中,天氣的好壞是劇情的渲染。但現實中,每一天都有悲劇和喜劇,蕓蕓眾生,悲歡離合與天氣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一輛救護車“嗚啦嗚啦”駛入了省一醫的大門,停在了急診大樓前。醫護人員迅速將患者抬進搶救室。

  患者寧一已無法言語,她的右側肢體也無法活動。陪同而來的丈夫告訴醫生:“是這樣的,早上六點多,我老婆突然毫無征兆地摔倒在家里的衛生間門口,扶起來就已經半身不遂了,所以我馬上叫了救護車。”

  然后,接診的雷廣平迅速給患者安排CT、抽血等一系列檢查,同時,讓劉璐趕緊聯系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的專家過來會診。因為雷廣平推測,這極有可能是腦梗。

  劉璐心說,這又到陳俊顯身手的時候了,如果陳俊在上班,她自然要第一時間聯系陳俊的。

  很快,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的幾名專家就先后趕來了。陳俊自然也在其中。

  “雷哥,怎么回事?”陳俊低聲向雷廣平問道。

  雷廣平悄然說道:“我感覺這個事情沒那么簡單。”他就將患者丈夫的述說講了一遍。隨后,檢查報告出來,大家一起研究病情,會診,討論。

  CT血管造影顯示:患者左側大腦中動脈血栓形成,導致腦部該區域血流堵塞、血管不顯影。

  檢查明確、癥狀明顯,急性腦梗!

  陳俊也皺起了眉頭。因為,這個事確實不簡單。

  腦梗塞,是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臨床表現為意識喪失、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感覺障礙等。

  這個病,通常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患病人群也常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表現。雖然近年來腦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但它一旦發生在非常健康的年輕人身上,病因往往沒有那么簡單…很多時候,可能有其他原因。

  這名患者才三十出頭,據家屬說,從不熬夜,飲食也很規律,還時常運動,身體素質很好,發病前,也沒有任何異常,怎么一覺醒來,就腦梗塞了呢?這就是更加令人懷疑腦梗塞的具體原因了!

  不過,現在沒有時間來糾結這個,救人要緊,情況相當危險,病情十萬火急。

  于是,神經內、外科立即開通急診綠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將患者送至手術室進行取栓手術。

  陳俊一邊參與術前準備,一邊也在尋思,想要找出引發患者腦梗的“真兇”。

  除了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等疾病外,腦梗塞與各種原因的脫水、動脈炎、休克、血壓下降過快過大同樣關系密切。臨床上,健康的年輕人突發腦梗,多與外傷、脫水、血液疾病等有關。

  省一醫也曾救治過多例動脈夾層引發的腦梗塞。比如有一位患者是中學生,在跑步過程劇烈甩頭,從而引發了頸動脈夾層;還有一個患者是一個大媽,由于不當使用了頸椎按摩器,從而誘發了椎動脈夾層。

  而這名患者的血檢結果十分正常,完全排除了“三高”等常見誘因。

  “會是頸動脈夾層嗎?”以前在急診科干過,陳俊可謂是身經百戰,年紀輕輕看遍世間百態,這時候腦中閃過了一個念頭。

  “她受過外傷嗎?”陳俊過去,突然拉住了患者的丈夫詢問道。

  “沒有,她一直都好好的!”患者丈夫的語氣顯得十分果斷,但是眼神卻閃爍了一下。

  陳俊立刻冷笑,喝道:“你是不是打過她?”

  “沒有!”患者頓時慌亂,但還是斬釘截鐵地說道。隨后又指著陳俊罵道,“你身為醫生,不去好好救人,還在這里啰里啰嗦,你這樣算是一名合格的醫生嗎?”

大熊貓文學    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