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笑道:“沒錯,除了新一代格斗彈,我們重點還要發展新一代遠程空空導彈,現在aim120c的射程都提高到一百一十公里了,aim120d還要提高到一百六十公里以上,所以我們也必須要有相應的遠程空空導彈,我們要達到一百五十公里,甚至二百公里的射程,這種遠程空空導彈,不僅可以為咱們的第四代隱身戰斗機使用,也應該成為咱們的三代半重型戰斗機的標配超視距空空導彈!”
其實在未來的空戰中,近距格斗會非常的少,絕大部分都是遠距離的空戰,特別是隨著隱身戰斗機的服役,那么在隱身戰斗機與非隱身戰斗機之間,肯定是遠距離的空戰了,非隱身戰斗機會被隱身戰斗機,在幾十甚至上百公里之外,發射遠程空空導彈擊落。
當然近距格斗也不是沒有,比如說雙方都是隱身戰斗機的時候,那么近距格斗就有可以發生了,因為雙方都很難在遠距離發現對方,根據f22戰斗機之間的模擬空戰結果顯示,兩架隱身性能相當的四代機,要發現對方,大約需要相距三十公里左右才可以。
所以這時候的空戰,就極有可能是近距格斗了。
近距格斗在隱身戰斗機之間,那是有可能發生的,這時候就需要有非常強大的第四代格斗彈。
現在空軍的近距格斗彈,性能還比較差,當然也不是給未來的殲二零戰斗機配備的。
霹靂八改進型號,也是在去年才服役,盡管這款近距格斗彈,與aim9x響尾蛇空空導彈還有不小的差距。
霹靂八改進型,還不如九十年代引進的r73空空導彈,當然r73的大離軸射擊能力很強,動力射程也更遠,但在導引頭抗干擾能力等方面卻不怎么樣,所以兔子并沒有仿制。
在霹靂八的基礎上,又研制出了霹靂九,它是在霹靂八改進型的基礎上,換上了霹靂5e彈翼和尾翼。
但不管是霹靂八還是霹靂九,又或者是引進的r73空空導彈,它們的性能與配方一流的第四代格斗彈,都有較大的差距,新世紀以來,鷹國海空軍大量的三代機,都開始掛載aim9x這樣的第四代近距空空導彈,所以這對兔子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因此必須要發展自己的第四代空空格斗彈了。
在另一個時空,這種國產第四代空空格斗彈,就是霹靂十空空導彈,它最早暴光是出現在殲二零戰斗機的第二架原型機側彈倉內,這種空空導彈就厲害了,最大過載達到六十個g,射程超過二十公里。
采用了銻化銦紅外成像導引頭,可以截獲水平方向180度范圍內,高度差5000米以內的各種高機動目標。
現在有了李軼這個天才設計師的幫助,空空導彈研究院,也準備提前開始申請立項,研制第四代近距格斗導彈,還有遠程空空導彈了。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李軼也在期待著,如果沒有先進的空空導彈,殲十四戰斗機也好,殲十b戰斗機也好,殲十六殲十七戰斗機,先進的性能就很難發揮出來。
在面對他國三代半戰斗機,甚至是三代機加第四代格斗彈,aim120c這樣的空空導彈時,就會處于下風。
所以李軼為國產空空導彈規劃的未來發展構架,那就是以霹靂十,霹靂十二,霹靂十五和霹靂二一空空導彈,四個不同射程全面覆蓋的型號譜系了,霹靂十近距格斗彈,射程要達到三十公里,霹靂十二達到一百公里,霹靂十五達到一百五十公里以上,霹靂二一是超遠程空空導彈了,要達到二百公里以上。
李軼當然還記得清楚,未來的殲二零戰斗機,可以在主彈倉內掛四到六枚霹靂十五遠程空空導彈,側彈倉可以掛兩枚霹靂十e近距格斗彈,這是非常先進的。
霹靂十五遠程空空導彈,有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最大射程,可以獵殺敵方的預警機,運輸機,加油機,轟炸機等大型空中目標,也可以獵殺對方的三代機,三代半戰斗機,當然四代機也是殲二零和霹靂十五的目標。
在霹靂十五空空導彈亮相后,鷹醬立馬也感受到了威脅,畢竟它的aim120d雖然也有一百六十公里射程,但是性能方面就沒有什么優勢了,要保持優勢,它就只能研發新的超遠程空空導彈了。
所以鷹醬就讓洛馬公司開始研制代號為aim260的全新一代遠程空空導彈。
霹靂十五和霹靂二一空空導彈,都采用了先進的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甚至還可能采用主動雷達和紅外成像雙模制導。
aim260的射程將達到二百六十公里以上,這就要比霹靂二一還要遠了。
遠程空空導彈,采用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要比沖壓發動機更好,因為沖壓發動機,在高空中由于氧氣稀薄,所以效率并沒有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好。
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這是一種技術非常先進的發動機,它在同一燃燒室內用阻燃隔熱層將燃料裝藥分成若干段,每段裝藥有獨立的點火系統,由控制系統確定每段裝藥的點火時間,以達到對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引入能量管理的機制,滿足火箭總體最優彈道的技術要求,達到導彈最遠射程、不可逃逸區和末端機動性的最優化分配方案。
當然這個技術難度就相當大了,現在空空導彈研究院還沒有掌握這項技術,這次來到空空導彈研究院,李軼也準備好了,把這些先進的技術,拿給空空導彈研究院。
有了這些先進的技術,空空導彈研究院就可以著手開始研制霹靂十五和霹靂二一空空導彈了。
在會議結束后,李軼又和王院長等幾位高層領導,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在這期間,李軼就把相關的技術資料,送給了王院長他們。
當然這些技術怎么來的,李軼也只說是自己研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