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321、家長

  “不許說粗話!哈哈!”

  童建國和趙君正往電梯里走,王胖子跟上來。

  “你個死胖子,哪里都少不了你。”

  “哈哈!”

  “凱旋,你好像瘦了哦。”

  趙君打量王凱旋說。

  “是啊,又黑又瘦是吧?”

  “三天兩頭往海藍跑,曬的吧。”

  “嗯,吃肥走瘦。話說你們也應該抽空來待幾個月,買了房子也不過來住…”

  去年,王胖子在三亞買了房子后,大家聽說那邊的別墅都十萬八萬一套,也跟著噼里啪啦買了一套。

  開發商這會兒賠的褲衩都不剩了,巴不得早點清盤,最后打了六折把正片別墅都賣給童建國他們了。

  連物業都沒留下,童建國他們還得自己花錢雇保安、雇物業管理人員。

  兩年了,也就王胖子他們幾個去的勤。

  其他同學大多數都不怎么去。

  童建國和趙君這邊,也只是趙君的老媽在趙武陪同下去那邊待了個把月。

  “冬天在那待著還好,大夏天的,你丫也不怕熱死?”

  “嘿,你們還別說,三亞的夏天并不比咱這里熱多少,白天在海里游泳,傍晚在海邊吹風,別提多涼快了。”

  “哇,凱旋,你過得好舒坦!”

  “必須地啊,你們有這個能力,自己不肯。”

  “唉…”

  其實童建國也想啊,關鍵還有四個孩子,更有趙君的嚴厲要求。

  王胖子這家伙不光對自己不嚴格要求,對孩子也松松垮垮。

  他的兒子王小胖跟南南同歲,跟童箏、團團他們一個年級。

  學習成績在全班墊底兒,他們兩口子也從不責怪孩子,就讓孩子自己隨心情。

  童建國和趙君回到家里,四個孩子已經聚在客廳里了,圍著團團說說笑笑。

  依照童建國的建議,團團和花花的身世早在她們上學之初就公開了。

  孩子們反而都很淡定,只是在嘻嘻哈哈議論剛才那兩位的情況。

  尤其童箏,惟妙惟肖地模仿傻兒子的舉止,逗得團團和花花捧腹大笑。

  “不要笑話人!”

  趙君嚴厲訓斥,大家這才散開各自回屋了。

  趙君又叫住團團:“團團,媽媽跟你聊一會兒。”

  團團回來了,趙君拉著她的手在沙發上坐下。

  “團團,那兩位叔叔阿姨你也見到了,他們是…”

  “我知道,他們是我的生身父母。”

  “嗯,不管怎么樣,他們給了你生命,你對他們就應該心存感激。”

  童建國在一旁插嘴:“不對吧,老婆。”

  “怎么了?”

  “我怎么覺得你說倒了。”

  “什么意思?你是說…”

  “應該父母對孩子心存感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他們愿意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感謝孩子才對。”

  “你這么說也有道理…”

  團團笑了:“嗯,應該互相感激,孩子感謝父母,父母感謝孩子!”

  “嗯,好吧。反正你已經見過生身父母了,你有什么想法盡管說。”

  “沒啥想法,我就覺得…”

  “怎么了?”

  “我就覺得他們不是好人!”

  “不要隨便評價別人。”

  “可我…”

  “嗯,沒事兒,你說說看。”

  童建國鼓勵團團說。

  “我覺得,做父母的,因為自己孩子身有殘疾就那么粗暴地對待他們,這樣的人就不能算是好人。”

  “你說那個唐氏兒童吧?”

  “是啊,也就是我的親弟弟。我覺得他挺可愛的啊,心思單純,比他的父母好多了。”

  “沒錯!團團說得對!”

  “這個…”

  “沒事我先回我屋里了啊。”

  “嗯,回去吧。”

  “要小心那兩個家伙啊!”

  童建國還不忘叮囑一句。

  “知道了!”

  “說親生父母的壞話,這是不是不太好啊?”

  回到臥室,趙君忍不住說。

  “有什么不好的?親生父母要是混蛋,兒女就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嗎?”

  “可我覺得再怎么是生養的父母。”

  “把養字去掉。你這是受所謂的傳統文化的荼毒!我們生南南和童箏,并沒經過他們的同意,而是偶然發生的。他們憑什么要對我們說謝謝?他們唯一需要感謝的是,我們盡心盡力地滿足他們的物質、文化需求。當然,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每個孩子都應該被身心健康地養到18歲,這是法律賦予他們的正當權利!任何人無權剝奪!”

  “照你那么說,窮人家養孩子,從小讓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十幾歲就得賺錢養家,父母是不是該對他們說聲對不起?”

  “那當然了,這根本就是虐待兒童!”

  “哼!要是你這么說得話,我們大院外面,你們這些街坊沒幾個孩子沒被虐待過。”

  “確實如此。”

  趙君他們部隊大院外面,童建國他們周邊的鄰居們確實絕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很小就肩負起養家的責任。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有各種營生。

  有的砸瓜子,有的糊火柴盒,有的剪紡紗廠的線頭。

  小的剛會走路,大的剛會踩著板凳燒火,都得幫大人干。

  干不好還會挨揍。

  全家人忙活一個月,也就能賺個三塊兒兩塊兒的。

  干壞了,還得倒賠錢。

  “這是時代造成的,需要道歉的其實是另一些喜歡扮演老百姓家長的伙計們。他們不光虐待了我們50后,還把60后、70后當小白鼠。用他們處于探索階段的抗生素把數百萬的60后變成聾啞人,上千萬70后變成黑齒族。”

  “你可小聲點。”

  “唉,我說你啊,你的明辨是非的覺悟連咱家的幾個孩子都不如。”

  “行了,越說你越來勁了。”

  “就拿剛才那兩個王八蛋想跟咱要錢的事兒來說吧。”

  “我覺得應該給他們錢啊。我們都是當媽的人,都能體會十月懷胎的辛苦。當初,咱們連一分錢營養費都沒給他們。現在給他們點補償是應該的。”

  “他們要真生活困難,我還真愿意給他們補償,大大的補償,補償他八輩兒祖宗都沒問題。可他們是生活困難的人嗎?他們都是吃公家飯的人,怎么可能生活困難。”

  “那也不一定,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再說,你給他們多少錢?你打算給他們多少次?”

  “當然一次就完了,還能好幾次啊?”

  “你想的美!誰不知道我童建國家財萬貫!你給他們開了頭,他們就會沒完沒了地過來。”

  “別把人想的那么壞。”

  “你等著瞧吧,這兩個家伙不會消停的。”

大熊貓文學    重返激情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