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見到朱標,與朱標的眼神剛好相對。
沉默的兄弟倆,并沒有阻止還在爭吵的親兵。
在對視良久后,朱樉敗下陣來。或許是朱樉認為自己有做賊心虛的成分在里面。
他朝自己的親兵們吼道:“你們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擋太子殿下的路。還不給本王滾開。”
朱樉的一聲吼,效果是立竿見影。
親兵們隨即便在朱樉的吼聲中,退后到朱樉的身后站立。
畢竟在親兵們眼里,太子朱標可是帶著數十親兵在。
要是在這個時候,朱樉被太子朱標扣下。那么他們就是罪人,是整個西北的罪人。除了以死謝罪,還會被世人唾棄。更加會連累家人。
雖然在西北,朱樉廢棄了朝廷制定的連坐制度。
可,事關朱樉無小事。
能保護朱樉的官兵,都是百里挑一。是能文能武,是未來軍官的候選人。
何況,現在西安傳來的消息。讓親兵們擔心朱標會突然朝朱樉下手,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有朱樉在手。整個西北就是囊中之物。
朱樉是大義,是可以讓西北所有人束手就擒的秦王。
即便是只手遮天的王妃趙敏,也必須高舉著大王的名義行事。
畢竟,朱樉在西北就是天,就是地,就是一切,也是神。
如果他們的大王朱樉真要當皇帝,不可能現在還在潼關一動不動。
不管西安是怎么回事,他們的大王是不是要當皇帝。
作為親兵,他們唯一的使命。就是保護好朱樉的人生安全。
與太子朱標的親兵發生口角,也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朱標當然也明白朱樉的親兵為什么會阻攔自己。
朱樉的這些親兵,和朱標的親兵一樣。說他們是親兵,其實同樣可以稱為死士。
他們效忠君上,能為君上去死。與其他死士不一樣。因為他們同樣占著大義。
朱標不理會朱樉的親兵,他這時走到朱樉的旁邊,盯著朱樉的眼睛問道。
“二弟,你是什么打算?”
朱樉見朱標直愣愣的盯著自己,頓時有些明白。朱標問的是趙敏從西安傳檄天下的登基稱帝一事。
朱樉想了想,對朱標笑著回答道:“大哥,這不過是趙敏搞得一個鬧劇罷了。”
朱標卻不改嚴肅的表情,繼續說道:“二弟,現在的情況你還能笑得出來?你知不知道,父皇和母后得到這個消息后。會有多難過?”
難過?
朱樉喃喃自語一番,不應該是暴跳如雷嗎?
對朱樉口中的疑惑,朱標開口解釋起來。
他對朱樉說道:“二弟,你知不知道。西安事件,將會讓我朱家成為天下最大的笑話。”
笑話?
朱樉搖頭。
他對朱標回道:“大哥,普天之下莫非黃土。誰敢笑話皇家,他們不怕父皇的刀不利嗎?”
一說起這個事情,朱樉就有氣。
歷史上,朱樉這個唐唐的大明第一王。卻在史書上沒有留下幾筆。
這合理嗎?這可能嗎?
朱樉腦袋搖的厲害,絕不可能。
要知道,實際情況是。朱元璋將大明的整個北方都交給了朱樉。
后來陸續就番的北方封王,都是以朱樉為首。
朱樉除了是大明第一王,實力最強外。他還有著一個管理皇族內部的身份,宗正。
所有的封王,在囂張的朱樉面前。沒有一個敢說不字。
再說,還有老三晉王朱棡。這個實力僅次于朱樉的山西之主。是朱樉跟屁蟲,是以朱樉馬首是瞻的。
朱樉,朱棡在史書上匆匆幾筆帶過,并且死的不明不白。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對史官下了命令。抹去了朱樉和朱棡這兩個大明之王一生的記錄。
能讓朱樉與朱棡死的蹊蹺,并且并沒有被朱元璋追究原因。
以此可以想象,他們兄弟倆的非正常死亡。其中有著多少隱情,多少是非存在。
或許,歷史上的朱樉。真的做出了趙敏在西安所做的一切。造反或是獨立。
而晉王朱棡,恐怕也是朱樉的堅定支持者。
朱元璋很有可能,為了大明江山穩定,行了揮淚斬馬謖之事。
“二弟,你怎么能對父皇有怨言?”
朱標明顯看懂,也聽懂了朱樉的滿肚子牢騷。
“父皇對你如何,你自己摸著良心問自己。兄弟中,只有你一個人可以無拘無束。”
朱標說著說著,也表現出自己心中隱藏的牢騷和不滿。
對朱樉,朱標是有羨慕妒忌心的。因為二弟朱樉,遠遠比他這個大明太子更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朱標不是一無是處,恰恰他是有著滿身理想的青年。
然而,他的理想。主要是施政理念與朱元璋相違背。
從朱標偏袒文人的行為中,就能看出。朱標認為文治天下,才能創出大明盛世。
對朱標的說辭,朱樉繼續笑著開口。說道。
“大哥,話不能這樣說。與其說是父皇疼愛小弟,還不如說是母后一力偏袒。”
一聽到朱樉這樣一說,一笑。
朱標頓時皺眉。因為朱標能從二弟朱樉的笑容中看到,朱樉這是充滿了嘲笑。
他盡然敢嘲笑父皇!
雖然朱樉的話在理,的確是他們的母后,馬皇后維護朱樉的緣故。才能讓朱樉無法無天。
可是,沒有朱元璋的睜一眼閉一眼。朱樉也不可會發展到現在的兵強馬壯。
朱樉的兵強馬壯是朱標的親眼所見。
就潼關這一帶駐扎的近十萬的官軍看來。西北所有的官軍,應該都被朱樉清理了一遍。
朱標發現,潼關的官軍于大明其他衛所官兵大不一樣。
就年齡上的區別,潼關的官軍就明顯要比大明其他官軍年輕不少。
說這些官軍是身強力壯不為過。
而且,官軍的精神面貌與大明其他官軍有很大差別。
以朱標的閱歷,他可以肯定。這些官軍的一日兩餐中,必定有著肉食的存在。
也是!
朱標不由搖搖頭。
朱樉在西北大肆與蒙古以及西方貿易。牛羊肉根本就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