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洲易取,大王何故拱手讓與秦王?”
“北洲本為太子之地,因太子與秦王共請父皇方得進取,今番我若執意西進恐不為父皇、太子所喜,得不償失。”
“只是安息眾騎如何處置?”
“令其先往亞美尼亞,待看秦王手段,若那時彼尚未得小亞細亞,再使安息騎擊之。”
“是!”
劉理也明白自己是因為身毒和安息的等級制度才能迅速平定兩地,而羅馬帝國領土內沒有這項制度,想要順利進攻小亞細亞不是那么順利。而且劉理也沒有劉永手中的迪亞杜門尼安,加上安息眾騎在羅馬人眼中都是蠻人,天生不利統治。
劉理也不是沒有進取的地方,身毒南方還有很大一片土地,只因當時安息時機成熟,所以他才搶先進攻安息,這次他可以先全據身毒,再看劉永的手段行事。
劉永出兵敘利亞,小亞細亞的托里努斯也很快收到了消息,他也是少數幾個知道漢軍戰力的人,可他畢竟沒有親眼看過,于是他想到了利用地形優勢先防守為主。
托里努斯選中的地區就是卡帕多西亞,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并且是他選定的首都加拉太必經之路,不愁漢軍不來。
“大王,此地山谷縱橫甚為兇險,需防敵軍伏兵之計。”
“前軍早已派出數撥斥候,此地山谷雖多然皆為矮丘,斥候可登高而望,便是有伏兵我料亦無所遁行。”
“大王,前方山谷之中多有伏兵!”
劉永的話還沒有說完北面的斥候就跑來回報,果然有伏兵在山谷。托里努斯的想法是好的,但他錯估了自身的戰力,同時他也沒有想到漢軍還有望遠鏡這種東西。
玻璃在大漢已經廣泛使用,可望遠鏡一直是戰略物資,軍中也必須要是軍候以上才能使用(斥候除外)。專利法的制定使得大漢上下都開始注重發明創造和保密工作,就連現在已經過時的煉鐵技術也沒有外傳。
“楊先生之意若何?”
“此地雖為險要,然彼軍動向盡在我掌控,大王可令將士于左右兩翼繞過伏兵之處,而后前后夾擊,此戰可獲全勝。”
“楊先生妙計,便依此計行事。”
“是!”
這次埋伏秦軍托里努斯不敢親自領軍,而且埋伏秦軍的人數也只有六千多人(一個軍團,軍團輔助兵沒有上戰場),本以為即便這個軍團不能獲勝,也能讓秦軍元氣大傷,沒想到反被秦軍包圍,地形受限六千將士一個都沒有逃走。
“汝可回告托里努斯,言汝等已大獲全勝,更擒獲敵軍大將,召其率軍南下。”
“是,請大王放心。”
明知是死,埋伏秦軍的軍團有許多人投降了,包括這支軍團的主將。劉永找到他,答應只要他引誘托里努斯的大軍南下就可以重新恢復以前的貴族地位,還答應如果戰局順利會讓他做他老家的長官。
能被托里努斯派出來第一波進攻的將領本身就不被托里努斯重視,主將第一時間應承了劉永的話,率一部分士兵快速趕回了加拉太。
“你真的取勝了?”
“是的陛下,那些漢人根本不熟悉卡帕多西亞的地形,我們輕松殲滅了他們大部分軍隊。如今敘利亞行省空虛,正是陛下南下進攻的時機。”
“為什么你的軍團沒有回返?”
“漢人俘虜很多,而且帕提亞蠻人也時常從東面進攻敘利亞行省,所以他們已經先一步前往安條克了。”
“好,這次獲勝你功勞很大,我一定不會忘了你。”
一句話打發了將領,托里努斯當天就率軍南下,這樣的處理方式也讓本來還有些搖擺的將領堅定的站在劉永一方。
托里努斯也不會完全相信這個將領,加拉太距離安條克上千里,而且中途經過卡帕多西亞,托里努斯可以從中觀察戰局的真假。而這些都在劉永等人的計算之內,劉永甚至又派了一批降軍進入卡帕多西亞城中宣揚勝利,所以等托里努斯到達這里,有許多歡呼的人群迎接他。
托里努斯部下其他人開始拼命贊揚他,他也開始幻想占據埃及這個膏腴之地,再向西奪取羅馬,真真正正的成為羅馬帝國皇帝。
“轟!”
又是相同的群山山谷地形,這次托里努斯所部就沒了望遠鏡的支持,秦軍再一次輕松包了餃子,而且這一次是一個滅國大餃子。
托里努斯為了彰顯他的實力,壓服敘利亞行省,讓敘利亞行省的人承認他的帝位,這一次南下出征托里努斯帶來了他所有的三個軍團(其中兩個是新建的)。
可托里努斯做夢也沒想到,他所有的將士一戰報銷,自己也成為階下囚。
“托里努斯,你可愿降?”
“我愿意,我愿意,請不要殺我。”
托里努斯完全沒有骨氣,劉永還沒有威脅,他就立馬跪了。望著軟泥一般的托里努斯,劉永滿心厭惡。
“既愿降,孤便不殺汝,汝先入軍中,待此戰后再作計較。”
“謝大王!”
托里努斯如此沒有骨氣和擔當令原本的部下大失所望,一些原本堅持的人也放下了赴死的心,紛紛向劉永投降,劉永不費一兵一卒再度獲得了一場大勝,東部行省震動。
“何人!”
“兄長是否看錯了?”
“我確看到人影。”
“此地之軍皆平,又有何慮,兄長但放寬心。”
托里努斯想到自己王宮之中的財物和女人,越想越不甘心,于是他乘夜從軍中逃跑,企圖潛回加拉太。而這種舉動肯定被劉永得知,劉永就順勢派出幾人尾隨托里努斯,相機行事。
被后方演戲的人員嚇壞的托里努斯慌不擇路,也不管其他直往北奔走。
“啊!”
“撲通!”
“兄長,這事當如何?”
“既有天收,也省得你我動手。”
慌不擇路的托里努斯掉進了河流之中,這位自封的羅馬皇帝是個旱鴨子,不過多久就徹底沉底沒了動靜。尾隨的將士向劉永回報,劉永便將此事拋之腦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