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四十二章:背黑鍋的崔景佳

  這番話若是從崔景佳這個太守嘴里說出來,崔洪亮絲毫不覺得奇怪。

  可從陳子云這個十幾歲的反賊頭子口中說出,就顯得有些匪夷所思了。

  這更讓崔洪亮越發堅信,陳子云必然出自一個勢力通天的大世家!

  只是,他不會因為那個狠辣的太守、是崔家的人,而遷怒于自己吧?

  然,崔洪亮的擔憂明顯是多余了。

  “去府庫那邊吧。”

  盡管對此同樣不報希望,在這里盤旋片刻后,陳子云還是在稍后就帶著馬隊、趕到了鄱陽城的太守府。

  崔景佳似乎并沒有選擇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而是在鴻幫的人入城后就不知所蹤。

  由于義軍采取的是三面圍城,再加上鄱陽城極大,崔景佳不管是想出城還是潛藏都有可能。

  陳子云的馬隊趕到時,太守府內基本已經空空如也,只剩下了一些滿臉驚慌的仆役。

  鴻幫的人在一刻鐘前就已經抵達。

  看上去,他們也是一無收獲。

  除了黃金、白銀之類難以搬運的重物,府庫中其他值錢的東西都被帶走,糧食則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艾溫有心組織人滅火,只可惜,照樣是白費氣力。

  “該死的崔景佳,最好別讓我抓到他!”

  燕復此刻的臉色極其陰毒,恨不得將崔景佳這位前太守捉來抽筋扒皮、挫骨揚灰。

  不過,見到陳子云同樣一臉憤恨的過來這里,他忽然又覺得心里舒坦了不少。

  因為,鄱陽東城的興陽倉也被燒了!

  一個人在倒霉的時候,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比自己更倒霉,郁悶感似乎就會輕上許多。

  況且,義軍與鴻幫雙方的關系雖然說是盟友,可彼此都在互相提防,說是潛在的敵人也不過分。

  在這種陰暗的心理下,燕復不可避免的幸災樂禍了起來。

  白袍義軍當初不是很強勢嗎?

  非東城不結盟?

  現在如何?

  “燕幫主,崔景佳放火燒了糧倉,你們的人為什么不阻止!”

  從燕復的眼神里看出他的真正想法,正煩躁難耐的陳子云忍不住質問了出來。

  “陳將軍這話說的就不對了。”燕復一臉的無辜,旋即道:“我鴻幫在城里的確有不少內應潛伏,但一來得力人手都放在攻西門上了,二來我也沒想到崔景佳會這么毒辣啊。

  這府庫里的糧食,可是還有我的大半呢,將軍你當我想這樣啊!”

  這件事,實話說來,還真是不能怪他,要怪就怪自己心力全放在消滅鄱陽援軍上了。陳子云雖然內心很明白這點,但就是十分不爽。

  眼看著轟隆一聲,火勢將糧庫的房梁燒塌,火星和飛灰揚得四處都是,陳子云這才勉強收拾了心情,問道:“為今之計,燕幫主打算怎么辦?”

  鴻幫精心密謀多年,又占了古陽、山陽,手上肯定有一些存糧。

  陳子云這邊連拿了尋陽和葛陽兩縣的糧食,雖說消耗同樣驚人,一時半會也還能支撐。

  可若是算上鄱陽的二十萬人,兩邊的糧食供給就有些不夠看了。

  看著大火愈燒愈烈,燕復顯然也有考慮過相同的問題,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道:“糧庫既然指望不上了,如今別無他法,唯有提前東進!”

  雙方原本的計劃,都是以鄱陽城為根基,招兵買馬經營一番,然后再東進橫掃豫章。

  可現在,鄱陽城的二十多萬石糧食被燒毀,沒了穩扎穩打的資本,他們只能趕在糧食用完前發起進攻,然后用新搶到的糧食、支撐大軍繼續攻占更多的地盤。

  這種打法,跟前世歷朝歷代的流民軍如出一轍。

  起事之初,往往縱橫數百里無敵手,但只要敗上一陣,多半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陳子云當然知道,沒有一塊穩固的地盤是不行的,但眼下這情況,似乎別無良策了。

  “當然,陳將軍如若不想東進,往其他方向行軍也是可行的。”

  燕復眼神閃爍了一下,不懷好意的開始給陳子云提建議:

  “就算弋陽已經廢了,還可以繞道往東北方向進入徐州嘛。

  或者,往西進入荊州,往南進入湘州,都是不錯的選擇。”

  “本將的部下全都是本地人,他們輕易不愿背井離鄉。”陳子云眼神陰冷的看了燕復一眼,反問道:“倒是燕幫主,既然有如此眼光,為何不帶人前往發展?”

  這個眼神讓燕復頭皮有點發麻,他干笑了幾聲,沒接話茬。

  江州軍被殲滅了近千人,騎兵更是已被廢了三分之二,打下了如此之大好局面,就算是再楞頭傻腦的人,也不會輕易拋開這里,往其他州跑!

  陳子云和燕復的碰面,雙方最終不歡而散。

  鄱陽的糧庫,在大火燒了一日一夜后徹底被夷為白地。

  銀庫里雖然還有幾十萬兩黃白之物,而且在陳子云的強硬態度下,雙方變成了對半分,畢竟雙方此刻都是難兄難弟,但對眼下的義軍來說,錢財遠不如糧食來得緊要。

  且不說搬運起來非常笨重,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根本就沒地方花銷。

  也就是在發餉銀的時候,可以用來激勵一下士氣。

  被崔景佳坑了這么一把,這對陳子云的義軍影響極大。

  但最初那口怒氣平息下來后,義軍該怎么發展還是得繼續。

  全面掌控了鄱陽的東城后,在陳子云的命令下,義軍再度實施了在尋陽、葛陽曾經做過的行為——強征糧食。

  但這一次,跟以往有些不一樣。

  義軍有了一個頂包之人!

  所有外出征糧的義軍士兵,都被要求記住一句說辭。每到一戶征糧后,都會告訴對方:

  “是鄱陽官府、和崔景佳這位太守大人逃跑前燒了糧庫,我義軍無奈之下,才被迫征糧的。”

  在義軍刻意引導之下,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出現了。

  因為,崔景佳不燒糧倉,有足夠糧食吃的白袍義軍,就不會搶他們家的糧食。

  所以,義軍這也是被逼的,一切都是崔景佳的錯,要怪就怪他!

  有了這位幫忙背黑鍋的太守大人,義軍此次征糧受到的阻力,無疑會減輕許多。

大熊貓文學    塑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