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朝

  在數百個商賈的努力支持下,不到半年時間,紡織廠就正式開工了。

  紡織廠的名字叫《夷州紡織廠》占地數千畝,有三千間房子以及數千工人。

  張青峰原本只想建一座月產三萬匹布的織布廠,結果很多商人根本不滿足,最后就建成了這座月產十萬匹布的大工廠。

  為了這個紡織工廠,在大半年的時間內,張青峰至少動用了五百萬貫的錢財,以及數萬工匠和數百條大海船。

  這些,都是數百大宋商人們的功勞。

  這些商人有泉州本地的商人,有臨安的商人,還有廣州明州等地,以及內陸的商人。

  這些商人中,大部分后面都有靠山,這些靠山有些怕朝中大佬,有些則是大地主大士紳。

  紡織廠建成后,張青峰也完全不用擔心原料供應不上,有這些商人在,只要給錢,各種原料隨時可以運到夷州島。

  投資這么大的一座紡織廠,也讓張青峰的股份下降到了百分之五左右,其他股份則由一百多個商人瓜分。

  除了張青峰的股份,這些人中股份最多的一個商人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三。

  隨著紡織廠的投產,每天,都有超過三千匹寬棉布被紡織出來,然后裝船運出夷州島。

  只要布匹從紡織廠出來,就會瞬間被布商瓜分一空。

  就是以前不是做布匹生意的商人,也有很多人改行做了布匹生意,他們也想從紡織廠分一杯羹。

  當然,從紡織廠出來的布匹,只是原料布,想要在市場上銷售的話還需要染色。

  所以,短短半年時間不到,泉州港一下子就多了三十幾家染坊。

  當然,這些并不關張青峰什么事,他只需要調控好夷州島的發展就成。

  不過,在夷州紡織廠正式投產后,半個月時間,大宋市場上就出現了一種紡織的非常精美,還有各種顏色的寬棉布。

  這種布匹的價格,比之普通棉布的價格要低足足三成。

  這種布匹一經上市,就遭到了無數大宋百姓的瘋搶。

  “這種新布太好了,這是我見過織的最好,以及最精美的布。”有泉州百姓評價這種布說道。

  不好才怪,這是先進的飛梭織布機織出來的布,比純手工織出來的布線要密集,也要均勻的多。

  所以染過之后,這種布料看起來也要比其他棉布好看的多。

  隨著這種新布的大賣,很快,市面上就出現了穿著各種各樣的新式衣裳的人群。

  一時間,讓大宋很多地方都顯得新氣了很多。

  當然,這種新棉布的出現,自然了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比如原本的一些棉布商人,以及很多家庭的紡織作坊。

  原本布匹的流通情況是,百姓家庭負責織布,然后賣給布匹商,然后布匹商再拿著布到市面上售賣。

  而自從夷州的新布出現后,價格一下子降了三成,這讓很多家庭作坊的棉布一下子就賣不出去了,他們也不可能降價到那么多,因為這會讓他們虧本。

  所以,很多對新棉布的出現,是恨的牙癢癢。

  然而,面對新棉布背后所代表的勢力,卻沒有一個人敢與之對抗的。

  就在紡織廠紡織出了棉布后的第二個月,絲綢也開始被紡織出來了。

  夷州絲綢的出現,頓時又在大宋市場上引起了一陣狂風暴雨。

  隨著紡織廠的投產,開發夷州島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短短半年時間,就至少增加了十幾萬人,使得夷州島上的漢民一下子就達到了四十多萬人的數量。

  這些人的到來,大部分都并非朝廷的行政推動,很多都是利益使然。

  短短幾年時間,夷州島上,也被開發出了五十多個據點,差不多有數十萬公頃的土地。

  這些土地,除了少部分種植糧食作物之外,大部分都被種上了棉花亞麻等經濟作物。

  就是荒山上,也被人種滿了桑樹,并且經過幾年的生長,相信要不了多長時間少部分地區就能開始養蠶了。

  在大宋,有數千萬人口,很多都面臨著吃不飽飯的境地。

  張青峰不是不想在夷州島全部種植糧食,然后運回大宋低價賣給吃不上飯的百姓。

  但是事與愿違,最后張青峰不得不承認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首先,糧食屬于低價值還占運輸空間的商品,就算好不容易運回去,加上成本以及運輸費用,價格有可能反而比原產地的糧食更貴。

  另外,如果夷州島全都種糧食,讓商人沒辦法獲得利益,這就會導致沒有商人來夷州島投資,影響張青峰對夷州島的開發。

  所以說,在夷州島上全部種植糧食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就在夷州島上各種開發如火如荼的時候,張青峰的任期到了。

  他來開發夷州島,并沒有阻止大宋的北伐,所以張青峰向朝廷遞交了辭呈,想要繼續回臨安當一個藝人了。

  最重要的是,家里傳來消息,經過幾年的努力,臨安城中,楊父已經按照張青峰的圖紙和要求,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修建好了一座大劇院。

  并且,這個劇院的施工完全是按照張青峰的畫的圖紙施工修建的。

  為了解決修建時產生的分歧和困難,楊家人還多次派人來夷州詢問張青峰的意見。

  “韓愛卿,你對楊三郎的請辭奏折如何看?”

  這天,趙擴找來了韓侂胄,然后朝他詢問道。

  “官家,不得不承認,這個楊三郎是個可造之材,如果只是讓他擔任一個畫院翰林,著實有些屈才。”

  韓侂胄朝趙擴說道:“這樣,既然楊三郎開拓夷州島有大功,不如就調他入京為官吧!楊三郎為大宋開疆擴土,所以臣認為讓他連勝三級也并不過分。”

  “好,既然是這樣,那韓愛卿就看著辦吧!”趙擴點點頭朝韓侂胄說道。

  半個月后,張青峰得到朝廷的命令,朝廷駁斥了張青峰想要卸任文官官職的想法,并且調張青峰回京任臨安府知府之職,同時,夷州島升為州府,設州衙,由田苓的二叔十擔任夷州知州。

  張青峰聽到自己擔任了臨安府知府,頓時就驚呆了。

  臨安府知府,那可是相當于后世首都市高官和市長的職位。

  他始終想不通,為何自己能夠以這么小的年紀,擔任這么重要的職位。

  張青峰來到南宋滿打滿算也才五六年時間,他今年才二十一歲,而且還不是科舉出身。

  他想不通,當朝廷決定讓他擔任臨安知府難道就沒有人反對嗎?

  其實張青峰不知道,提議讓他擔任臨安知府的,是大宋宰相韓侂胄。

  此時的韓侂胄,可謂是權勢滔天,只要是他決定的事情,基本上就能做成。

  也不是沒有人不反對,反對的人其實非常多,理由都是張青峰的年紀太小了。

  然而,韓侂胄認為,張青峰開發夷州島,為大宋把夷州納入版圖,有開疆擴土之功,這樣的功勞,別說擔任臨安知府,就是封爵都綽綽有余。

  就這樣,張青峰一下子就成為了臨安知府。

  而韓侂胄之所以提拔張青峰,主要還是因為張青峰自始至終都比較“支持”他,大宋日報,隔三差五就會幫韓侂胄造勢,這讓韓侂胄誤認為張青峰是支持他的。

  另外,張青峰不是科舉出身,在朝中沒有任何盟友,自己如果能夠提拔對方,肯定能夠讓張青峰感恩戴德。

大熊貓文學    穿越之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