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十一章 評書

  此時的張青峰,正在趙老先生家里,接受著三師兄侯明早的教導。

  而趙老先生,則是成天待在自己書房寫話本,張青峰的封神演義是小說,如果要以評書形式講出來的話,有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先生就把教導張青峰說評書的任務交給了他的三徒弟。

  “師兄,我說的怎么樣?”

  “還行,干咱們這一行主要就是要能夠記住話本,你的記性很好,相信很快就能學會。”三師兄侯明早朝張青峰說道。

  張青峰有過目不忘的技能,記憶話本只需要看一眼就行,難就難在評書的時候怎么卡節奏,以及說話時要聲情并茂的表現出來這一點。

  趁著這個機會,他也是非常努力的學習,想要成為一個評書人,并沒有那么簡單。

  一場評書也就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間,時間就那么多,你必須得在有限的時間中把故事講好,講精彩,這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功力。

  在老先生家里,張青峰白天跟著三師兄學評書,晚上則是創作封神演義的故事情節。

  之后幾天,張青峰回去一趟,他告訴父母,他在城里找了一個舉人當老師,他以后準備跟著舉人老師學習,不過每年需要交二十貫錢的學費。

  張青峰的父母就是普通的農民,張青峰因為幫家里找了一個好買賣,又是讀書人的身份,基本上都是他說什么父母就信什么。

  聽到張青峰找了一個老師,家里痛痛快快的拿了二十貫錢,一點都沒有心疼,也沒有想要去看看舉人老師是不是真的。

  不過就算家里要去城里看看大儒,張青峰也會找理由推脫。

  家里之所以能夠痛快的拿出二十貫錢,也是因為家里這兩個月輕松就賺了幾十貫錢,二十貫錢對于現在的張家來說已經不算什么了。

  既然自己跟隨“舉人”學習了,那么柳乘書院那邊,張青峰就干脆不去了,而是專心的留在了城里學評書和寫封神演義。

  張青峰不去書院上學,自然受到了很多同學的關注,因為很多人都在追更封神演義呢。

  這天,張青峰從城里回轉塘鎮的時候,被一個人堵住了。

  “楊三郎,你怎么不上學了?”

  堵住張青峰的人,是柳家小姐柳蓉卿,也只有她才會這樣跟張青峰說話。

  “我在城里拜了一個老師,我以后都跟著老師學習了。”張青峰說道。

  “老師?誰啊?”柳蓉卿問。

  “你不認識。”張青峰說道。

  不等柳蓉卿追問,張青峰隨即轉移話題問道:“柳蓉卿你找我有事嗎?”

  “我想問問你的封神演義寫了多少了,拿給我看看啊,你不來上學,我們都沒得看了。”柳蓉卿說道。

  “這樣啊,稿子我今天沒帶,過兩天給你帶過來吧,不過你看完記得還給我,不然我以后就不給你了。”張青峰說道。

  之所以給柳蓉卿借稿子,主要是借她之手傳抄,他沒錢把封神演義印刷成書,想要傳播的話,還得靠很多人一對一的傳抄。

  在南宋,雖然活字印刷已經發明了很多年,但技術并不成熟,印刷的書籍質量太差不說,成本也不低。

  雕版印刷雖然質量好,但是的成本太高,費時費工,一百多萬字印下來,估計沒有幾萬塊雕板,不花個一年半載根本印不下來。

  而且就算印出來了,一部的成本也不會低于十貫,一套書不賣十幾二十貫的話根本賺不到錢。

  而十幾二十貫,這樣的價格估計根本賣不出去多少套,自己掏錢印書的話,沒有幾千上萬貫打底,印刷作坊根本不會給印。

  兩天后,張青峰就把后面的稿子給了柳蓉卿,說好了等十天再來送新的稿子,順便收回舊稿子。

  就在張青峰學評書的時候,終于,趙老先生主講的封神演義評書要在蓮花棚開講了。

  這天,趙老先生會在下午和晚上講兩場評書,不過都是講封神演義話本的第一節。

  下午的時候,張青峰和幾個師兄被趙老先生帶著進入了蓮花棚里面。

  因為有趙先生和幾個師兄的關系,張青峰不需要買票就能占一個好位置聽評書。

  下午三點左右的時候,評書正式開講。

  此時在蓮花棚,上座率達到了四成多,這對于一個能夠容納上千觀眾的大劇院來說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上座率了。

  蓮花棚因為是一家超大的勾欄,賣的票比其他勾欄要貴一些,普通票都達到了二十文錢,前排的票更是達到了五十文一場。

  按照這一場評書五百多觀眾的數量來算,勾欄方面賣門票就能夠賺十幾貫左右,除去成本,賺上七八貫錢絕對沒有絲毫問題。

  這還只是下午的一場節目賺到的,到了晚上客人更多,賺的也更多。

  算下來,蓮花棚的老板一天賺上五十貫純利潤沒有絲毫問題。

  一天五十貫,十天五百貫,一年就能賺萬貫家財,非常暴利,雖然賬我不能這么算,但一年賺七八千貫是沒有問題的。

  七八千貫錢,就是七八百萬錢財,這是純利潤。

  “今天是新評書,也不知道好不好聽。”觀眾席上,有人議論紛紛。

  “我就是沖著新評書來的,先看看吧,不好聽明天就不來了。”

  “開始了。”

  很快,隨著一聲銅鑼的敲擊聲,節目正式開場。

  作為主講的評書人,趙老先生不緊不慢的從后臺走了上來,然后坐在了椅子上。

  伴隨著一聲驚堂木的敲擊聲,評書由此開始。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封神演義的故事…”

  “話說,在商朝紂王時期…”

  趙老先生講評書,并沒有完全按照張青峰小說里寫的來,而是加工了一下,讓整個評書變得更加有節奏和精彩紛呈。

  從聽眾的反應就能看出來。

  一開始的時候,勾欄里面還很嘈雜,隨著評書開講,雖然不嘈雜了,但是也難免有一些雜音。

  而當評書講到十幾分鐘的時候,整個勾欄里面除了評書人的聲音之外,可以說是“落針可聞”。

  只有中途趙老先生的幾個徒弟下場向客人討賞錢的時候,才會熱鬧一下,等老先生一開講,各種聲音又會落下去。

  “今日就講到這里,欲知后事且請聽下回分解…”

  “好…”

  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嗓子,頓時整個勾欄里面全都是喝彩的聲音。

  “師傅,你太厲害了。”

  后臺,趙老先生幾個徒弟連連恭維。

  “呵呵,還是你們小師弟的話本精彩。”趙老先生還很謙虛。

  下一刻所有人看向張青峰的目光,都變得不一樣了。

  如果以前張青峰不交拜師費就成了趙老先生的徒弟他們還非常嫉妒的話。

  當他們看到封神演義的魅力后,就變成了巴結。

  評書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故事,而一個能夠給他們帶來好故事的人,不巴結難道還為敵嗎?

大熊貓文學    穿越之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