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

  孟朗沒有當眾述說他的意見,含糊了幾句,等朝議散了,他跟著蒲茂來到殿邊的一個小堂中。

  蒲茂屏去侍從,請他落座。

  兩人相對而談。

  蒲茂問道:“孟師,孤在殿上問你時,見你如有難言之隱,是怎么回事?”

  孟朗已過五旬,年歲本就不小了,蒲茂登上秦國國主的位置后,且事事依賴於他,無論軍、政,盡以他為謀主,可謂是日夜操勞,忙的時候,乃至一夜只能休息半個時辰,但,或是因為大權在握,理想與抱負得到了實現之可能的緣故,他卻沒有半點憔悴之貌,精神旺盛得緊。

  此時,孟朗身形挺直,跪坐在榻上,目光炯炯,答道:“適才大王問策於群臣時,不知大王有無注意到一個情況?”

  “什么情況?”

  “不少大臣自始至終,未有發言。”

  蒲茂點了點頭,說道:“是,是有那么些一直閉口不語的。”

  “不僅閉口不語。臣經過觀察,發現他們中,還有幾個眼神閃爍、神色不正的!”

  “是么?”

  孟朗肅容說道:“大王,此數人皆是蒲長生昔日的信用重臣。大王寬仁為懷,即位以今,對他們雖然寵用不改,然以臣度之,彼輩對大王必是任存不服。是以,臣以為,此回姚國來犯,不止是給了大王練兵之機,同時,也是給了大王趁此立威,以徹底震懾不服的絕佳機會!”

  那幾個孟朗被稱為“神色不正”的文武大臣,之所以身為蒲長生的親信,而未被蒲茂整治,倒也不是單純的因為蒲茂“寬仁為懷”,很大的緣故是因為這幾個人都是手握兵馬的,其族皆是氐人、羌人各部中的有名貴酋,世代俱為戎人豪帥的。

  蒲秦的政體與鮮卑魏國的政體,有相近之處。

  那就是唐人的政治制度與他們的原有部落傳統共同使用。

  也正是因此,鮮卑魏國的國主與蒲茂才都會既按唐制,自稱帝、王,又按胡制,自稱大單於。

  聞了孟朗此言,蒲茂心中一動,沉吟稍頃,說道:“孟師所言甚是。”明白了孟朗在殿上的時候,為何支支吾吾,不肯陳說意見的原因,問道,“如此,則孟師以為,具體該如何操作?茍雄與趙宴荔的兩種觀點,孟師以為,何者為佳?”

  不提趙宴荔還好,蒲茂一言及趙宴荔,孟朗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發自內心的厭惡。

  對趙宴荔的自私自利,反復無常,孟朗是深惡痛絕,私下里,再三建議蒲茂把他殺掉,奈何蒲茂以“宴荔為匈奴貴種,世統鐵弗,今尚需他撫綏鐵弗匈奴,不可擅殺,且今亂世,師與我方規遠志,當廣納英杰,宴荔已降,如背信殺之,豈非沮海內豪杰之望”為由,執意不肯。

  蒲茂盡管非常地信賴孟朗,所有事情都可以由孟朗做主,但到底他是秦國的天王,就像他不愿殺蒲長生的弟弟魏公蒲英一樣,他不愿殺趙宴荔,孟朗也是無有辦法。

  沒辦法歸沒辦法,不影響孟朗逮住由頭就給趙宴荔上眼藥。

  他厲聲說道:“趙宴荔所語,是亂我國之策,不可取也。”

  “哦?孟師此話怎講?”

  “姚國雖然敗給了江左,精卒猶萬余;從他西來的胡、唐百姓上萬家,每家出兩人,又可得兵兩萬。也就是說,姚國實際能用的兵馬,大約三萬上下。姚國久有英武之名,麾此三萬步騎,以‘歸鄉’為號,臣度料之,又定可得將士死力,只憑上郡、平陽郡、河東郡的駐軍,恐怕非其敵手,而一旦出現敗局,朝中不服的諸輩…”孟朗頓了下,瞧了眼蒲茂的神色,順手把魏公蒲英也捎帶了進來,說道,“并及魏公蒲英,勢必就會蠢蠢欲動,行謀逆之舉。

  “當其時也,外有姚國,內有蒲英叛亂,西有定西覬覦,大王,我國危矣!是故臣言,趙宴荔居心叵測,他所說的,是亂我國之策也!”

  孟朗的這番話有理有據,細細想來,確是這樣。

  蒲茂深以為然,但對孟朗抨擊趙宴荔、蒲英的話,卻是左耳進、右耳出,笑道:“蒲英,亦宗室也,如有外敵,肯定會與孤一心,不至於謀逆。趙宴荔素有智名,然與孟師相較,還是遠不能及,他所以會獻上此策,許是因為見識不夠,也不一定就是居心叵測。”

  孟朗喟然長嘆,說道:“大王的仁義可以比擬前代圣王,唯是仁澤德光,終難被於奸惡。意望魏公、趙宴荔有朝一日,可以感悟君心,被大王感化罷!”

  蒲茂一笑,沒有接孟朗的此句話茬,轉回正在討論的正題,說道:“趙宴荔之策,不可用。那么,茍雄之策,孟師以為何如?”

  “茍侯之策稍佳,但現下,還不到用此策之時。”

  “為什么?”

  “一來,如臣剛才所言,姚國雖是敗軍之將,不可小覷,而一旦我軍失利,或會引起國中的反叛,因是,在用兵之前,須得做好萬全的準備,不可倉急出軍。”

  蒲茂頷首,同意孟朗的意見,問道:“這是其一,其二呢?”

  “二來,定西猶侵占著我朝的隴西郡數縣,由此隴西數縣,定西東可進犯南安、天水、略陽等郡,南可進攻冉興。在我出兵討伐姚國之前,我軍須得先把南安、冉興等地的設防布好。”

  蒲茂說道:“前時傳來的消息,定西朝中政斗激烈,宋方被殺、宋閎告老歸鄉,莘邇奏請新設錄三府事一職,舉氾寬出任之。孟師,宋、氾兩家都是隴州的頭等閥族,而莘邇是定西的新貴重臣,他們之間出現了這樣大的內訌,現在難道還有余力進犯我國么?”

  孟朗說道:“大王,恰是因為定西出現了內斗,定西才必定會借我討伐姚國之機進犯我國!”

  “為何?”

  “氾寬也就罷了。根據定西傳來的情報,其朝中的此次政斗,其主使者,實為莘邇。殺宋方、逼走宋閎的是他,請設錄三府事,舉薦氾寬出任的也是他。”孟朗下意識地掐著胡須,嘿然說道,“以前臣卻是小看了此子,於今看來,他倒是個有些手段的。”

  “然后呢?”

  “雖是有些手段,但是大王,莘邇有個致命的短處。”

  蒲茂問道:“孟師指的,可是他族望不高,家為寓士么?”

  孟朗說道:“然也。於此次的政斗中,莘邇盡管獲勝,可他畢竟根基不穩,仍是不但無法與氾寬、陳蓀、麴爽等隴州當權清要的士望相提并論,——這一點,從他不得不表舉氾寬出任錄三府事,把等類錄尚書事的大權拱手讓出就可看出,而且,臣料之,他現下還會對宋家尤其警惕,以防宋閎卷土重來。這種情形下,大王,臣敢請問之,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么?”

  蒲茂從當孟朗學生的時候,就已經習慣了這種問答,略思考了一下,回答說道:“自是用兵,以獲軍功。”想到了自己的身上,心道,“這么說來,莘邇如今面臨的處境,與孤小有相近,都是為了穩定局面,需要軍功。”

  “故此臣言,只要我軍出伐姚國,定西就絕對會進犯我境或者侵攻冉興!”

  “孟師卓識遠見,所言甚是!”

  孟朗總結說道:“一個是防備定西侵略,一個是須得做好萬全之備,不能倉促出軍,是以,茍侯之策雖然稍佳,眼下還不到我進伐姚國之時。”

  蒲茂已然明了孟朗的意思,順著孟朗的思路,他提出來了接下來的應對,說道:“孟師之意,孤已明矣。那孤且先下旨,令南安、天水、略陽三郡,以及冉興,嚴整軍備,以防定西來犯;然后等始平、扶風、北地、安定等郡的精卒奉旨齊集咸陽以后,再作出兵。孟師以為可否?”

  “大王圣斷英睿!”孟朗說道,“臣有一個小小的補充。”

  “孟師請說。”

  “此次討伐姚國,可檄鐵弗匈奴出兵相從。”

  蒲茂笑了起來,說道:“就如師言!”

  姚國的兵馬屯駐在秦國的邊境,盡管現下尚未到大舉進伐的時候,對此也不能置之不理。蒲茂與孟朗議定了對策以后,於當天下旨,命上郡、平陽郡和河東郡三地嚴守邊界,靜候援軍。

謝謝大家的

大熊貓文學    即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