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海內戰亂近百年。
二者,隴州邊地,唐、胡雜居,本就有尚武之風,至有婦人亦可提槊驅馬,斗於疆場。
是以,本次武舉雖是初開,應試的考生數量已頗可觀,并且質量都不低。
參試的除了唐人,還有少量的胡人,皆是鮮卑、戎人、雜胡等各部種酋大的子弟。
之所以連胡人酋大的子弟都來“趕考”,那是因為,莘邇給“及第”的考生了很高的待遇。
當后來官僚制度成熟的時期,一個官員可以同時擁有多種官名,不同的官名分別對應該官的職事官、散官、勛官,有的還有爵位。職事官,顧名思義,即該官具體掌責之職。散官,又稱散階,沒有權力和職掌,可以將之理解成身份等級的標志。勛官與散官近似,與散官不同的是,勛官主要用以獎勵作戰有功的將士,因而又被叫做“戎秩”。
但在當下,官僚制度正處於一個承接前代、開啟未來的轉折期,還沒有后來的成熟體制。
諸如后世散官的細分為文武多少階、勛官的出現及成為朝官等等,現在都還沒有。
不過,散官這個東西已經是有了的。
散官出現於當下,是時勢發展的必然產物。
此一“時勢”,便是門閥政治。
前代秦時,要說的話,也有散官,比如大夫之類,沒有固定的掌職,但那時的散官,也是要經常要承擔臨時差使的;概言之,秦代之官,俱可歸類為職事官。換言之,官員若無職位,就無等級可言,既無政治待遇,也無俸祿可拿,與庶民無異。
近代以來,門閥政治勃然興起,為了保證士族官員們權益的穩定性,賦予官員們足夠的安全感,於是在九品官人法的背景下,漸從秦的“職位分等”,轉向了散官為代表的“品位分等”。
官員,從此不再只有職事官,多了散官的頭銜。
朝廷命官,也不再是只任職事官,多了散官的選擇。
究其變化的本質,乃是國家“分官設職”之目的,不再僅僅是出於秦時的“效率考慮”,任一個官,就要負責一攤事,而更多的是基於了“優惠考慮”。
可以沒有職事官,但只要有散官,那就是官。
散官,又被叫做本品。
散官幾等,此官享受的各種待遇就是幾等。
按照莘邇的理解,散官,就是他前世的鄉科級、縣處級、廳局級、高官等這些名銜。
至於尚未出現的勛官,莘邇對之自是不知,但不知道,不妨礙他創造一套與之近似的體系。他創造的這套體系,所依之藍本,當然便是他前世的軍銜制度。
軍銜此詞,不好用於當下,在與羊髦、黃榮等討論過后,倒與那發明勛官的人“不謀而合”,也將之名為了“勛官”。——畢竟勛者,功勛,用以授給將士的品級,沒比這個更貼切的了。
這次武舉,即是勛官制度的初次運用。
卻是說了,為何不直接拿散官制度來用?
如上所述,散官制度的出現是為了保證士族官僚的特權。可以預見到,此次參加武舉的考生,必是幾無,或干脆說無有出自門閥大姓的,拿散官來任命他們,一定會激起士族官員的不滿。
故此,莘邇索性另起爐灶,搞出了勛官,以避免士族的反對。
后世的勛官,通常有十余等,名號或從都督到上柱國,或從騎尉、都尉到上柱國,莘邇對此自亦是不知,但他依照前世的尉、校、將等級設定出的勛官層級,卻是與之相類。
計有三大級,對應尉、校、將;十二等,對應少、中、上、大四層。
十二個層次,最低的視為從八品,最高的視為正三品。
這個“正”、“從”之分,也是莘邇搞的“發明”。時下官品,還沒有正、從之別。為了能夠對應上十二個勛官的層級,莘邇上書朝中,奏議在勛官中行使此制。
此次武舉的考生,按其成績,劃為“超”、“甲”、“乙”、“丙”、“丁”五等。
甲乙丙丁四等,皆授尉官,丁等從八品,丙等八品,以此類推,超等授校官,從六品。
雖非散官,也沒有職事官,而且為了進一步地緩和士族官僚的抵觸,整體比較之,勛官的官品待遇亦不及散官、職事官的待遇,稍微低賤,但再低賤,也是官了,并最低的官都是從八品,對多是寒門出身、仕途原本無望的子弟來說,這已是放在往日,連想都不敢想的奢求了。
故此說,莘邇給此次參試合格的考生之待遇,不可不稱為很高。
考試進行了三天。
數百考生中,合格的約占了半數,總計兩百余人,大部分是丁等、乙等。
甲等者與丙等者皆不多,超等無人。
引起了莘邇關注的王舒望,獲得了甲等。
其余的六項中,王舒望表現俱佳,只在言語一項,他沒有怎么學過兵法,對答得不是很好,拖了后腿。不過在此屆的全部考生中,他的成績已是頭名。
唐艾把及第考生的名單報與朝中。
等這些“新科武舉”的家鄉長吏把他們的“資”、“狀””遞呈上來以后,就可對他們進行授官了。
“資”與“狀”,皆是時下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資,又叫簿世或簿閥,內容主要是該人之父、祖等的官爵和姻親關系。狀,是對某人“德”與“能”的書面評語,寫在黃紙上,有時以“黃紙”代稱。
“資”與“狀”以外,人事檔案的另一個部分叫“品”,即鄉品的品級。
根據“狀”中的評語,參考“資”,得出品。
如果是任命、升遷士族子弟,用不著這么麻煩,還得再等地方上報。
士族子弟的“資”,和他們的“品”、“狀”,都早由中正上報到了朝中,朝廷有備份,要的時候,調出來查閱即可;至多下書給中正,叫他們把欠缺的補全。
唯是這幫武舉無士族出身的,朝中故是沒有他們的檔案,須待地方整理之后再報上。
又因對他們的授官,是不同於散官、職事官的另一個新體制,不需借鑒鄉品,所以,向地方要的人事檔案,只含“資”、“狀”,沒有“品”。
且不說王舒望等興高采烈地在谷陰等待授官。
武舉試后的次日,張道將來到輔國將軍府,謁見莘邇。
感謝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