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沿岸的倉庫爆炸案隨著馮海泉的結案報告出爐漸漸偃旗息鼓了,既然是天災,那也只能自認倒霉了,而英國領事館暗地里給加藤送去了所謂的賠償費,日本人也不再多追究了,而那些破損的地下管道也由英國人出資進行重建,地面上的建筑物修繕則有日本人出資進行修補,美其名曰:人道主義援助。
華界警察局長李東平的任期即將結束,新任警察局長即將任命,而華界警察局長的任命并非只是華人一家說了算,必須得到上海各方勢力的認可方能奏效,這各方勢力就包括各國領事,各租界的巡捕房總探長等人。
而馮海泉無論是能力還是影響力,都是眾候選者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說是一馬當先。當初藏寶圖一案讓馮海泉聲名鵲起,而且因鏟除了滬上一霸柳大虎而深得民心,因而奪魁呼聲甚高,而且各方面,包括法租界,公共租界,日租界等頭頭腦腦都挺看好他。
可是蘇州河沿岸倉庫爆炸案之后,讓原先支持他的英國人和日本人都對他感到不滿。原因是馮海泉的結案報告中所寫的因瓦斯管道老化嚴重,年久失修,致使在地震中被震裂,因而引發此次爆炸。加藤正是因為這一句而訛詐了英國人不少錢,英國人吃了這啞巴虧,當然對馮海泉的這份結案報告很是不滿,但也找不出把柄,所以只能忍氣吞聲,但是這口惡氣實在是堵在心頭難受,所以在對華界警察局長的候選人進行投票時,英國人便把馮海泉踢出局了。
而日本人認為在此次爆炸中日方損失最為嚴重,他們原先指望結案報告能找出責任方,因而能彌補他們的損失,但馮海泉的結案報告所書,此次爆炸乃天災而致,因而這罪魁禍首是老天爺,而最令人感到蹊蹺的是,在這次爆炸中,死者全都是日本人,因此各種謠言四起,說是日本人作惡太多,天怒人怨,老天爺看不過去,所以一跺腳,引發了地震,讓日本人全都死翹翹了,這是上天在懲罰日本人。而且在中國人的報紙上,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就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日本人看到此類報道當然是咬牙切齒,義憤填膺,封了幾家報館,抓了幾個編輯和記者,但悠悠之口豈能封堵,日本人的這一行徑更是引發了上海市民的反彈,反日情緒更加高漲。因而日本人便遷怒于馮海泉,盡管抓不到馮海泉的小辮子,但卻認為他的這份結案報告才是這一系列事件的元兇,所以這次征詢各國對華界警察局長任命意見稿中,日本人直接把馮海泉的名字劃去了。
而對于上海市府而言,馮海泉也并非他們的首選,李東平在任時早已編織好了一張利益網,這些年來,他們從李東平那兒得到了源源不斷的好處,錢袋子都鼓鼓囊囊的,現在李東平要卸任了,若是換上了一個只會破案,不會打點,不懂搞人際關系,不屑和光同塵的馮海泉,那么這張利益網就會被撕破,因而馮海泉盡管呼聲很高,但并非上面的一盤菜,他們并不在乎新任警察局長的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大,他們在乎的是此人是不是聽話,好不好駕馭,懂不懂官場規矩,會不會迎來送往,顯然,自視清高的馮海泉與他們的理想人選距離不小,因此,上面便正好借英國人和日本人對馮海泉的不滿,阻斷了馮海泉的仕途之路。
公布警察局長任命的那一天,馮海泉西裝革履,滿面春風,躊躇滿志,勝券在握地坐在下面,只等從市長手里接過任命書了。
當市長宣布華界警察局長的最終人選是丁一邦時,馮海泉像是掉進了冰窟窿,從頭到腳透心涼,他萬沒想到自己遙遙領先對手,卻最終敗選了。他的腦海里一片空白,默默地站起身來,孤零零地走出了禮堂。
三天之后,馮海泉向新任警察局長丁一邦遞交了辭呈。
丁一邦一看,把馮海泉的辭呈撕了:“海泉老弟,我剛一上任,你就遞交辭呈,這可真是讓我好難堪啊!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容不下你,把你給擠走了,你可是我們華界神探,你可不能撂挑子走人啊!你需要什么,盡管說,只要哥哥我能辦到的,一定照辦。”
丁一邦把手搭在海泉的肩膀上,一副稱兄道弟的模樣。
“丁局長,你誤會了,我已經快十年沒回家見我老父了,這些天老是做夢夢到他老人家,所以想要回老家,在老父的床榻前盡盡孝,盡一個人子的本分而已,你別誤解了。”馮海泉淡淡一笑。
“海泉老弟,你想盡孝我不反對,百善孝為先嘛,不過盡孝不一定要辭職呀,這樣吧,我給你休假,這么些年來,你在警察局兢兢業業,幾乎全年無休,我現在就批準你休假,你想休多長時間都行,你看這樣,行嗎?”丁一邦幾乎是低三下四地在懇求馮海泉。
丁一邦對馮海泉的挽留倒不是惺惺作態,他知道若想要坐穩這個局長的寶座,一定離不開馮海泉的輔佐,他并非警官學校出身,對偵查破案更是一竅不通,他只是市府的一個秘書而已,他之所以被任命為警察局長,那是上面為了維護這張利益網而決定的,這些年來,他和李東平的對接最多,也最清楚這張利益網所牽扯的關系,所以他的當選意味著這張關系網還將繼續行之有效地維持下去。
盡管警察局長能撈的油水有不少,但破案始終是警察局的主要事務,若是手下沒有得力的破案高手,那么就算是市府的人再看重他也沒用,說到底,他這個警察局長必須得到各國洋大人們的認可才能坐得穩,坐得久,而那些洋大人如果認為你是一個酒囊飯袋,無法替他們管理好中國人,也一定會把你一腳踢開。所以對丁一邦來說,馮海泉是他坐穩,坐久這個警察局長寶座的保障,因而極力挽留他。
馮海泉當然明白丁一邦的用意,他無奈地嘆了口氣:“好吧,那我就先休假吧,不過丑話先說在前面,丁局長,我也不知道我這次休假要多久,請局長多擔待。”
“好說,好說。你先放心休假吧,海泉老弟,這樣吧,你什么時候回老家,我讓司機送你回去。”
“不麻煩了,局長,我自己開車回去。”馮海泉說完,離開了局長辦公室。
當天,馮海泉就駕車回到了老家——蓬萊村。
當蓬萊村的首富——馮德貴聽到管家來報,二少爺回來時,馮德貴立馬從太師椅上彈了起來,興沖沖地往門外跑去。
當馮德貴看見十多年未見的小兒子站在院子里時,心里一陣狂喜,但臉色卻一沉:“你還知道回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