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011 揚長避短

  此前提及過,橄欖球是一項徹頭徹尾的集體項目,類似于足球或者籃球那樣的獨狼英雄是不可能出現在橄欖球賽場的。

  首先,進攻組、防守組和特勤組是三個獨立個體,只有一方表現出色,另外兩方都是災難,那么比賽也還是非常困難,這需要三個部分的齊心協力。

  其次,每個小組單獨羅列出來討論也是如此。以進攻組為例。

  比如說,進攻鋒線無法完成自己的任務,那么四分衛就可能時時刻刻都在面臨壓力,甚至遭遇擒殺,根本就沒有辦法尋找到傳球目標,自然也就無法傳球;又或者是四分衛順利完成了傳球,但外接手和近端鋒卻沒有能夠接住橄欖球,那么即使四分衛再厲害再出色,終究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諸如此類。

  橄欖球比賽就如同一臺精密儀器,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引發全面崩盤;但也恰恰因為這是一個集體項目,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其他環節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來完成彌補,并肩作戰地爭取勝利。

  四分衛的傳球成功率偏低有很多很多原因,比如外接手水平太次,屢屢接不住球;比如進攻鋒線保護不利,導致四分衛根本沒有辦法準確出球;比如外接手跑動路線配合出錯,根本就沒有跑到戰術位置…當然,歸根結底,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出現在四分衛身上,整體來說,可以總結為兩種趨勢:

  一種是四分衛的判斷出現失誤,或主觀或客觀地做出錯誤選擇。

  一種則是四分衛的能力缺陷,就如同籃球的三分球命中率一般,不行就是不行,苦練也不見得能夠突破——不然就是苦練的程度還不夠。

  在正常比賽之中,防守組向四分衛持續不斷地施加壓力,迫使四分衛犯錯,這屬于第一種;而進攻組提供相對穩定的傳球環境,四分衛卻依舊沒有能夠控制住橄欖球,這屬于第二種。

  最規則最完美的橄欖球傳球,應該是呈現梭子球狀態,保持水平狀態地高速運轉,旋轉速度保持穩定,確保傳球拋物線能夠得到手腕的精準控制,最終達到“指哪打哪”的效果。聯盟之中傳球準度最為出色的無疑是新奧爾良圣徒的當家四分衛德魯-布里斯(Drew-Brees)。

  那么喬什-弗里曼呢?

  主要還是第一種——客觀來說,弗里曼在無干擾之下的傳球準度也說不上驚艷,卻仍然在NCAA的平均水準之上;上賽季51.9%的傳球成功率確實有些嚇人,更多原因還是來自于第一種,在壓力之下的傳球判斷連續出現失誤,賽場的全局解讀能力不足,進而放大了本來就不算頂尖的“無干擾傳球準度”。

  在遭受壓力狀況下,弗里曼的傳球視野容易被“屏蔽”,原本應該是一百八十度的傳球視野,結果就只剩下六十度,乃至于三十度,只能看到一個角落,對于進攻球員和防守球員的位置判斷、對峙狀況、移動趨勢都沒有一個清晰準確的判斷,嚴重影響了他的傳球判斷,出手瞬間往往做出諸多錯誤選擇。

  結局也就不言而喻了:撇開糟糕的傳球成功率不說,上賽季他傳出了六記達陣之外,足足還有十五記抄截。

  所謂抄截,也就是原本應該傳給進攻組球員的傳球,結果被防守組球員接住了,這也將直接導致球權轉換,不管這是第一檔、第二檔還是第三檔進攻,乃至于就在端區之前準備挑戰達陣,球權也直接交給對手。

  但如果進攻鋒線能夠為弗里曼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口袋——所謂口袋,也就是五名進攻鋒線球員一字排開,從最左端到最右端球員垂直對位的空間,就叫做口袋,于是,進攻鋒線對四分衛的掩護也被稱為“口袋保護”——在口袋保護相對平穩的狀態下,弗里曼的傳球視野也能夠穩定下來,傳球成功率也就沒有那么糟糕了。

  但是,弗里曼僅僅只是在堪薩斯州立大學打了一年而已,朗-普雷斯都不知道的情報,陸一奇又到底是如何知道的呢?

  高中比賽錄像嗎?

  不是。

  真相是,源自陸一奇上一世的記憶。

  后來,弗里曼的確按照父親的期許于2009年通過選秀進入了NFL,首輪十七順位——可謂是非常被球探看好的四分衛,被坦帕灣海盜選中。

  新秀賽季后半段就首發登場,并且在二年級賽季順利成為球隊首發四分衛,得益于坦帕灣海盜強力進攻鋒線的保護,他的傳球成功率高達61.4%,而抄截數字也從新秀賽季的十八記迅速下降到六記,率領球隊殺入了季后賽,無疑是2010年的聯盟關注重點之一。

  可惜,后來坦帕灣海盜更換了主教練,弗里曼又開始水土不服,傳球成功率和抄截數的問題再次出現;再后來,他的表現就開始直線下滑,最終逐漸退出人們視線,淪為了替補,2015年之后就陷入了無球可打的困境。

  弗里曼是一位優秀的職業四分衛嗎?這必須打上一個問號。

  但弗里曼能夠在NCAA之中勝任四分衛職責嗎?陸一奇認為這是沒有問題的。

  如何正確使用弗里曼,可能還有諸多辦法,但下半場比賽開始,陸一奇時間有限,他沒有時間一一布局,也來不及慢慢調整進攻鋒線,于是,他采用了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

  提前確定傳球目標。

  在職業聯盟,如此辦法很難奏效,因為對方的角衛不會留下外接手太多單挑機會,而且套路一旦被識破反而可能讓對手搶占先機;但在NCAA卻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傳球目標鎖定在尼爾森和墨菲身上,這也意味著,弗里曼不需要觀察也不需要判斷,只需要尋找,然后出手,這就可以了——弗里曼專心致志地閃避防守鋒線的沖擊,然后準確傳球;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兩名外接手。

  最后一記長傳也是如此。

  與其說陸一奇相信弗里曼,不如說陸一奇相信尼爾森。

  果然!戰術奏效了!

  在最短時間之內,尋找到最有效也最直接的辦法,讓球隊快速回到軌道上來,陸一奇通過自己的全局掌控,成功做到了!

  看似簡單直白的戰術,背后卻是陸一奇對比賽的精準解讀,如同手術刀一般尋找到癥結,并且對癥下藥,揚長避短地讓進攻組快速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然后一鼓作氣地在對手反應過來之前斬獲達陣。

  那么接下來,就應該是改造堪薩斯州立大學野貓隊的防守組了——他們的目標是,制造三振出局!

  所謂的三振出局,概念非常簡單,那就是進攻組一共擁有四檔進攻機會,但連續三次進攻嘗試都沒有能夠完成十碼推進,而此時距離球門距離太遠,不可能嘗試任意球,那么第四檔進攻就只能保險起見地選擇棄踢——在第四檔進攻時,由棄踢手登場,將橄欖球踢出去,如同開球一般,目標也是越遠越好,然后把球權交給對手。

  這就叫做三振出局。

  奧本大學老虎隊進攻組實力并不出色。

  以個體來說,現在這支隊伍整體實力偏弱,主力四分衛布蘭登-考克斯(Brandon-Cox)大學畢業之后就直接離開了賽場;進攻鋒線上的金-杜拉普(King-Dulap)和泰倫-格林(Tyronne-Gree)后來都進入了聯盟,但都缺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更多還是作為輪換球員存在——陸一奇對他們也只有模糊印象,甚至無法確定是不是印象之中的那個人。

  換而言之,這是一支依靠集體力量來打開局面的進攻組,也許個體實力平平,但通過戰術組合往往能夠制造威脅。

  但在天賦先行的NCAA賽場,只需要遇到一名或兩名個體能力超強的防守球員,就可能直接形成破局。

  遺憾的是,堪薩斯州立大學野貓隊之中正好缺少這樣一位強力人物——防守組恰恰也是他們的弱項。

  這也意味著,雙方的攻防對決將更多是戰術層面的交鋒,正好,這是陸一奇的強項。

  “拉蒂默先生!”

  莫-拉蒂默(Mo-Latimore),堪薩斯州立大學野貓隊的防守協調員,那廂,尼爾森才剛剛完成達陣,這廂,陸一奇就已經開始尋找自己的同事了。

  橄欖球隊的教練組非常龐雜,主教練為首,旗下擁有進攻協調員和防守協調員,然后再往下每個位置都有自己的專屬教練,四分衛教練、外接手教練等等,因為橄欖球的每個位置都有著鮮明特點,訓練方法和戰術手冊都有著諸多不同,這使得教練組組成也就必須豐富多樣。

  莫-拉蒂默是防守協調員,與陸一奇是平起平坐的“二把手”,同樣隸屬于主教練朗-普雷斯的下一級。

  但區別在于,陸一奇和普雷斯都是去年才加盟野貓隊的,而2007年已經是拉蒂默在野貓隊的第二十二個賽季,事情終究還是有著微妙的區別。普雷斯生病住院之后,拉蒂默推掉了臨時主教練的邀請,這才有了陸一奇的上位。

  至于拉蒂默推辭的原因,那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陸一奇就必須通過拉蒂默來布置防守戰術,和剛才通過奧古斯都布置外接手跑動中戰術一樣。

大熊貓文學    綠灣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