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十八章 農場

  昆山縣的全年工作會議,為什么開得輕松愉快,歲月靜好?

  那是因為有人在替他們負重前行啊。

  在半山橋西,全縣最繁華的西塘街上,聳立著一座新起的三層建筑,這是昆山開發公司的辦公樓。

  看外觀也是粉墻黛瓦馬頭墻,與常見的江南樓閣大差不差,但其實那只是外表而已。

  這是世界上第一座磚混結構的三層樓房,采用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建筑方式。在安裝門窗之前,沒有用一塊木頭!

  在蓋這座樓房時,昆山的百姓天天圍觀。只見工人們挖好地基后,用條石和混凝土打好基礎,然后用竹筋混凝土版筑出房子的框架。待結構堅固后,墻面用青磚砌起,樓板用定制尺寸的預制板鋪滿砌好,一層樓房的外殼就這么建好了。

  接著工人們用腳手架,一層層搭上去,就像孩子搭玩具一樣簡單,只是看上去方頭方腦怪丑的。

  但等泥瓦匠們給這三層樓刷上白灰,掛上瓦當,勾好線條。木匠們再安上漂亮的窗戶和氣派的門臉后,一下子就跟大戶人家花費十倍時間修建的高樓,一樣好看了。

  不,這個好像更好看,因為它有更軒敞的門窗,而且窗上都鑲嵌了昂貴的玻璃。太陽升起時,玻璃窗反射萬千金光,它便成了整條街上最靚的仔。

  其實趙昊對這座徒有其表的樓房并不滿意,在他看來,沒有上下水、沒有抽水馬桶的樓房,根本就是反人類的。

  此時他坐在三層的大會議室里,都不敢多喝水,不然還得下樓去院子里上廁所。

  這完全是酷愛高層建筑的顧大棟,不顧實際情況的一次炫技而已。要不是趙昊攔著,這位修筑了本縣第一高塔的老公子,本打算建個七層高樓的。

  ‘又沒個電梯,住七層樓上不有病嗎?’趙公子有些走神的想著。

  會議桌對面,還不知自己被嫌棄的顧大棟,正對著一副半面墻大的昆山地圖,唾沫橫飛的向與會的趙公子、江總裁,以及公司諸位董事,講解著今年的宏偉計劃。

  “遵照公子的指示精神,經過反復研究討論,我們把全縣六十萬畝土地,分成了大小相仿的一百個農場。”顧大棟指著地圖上那些科學數字編號道:“這1到100每個編號都代表一個農場。每個農場會有一位場長,帶領五名技術員,專職規劃指導農場中六千畝土地的生產、水利、病蟲害防治等一切相關事宜。”

  趙昊這才回過神來,插嘴問道:“六千畝地需要多少勞動力?”

  “這不好說,因為老百姓種地都是全家上陣。”昆開司總經理戴高,趕緊答道:“一戶五口之家,大概能照料十畝地,再多就沒法精耕細作了。”

  五口之家也是大明最常見的家庭規模。包括一兩個老人,一兩對夫妻。另外未成年人是不計入戶口中的。

  趙昊摸著下巴尋思片刻,下意識想端起桌上的茶盞呷一口。到嘴邊又想起什么似的,擱下了。

  “那就是六百戶左右,平均一個人管一百戶一千畝,這活可真不輕松。”他不禁取笑戴高道:“我看你們給建筑水利部的職工名額很痛快啊,怎么給農場管理部就這么吝嗇?”

  “呵呵,公子勿怪,這也是沒辦法的啊。按照您的要求,技術員得識字,懂農技,勤快好學肯吃苦。全縣都湊不起這符合要求的六百人,現在還有一半的名額沒招滿呢。”戴高忙苦笑道。

  “這樣啊。”趙昊點點頭,他最近有些敏感了。原因是趙公子隆重推出的員工職級制度,如預想的一樣,在各公司的管理層那里不太受歡迎。

  他們當時被趙昊劈頭蓋臉的訓斥,沒人敢煩言,但回去后就變著法子鉆空子。

  比如所有粗活力氣活,全都從牙行雇短工來干,好盡可能減少正式工的數量。

  比如昆開司去崇明、上海干活,要求縣里征發民夫,免費勞動…

  更有甚者,為了省一年工齡錢,居然和所有員工全都解約,然后重新簽約,這樣可以統統可以算一級。

  幸虧檢查和監督委員會在各公司都有派出機構,而且早在檢監委設立之前,趙公子就有意識在各公司布下了眼線…或者說叫‘秘密監察員’。明暗結合之下,下屬各公司的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耳目。

  但趙昊沒有揭蓋子。因為爺爺告訴他,御下之術,除了恩威并施之外,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不要讓自己站在大多數的對立面。哪怕你確實和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也要藏好自己的態度。

  不然等待你的,就是集體性的陽奉陰違,不可避免的威信喪失。

  再者,趙昊當初也預料到執行中一定會打折扣,畢竟自古至今,就沒有能不折不扣落實到基層的政策。所以他特意留出了余地,現在這幫家伙的小動作,還在他容忍范圍之內…

  便權且把這些小動作當做把柄,留待日后再用吧。

  等趙公子結束習慣性走神,才對戴高道:“你這邊先頂一頂,最多下半年,我保準給你配齊農技員。”

  “好嘞,公子!”戴高聞言大喜道。

  “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趕緊開工,搶春播。”趙昊朝椅背上一靠,問道:“按照你們的說法,需要六萬戶雇農,才能伺候過來這六十萬畝地。昆山有這么多人嗎?”

  根據縣里的戶籍,昆山只有28口人。這數字假的喪心病狂,要真是這樣,昆山縣得家家丁克,還得好些光棍絕戶才行。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從前朝廷賦稅按戶計口。家里上戶口的人越多,交稅也就越多。這就造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隱瞞。很多人到老都不去上戶口,更有甚者直接報個‘絕戶’,全家當起了活死人。

  很多官老爺當了好幾年父母官,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子民。那么有知道的嗎?有。

  那就是書吏們,這些世世代代在本鄉本土衙門里混飯吃的刀筆吏,私底下都有一本賬,把本縣的田畝人口記得清清楚楚。這是他們吃飯的家伙,自然不會示人。

  但全縣的里長甲長,去年都被昆開司收買了,他們早把各自里甲的戶口數一五一十報上來。

  最后統計得出,全縣共21人。戶數比官方數字少了將近兩萬,人口卻多了一倍不止。

  可惜哪怕這樣,勞動力還是不夠啊。

  ps.今晚沒了,趕緊睡了。

大熊貓文學    小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