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九一章 嫁娶之喜

  曹婆婆的女兒嫁的是梅村樂家當家女人娘家哥哥,曹家同族們為了臉面,給添了不少妝,僅被子就有十六個,紗帳、席子、枕頭、被套都是成套成套的,也配了十六套。

  曹家沒給置辦大衣柜,但有一套桌椅,梳妝鏡桌和臉盆架子,鍋碗瓢盆齊全,連馬桶也沒少。

  嫁妝用曹家送嫁的車運載,一共裝了二輛沒棚的電三輪車。

  嫁妝裝好,迎親車起程。

  曹家族人步行相送,車隊緩慢前行,左鄰右舍們也沿路相送,將自己準備的紅包塞給撐傘姑娘幫新娘拿著,毛巾、香皂則塞進后頭的嫁妝車內。

  曹家人和鄰居們送出了村,又送行幾百米遠,曹家迎親的頭人讓隊伍停,在路中央擺張小桌子,擺酒水和一塊肉,殺雞,燒紙錢,拜請曹家先祖們留步。

  老人們說誰家嫁女,父母舍不得,逝去的祖先也舍不得,同樣會隨活著的人送嫁,如果不在路上殺雞燒紙請先祖留步,先祖們會一直送到男家去。

  老人們說如果女方家的先祖送親送到男家,萬一舍不得回家,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所以迎親隊伍到半途必須殺雞祭拜女方先祖,請先輩們就此留步,莫再遠送。

  男家在路上殺了雞,曹家人和鄰居們也留步,目送車隊沿著泥土路繞到鄉街上再也看不見蹤影,再回返曹家。

  但凡給新娘添了妝的人,都很自覺的隨著曹家人去曹婆婆家,曹家家族們張羅擺席,款待鄰居。

  周家的迎親隊伍繞了個大圈再回到城鄉公路,平緩的沿著鄉街行駛。

  車隊達到鄉街已過十一點,街上很少有人走動,日常做小生意的小攤販主們也因快到中午,差不多收攤了,留下的幾乎是賣瓜果的小販。

  接親的車隊進鄉街時開始放鞭炮,每隔二三百米遠點一串鞭炮,鄉街兩邊的人聽到聲音都跑出來張望,看到長長的車隊又是一陣熱議。

  車隊穿過空下來的鄉街,再轉進梅村的路,駛至村辦樓前的地坪,車子一輛接一輛的停,且主動一排一排的排好隊,停得井然有序。

  唯有裝嫁妝的車輛不在地坪停,那些車都是比較小的車輛,可以去開去周家屋旁,轎車與面包車能駛進去,進去后不好掉頭,不如不去。

  在村辦樓前引頸鶴望的村民看到車隊回來,從屋檐下一擁而出,圍上去看新娘。

  壓轎童子和撐傘姑娘、喜婆先下車,到車門旁等著,新郎再下車,牽著出新娘子。

  撐傘姑娘將傘又舉到新娘頭頂,遮擋太陽。

  等著看新娘的村民擠擠攘攘的湊堆,當看到周夏龍穿得像電視劇里演的新郎一樣的喜服,嘻嘻嚷嚷的叫“好俊”。

  當大伙兒看到穿紅色嫁衣的新娘子,先是愣了愣,轉而發出驚嘆聲,新娘打扮得很漂亮,頭上盤上了個圓髻,插著兩支銀簪子,簪子上鑲著的紅寶石亮閃閃的。

  新郎新娘穿著古代新人們穿的那種喜氣洋洋的喜服,就連當喜婆的張老三家的也穿著一套暗紅色團花衣裙,看著特別有福氣。

  被一群人圍觀,莫說李女士害羞,連周哥也緊張了,趕緊向同村人作揖表示謝謝夸獎。

  喜婆張三奶奶讓同村人圍觀了一下新娘子,笑咪咪地招呼大家去周家看新人的拜堂禮。

  同村的人笑嘻嘻的點頭應好,熱絡地招呼曹家送親來的客人,陪著曹家人一起來,人群熱熱鬧鬧的。

  張大家的混在人群里,待認出迎親的那輛車是樂家小短命鬼的那部名車,心頭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難怪李春秀愿意嫁,原來樂家竟許了用樂韻的豪車去接親。

  再看到新人和喜婆、曹家姐妹、撐傘姑娘穿的衣服,張大奶奶心里更難受了,比塞了棉花還堵得難受,那些衣服都是樂家小短命鬼送的!

  周扒皮家周村長家程五張老三劉來順家的老人每個人都有樂家小短命鬼送的衣服,聽說全是絲織的,女人們的衣裙的扣子是珍珠盤扣,一套衣服值個一二萬。

  周扒皮老婆和周滿奶奶、張老三家的婆娘穿著絲綢衣裳時,村里的女人們摸過料子,據說入手衣料冰涼冰涼的,摸著老舒服了,夏天穿在身上也是涼絲絲的。

  心里堵得慌的張大奶奶,再看到新娘頭上的簪子,更加心塞了,不用說那份頭面也是樂家小短命鬼送的!

  曹婆婆以前也是貧農家,她婆婆倒是傳給她一根銀簪子,后來她男人生病,賣掉了簪子換錢。

  曹家沒什么值錢的頭面,而李春秀頭上戴的簪子還鑲著紅寶石,那樣的東西也只有樂小短命鬼那樣的人才舍得當禮品送人。

  不說簪子值幾十萬,一二萬至少是有的。

  樂家小短命鬼為了她弟弟的親舅舅還真舍得下血本,又是用她的車去接親,又是送衣服頭面,有那么多好處,難怪說不嫁的李春秀也毫不在意周夏龍的爛名聲。

  她家也有幾十萬的存款,買得起三五萬的金銀首飾,但是,要是讓她家租用那樣的好車接親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她家的底子經不住那樣的鋪張浪費。

  知曉周家樂家給了曹婆婆家什么體面,張大奶奶更氣悶了,看到大伙兒跟去周家,她哪有心情去湊熱鬧,悶聲悶氣的脫離人群,回自己家去。

  晁老太太王師母武老太太在樂家除了幫曬曬割回來的稻穗,沒其他事兒,當聽到鞭炮聲很近,猜著車隊應該回村來了,仨人拿著紅包,關上門,先去周奶奶家。

  蟻老巖老和晁老爺子、燕少四人在黎照去幫接親后麻溜的收稻,因為是砍稻穗,還得一趟一趟的送,工作效率受現實條件影響,速度不快,還沒完工。

  燕少和蟻老巖老是不會去別人家吃飯的,因此,老太太們也沒等晁老爺子,先去了周奶奶家。

  周家妯娌們先將老太太們請去下層堂屋坐,因新人要拜堂,上屋僅北邊靠后堂的地方擺了一桌席,那是給娘家送嫁來的長輩們的主座,暫時不招待客人。

  喜婆和迎親的人族擁著新人走在最前面,后頭跟著送嫁的人和要去周家吃席的村民,再后面是嫁妝車和迎親時去裝禮物的車輛。

  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穿過村支道,抵達周家門口,等鳴了千響鞭炮后才進周家的大門。

  周奶奶和周村長等人俱先回避,喜婆引新人進屋,劉路媽指揮著年青的媳婦們在周家堂屋中央放了墊子,再放上兩個春夏蓋的薄被做軟墊子。

  喜婆領著新人到周家堂屋,讓新人先面朝天井的方向拜拜天地神靈,再面朝周家的香火神案方向拜先祖,再夫妻對拜。

  夫妻對拜之后送入洞房,請夫妻喝交杯酒,喝了交杯酒,禮成。

  程有德等人迅速在上屋擺席,擺滿四桌,送上茶水和果盤,請送嫁來的曹家人就座,曹家長輩們先坐,年青輩的人員搬嫁妝送進新人房。

  新人入了洞房,周奶奶等人才露面,再去請武老太太晁老太太王師母到上屋坐正席。

  三個老太太不想坐上席,硬是被周家人和曹家人拽去坐了上屋的次上席。

  上屋四桌上席,也有主次之分,主上席是靠北、朝后堂的那一桌,次席是對面靠南墻朝后堂的那一桌,次次席就是挨著主上席朝天井的一桌,又次次席是對面南墻的那一桌。

  農村依老風俗分主次,主上席靠北墻的那方為尊,次席則是靠南墻的那方為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靠墻即喻意為有靠山。

  曹家送嫁的主要長輩們坐主上席,但北墻那邊了一個,朝后堂的一方也預留了一個座位,曹清月曹冰月坐了次席。

  撐傘姑娘和喜婆陪新娘進洞房,等完成結婚禮,再將她代保管著的紅包交給新人夫妻。

  周哥和李女士抓了陳曉竹和喜婆,請她們帶著周天明和周天宏周天藍幫拆紅包,寫禮單,再另外包紅包。

  曹家青年輩們將嫁妝全搬進周家,然后才分別去次席和次次席又次次席就坐,曹家送嫁共三十人,他們坐下后,周家請的陪客也入席陪客人喝茶吃瓜果。

  嫁妝全進了屋,新娘新娘才將大紅花摘下來,先將一些嫁妝物品收拾一下,再出去招呼客人。

  跟著新人回到周家的村民們,觀看了新人拜堂,也跟去洞房圍觀新人喝交杯酒,之后才去找司禮書記,將紅包給司禮書記,再去找地方坐。

  周家雖然沒發請帖,因為是小辦,也殺了豬置辦席面,所以,就算不發請帖,同村人也可以到周家去賀禧。

  客人不排座,只要不坐上屋的上席,其他席位隨意坐,村民也不用周家人特意來招呼,自己去下屋或二樓坐席。

  新人不到十一點十分就進了屋,周家的席面定在十二點,離開席時間還早,大家坐著嗑瓜子聊天聊天。

  新媳婦進周家時,樂小同學在給弟弟教學,堅決不半途而廢,樂善也沒有因為舅舅結婚而心浮氣燥。

  在周家的客人們在侃侃而談,很悠然,而從縣城回九稻的尹老校長,心里是不寧靜的。

  他當初覺得蒙嫂不錯,才介紹給周夏龍,誰知知人知面不知心,蒙嫂竟然是個假通透的人。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v148

大熊貓文學    魔眼小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