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先生也是一派清氣飄然,笑問道:“不知明公何來?”
明公者,即對有名位者的尊稱,堂堂隱世之人的水鏡先生,竟然尊稱一直到處逃竄,投誰叛誰的劉備為明公。
若說劉備是有名位者,卻也勉強算得上,名即妻子如衣服,曾吃人母的大名早已天下盡知,位自是天子承認的劉皇叔。
劉備聞聽,雖然被尊稱明公,但完全不了解之下,卻也不禁保留一份警惕道:“偶爾經由此地,因小童相指,得拜尊顏,不勝萬幸!”
關鍵問題是,水鏡先生剛剛都已經指明了,公今日幸免大難!即說明已經知道其劉備逃難而來,幸免大難,說的明明明白白。
可不想其劉備的悟性,警惕之心是有,但這悟性卻就完全二百五了。
于是水鏡先生聞聽,也不由淡淡一笑道:“公不必隱諱。公今必逃難至此。
(我都已經說了,你劉備今日幸免大難,卻正是我救的你,你卻還偶經此地,莫非沒有聽到我之前說的話?
就你這悟性,難怪雖有梟雄之姿,如今卻依舊一事無成。)”
終于第二次點明,點的不能再明白:你劉備就不要掩飾了,我都尊稱你為公,說出你今日必逃難至此,你又何必對我隱瞞?
若不是我救你性命,你如何能逃過一劫,我已知你一切,你卻還對我隱瞞。
顯然劉備有著自己的智慧,但悟性也就是個二百五類型,不然真正有悟性的人,卻絕不會好犬馬逗狗、美衣,而荒廢大好人生,更不至于混到以販屨織席為生?
關鍵問題是,其劉備要學歷有學歷,曾師從盧植,要身份有身份,又為漢室宗親,可還是混到販屨織席為生,就不能不說明問題了。
終于劉備聞聽,也只能將路徑荊州一事說出,至于之前先叛曹操投袁紹,又叛袁紹再背義忘恩的攻打曹操,更再一次又一次的丟下母親、兄弟、妻兒一人匹馬逃命,則是一言帶過。
水鏡先生明知故問,明顯也不過裝神弄鬼。
結果聞聽,卻又像洪荒邪教闡教道教一眾老雜毛口吻一般,淡淡笑道:“吾觀公之氣色,已知之矣。”
我看你劉備的氣色,就可以看出你所經歷的事情,貧道會望氣之術。
而緊接話音落下,便又恭敬問道:“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落魄不偶耶?”
劉備不禁微微反應一下,才明白過來說的是何意,大概意思是早就聽說自己大名,何故到現在依舊落魄不遇什么?
同時心中也不禁一嘆,果然是隱世的高人,說話都是這般晦澀難懂。
結果反應一下,也是不由淡淡一嘆道:“命途多蹇,所以至此。”
可不想高人水鏡先生卻又道:“不然。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
這一句倒能聽明白,只因為自己沒有得到人才。
于是也忍不住道:“在下雖不才,但文也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之流,竭忠輔相,頗賴其力。
(此時也不知道是否都還活著,又被我丟下一個人逃了,難道是說幾人都是無用之人?故言我左右不得其人,所以至今才如此落魄。
豈不知,若無那關羽張飛,只怕我此時依舊在家販屨織席為生,又如何能有今日之名之位?。”
可不想水鏡先生聞聽,微笑開口卻是道:“關、張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之人。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關、張皆萬人敵?
劉備不禁暗自心中咂一下嘴,心中卻不以為然,自知道兩位兄弟的武藝,若說單打獨斗,自可說都是一名猛將。
但萬人敵?萬人敵的兵器就只有八十二斤(后世地球三十六斤)?自己一只手同樣能拿起,力氣也不過比普通人稍大而已。
卻就是平常普通的漢子,八十二斤(后世地球三十六斤)兵器也都能隨意拿起,你這位水鏡先生怕是不知,我那二弟關羽為何兵器都不自己拿著吧?
因為他自己拿著也累,所以平時都是用車拉著,你怕是也不知我那二弟關羽為何喜歡拖刀?也是因為拖刀省力氣,可依靠慣力將刀甩起,用的卻并不是力氣。
萬人敵?
明顯見識過關羽張飛的武藝后,劉備自是再不會被忽悠,當那二弟關羽、三弟張飛都是刀槍不入嗎?只需要十個人弓箭攢射,就能將兩人射殺。
那曹操之所以一次次不殺人兩人,卻是看上兩人的武藝。
如果都不騎馬,兩人卻連正常士兵百人都敵不了,如果兩人騎馬對兩萬鐵騎試試?所謂萬人敵也不過是殺那手拿農具的黃巾老弱婦孺而已。
劉備心中不以為然,自能聽出對方是故意如此說。
于是聞聽,也不嘆道:“在下亦嘗求山谷之遺賢,奈何未遇其人。”
水鏡先生淡淡一捋白須笑道:“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這句也勉強能聽懂,孔圣人說男尊女卑,孔圣人又說十室之中,必有忠信之人,怎么能說無人?孔圣人真這么說過馬?
劉備立刻恭敬一禮道:“備愚昧不識,愿先生賜教。”
水鏡先生呵呵呵呵:“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始欲衰,至十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溪中蟠龍向天飛。
此謠正是言荊州劉景升,喪卻前妻,便生家亂,此所謂始欲衰也;
無孑遺者,則是言不久劉景升將逝,文武零落無孑遺矣;
天命有歸,龍向天飛,今日明公檀溪飛馬而上,所謂荊州天命有所歸,卻應在明公也。
(這童謠即是天命,天命如今正在你劉備,會有人助你的,待那劉表若死,荊州則必然投曹操,到時江東亦是孤木難支,天下必然一統;
只有扶植你劉備,才能聯合江東,共同抗曹,讓中華大地繼續分裂,到時分裂四國,戰亂不休,待中華之民死到十不存一,即可再宣揚我道教;
奈何卻就是我道教,縱有仙法被你等稱之為妖術,卻也不敢隨意殺戮你等凡人性命;
就只能暗中分裂這中華大地,掀起一場戰亂,讓你等中華之民互相廝殺,與我道教卻是無關。)”
但關鍵問題是,童謠又是誰教給童子的?
動不動就喜歡裝神弄鬼,拿童謠說什么天命所歸,明顯也正是道教的裝神弄鬼風格。
結果劉備聞聽,也瞬間不由被忽悠了,因為這卻是一個鬼神天命真實存在的世界,既然童謠應在自己,顯然便說明天命應在自己。
于是聞聽,瞬間也不由激動驚謝道:“備安敢當此!”
心中忍不住震驚,同時感謝水鏡先生童謠之言。
水鏡先生也再次淡淡一捋白須,笑道:“今天下之奇才,盡在于此,明公當往求之。”
劉備再次激動而問道:“敢問先生,不知奇才安在?”
水晶先生神秘一笑道:“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臥龍就臥龍,偏要隱晦說成什么伏龍,顯然也是道教喜歡裝神弄鬼的風格。
劉備聞聽則瞬間更加激動,不由再問道:“敢問先生,伏龍、鳳雛乃是何人?”
可不想激動的話音落下,水鏡先生卻是撫掌大笑:“好!好!天色已晚,明公可于此暫宿一宵,明日當言之。(明日也不告訴你。)”
劉備也不由表面激動,心中卻是一嘆道:‘我倒是忘記了,之前那牧童說這水鏡先生乃是道號,卻是世人皆言的邪教妖人;。
不想這道教的妖人,還真都是喜歡裝神弄鬼之人,如今以一言吊住我,卻非要等到明日再言;
難道我飛馬過檀溪逃過一死,竟是這妖人施展的妖術,救了我一命?不然如何知道我今日幸免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