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十二章 質書救鄰

  “大兄幫不上忙,但此事說容易也容易,成績為人貪鄙,好植財貨,只要滿足他的胃口,讓他放人并非難事。”

  說到這里,劉宗面上難掩對成績的厭惡之情。

  他在長沙聲威赫赫,成績不敢得罪他,可門下之人若犯到他手里,卻是難以幸免,非要花費重金才能將人贖出,否則就算不死也要脫幾層皮,這幾年成績沒少讓他破費,偏偏又發作不得。

  劉景一直懸著的心立時放下了大半,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算事。

  劉宗沉吟一聲道:“這樣吧,我明日一早糾合宗人,湊個兩萬錢,先把人贖出來。”

  他之所以沒大包大攬,是因為如今正值初夏,正是舊糧已盡、新糧未出之時,誰家不是勒緊腰帶過日子?每年這個時候登門向他借錢的人,多到以他的大家大業,都不免有些捉襟見肘。

  劉景心里慢慢形成一個想法,仔細思慮片刻后,開口道:“還是不要麻煩大家了,兩萬錢,我來想辦法。”

  “兩萬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你…?”不怪劉宗心存疑慮,劉景家田產不過二百余畝,去掉吃穿用度,一年到頭最多剩個兩萬錢。這還是拜“世道不寧,糧價暴增”所賜,否則收入只怕更低。

  再說,劉景的那個繼母,不是他在背后非議婦人,劉遠死時,若非是他和劉蟠共同出了一筆錢,劉遠就要被她草草下葬了,其生性薄涼至此。他懷疑就算劉景本人被抓捕入獄,她都未必肯拿兩萬錢出來,更別說鄰居了。

  劉景沒有具體解釋,而是說道:“明日,最遲后日,我就會把錢湊齊,只是此事我不方便出面,到時希望由從兄出面,將人救出。”

  “好。”劉宗一口答應下來。成績實乃厚顏無恥之徒,劉景年紀輕輕未必能夠應對得了,還是自己親自出馬穩妥一些。

  “從兄,那我就不打擾你休息了。”該說的都說了,劉景當即提出告辭。

  劉宗也知道事有緩急,沒有多做挽留,一直送到門口,望著劉景漸漸遠去的身影,神情若有所思。

  劉景從劉宗家中出來時,夜幕已經降臨,四周一片昏暗,燈火寥寥。

  劉亮捕魚織履之家,勉強糊口而已,家中向來少油,今晚為等劉景消息,卻是破例點起油燈,母子相對而坐,六神無主,涕泣不止。

  面對劉亮母子投來的殷切目光,劉景沒有做出任何保證,也沒有提及錢的事情,只說族兄劉宗答應幫忙,不出意外明后天就會有結果,讓他們不要著急,安心等待消息。

  劉亮母子聞言稍稍止住悲傷,劉宗是龍丘劉氏屈指可數的大人物,她們平日根本接觸不到,他既然答應了幫忙,肯定有幾分把握。

  在劉亮母子千恩萬謝下,劉景起身離去。

  回到家,他當先來到東廂房,扣響虛掩的房門。

  屋里傳出一陣響動,不久門被打開,露出賴慈蒼白秀麗的容顏,昏黃柔和的燈光下,更添了一份朦朧之美。

  劉景心中有事,無暇欣賞嫂子的美,問道:“嫂子,虎頭睡了吧,有沒有吵到他?”

  賴慈搖了搖頭,眼眸幽靜的看著劉景,等待季叔說明來意。

  劉景直接開門見山道:“有一件急事,我自己難以決斷,需要和嫂子、母親大人一起商量。”

  “好。”賴慈微微頷首,從房間出來,反身將門掩好,隨劉景一起去見張氏。

  劉景、賴慈聯袂而來,令張氏很是意外,坐在明亮的堂前,出言問道:“有什么事?”

  劉景不疾不徐的把事情始末簡明說了一遍,由于事不關己,加上又是鄰居,對于劉亮父親的遭遇,張氏不乏同情之心。

  可是當劉景說道請求族兄劉伯嗣幫忙,并自籌兩萬賄金,張氏立刻變了顏色,右手狠狠一拍幾案,厲聲道:“人命關天的大事,豈同兒戲?誰允你擅自做主!”聲音之大,嗓門之高,好似要把房屋掀翻。

  劉和、劉饒小兄妹躲在屏風后面瑟瑟發抖,嚇得連頭都不敢露。

  張氏心頭怒火氣盛,又急語道:“別說兩萬錢,家里就是兩千錢也沒有!既然你夸下了海口,你就自己想辦法解決!”

  “仲達,此事你心里是怎么打算的?”賴慈詳雅的端坐在旁,柔聲問道。自季叔返家以來,觀其言行,屢屢有驚人之舉,這次應該也不例外。

  “不瞞母親大人、嫂子,我欲以書質兩萬錢,作為賄金。”劉景平靜道出自己的想法。沒錯,他打算抵押書籍。

  當今書籍之珍貴程度無需贅言,在任何人看來,質書都是一件極不明智的決定。然而質書的錢用于自己是愚蠢,用于外人就會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個靈感來源于前世讀過的一則歷史故事:庾詵是南梁名士,他的鄰居被誣陷為盜,庾詵以書質得數萬錢,令門生裝作鄰居親屬,代之酬備,順利將鄰居救出。這樣的事做過很多次,德行為世人稱頌。

  他已有“躬耕養客”的名聲,再加上“質書救鄰”,他在道德層面便近乎完美,毫不夸張的說,未來他將受用無窮。

  賴慈縱然已有一定心理準備,還是被劉景的決定嚇到了,眼里滿是震驚之色。

  張氏當即火冒三丈,尖聲叫道:“你怎敢、你怎敢…?!汝父若泉下有知,必然被你這不孝子活活氣死!”

  劉景神情自若,伏地拜道:“請母親大人暫息雷霆之怒,兒子只會用從襄陽親手抄錄的書作抵押,家中原本書籍一片竹簡也不會動。”

  “…”張氏頓時啞口無言,一口氣無處發泄,憋得面部發紫,劉景自己抄寫的書,他自然有處置的權利。

  賴慈美目流轉,輕聲嘆道:“仲達,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對于質書這件事,她始終難以接受。

  “和人命相比,區區一些書籍算得了什么。”劉景表現得無比灑脫,目光湛湛有神,道:“嫂子,你最近不是正在讀易書嗎,易書上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無情的上蒼也會眷顧行善之人。詩經有云:“顯允君子,莫不令德。”我思慕上古的君子,也想有一個美好的名聲。”

  賴慈聞言感慨萬千,一臉欣慰道:“仲達,你既有出眾的才華,又有高尚的品行,日后一定能夠光大劉家門楣,嫂子為你感到驕傲。”

  “你既然心中早有決定,還來問我們作甚!”繼母張氏心意難平,起身拂袖而去,屏風后的劉和、劉饒被撞個正著,少不了挨了一通訓斥。

  賴慈暗暗搖頭,對劉景輕聲道:“仲達,阿姑只是一時想不開,你別往心里去。”

  劉景點點頭道:“嫂子,這個我省得。”

  將賴慈送回寢室,劉景提著燈去前院找宋谷,告知明天暫時休息一天,駕車載他去郡城臨湘。宋谷憨厚老實,又全家蒙受劉景大恩,郎君說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之后劉景來到書庫,開始整理從襄陽帶回來的書籍。有些是不能拿去抵押的,如宋忠的周易注,有些則可以,如王逸注解的楚辭章句、蔡邕鐫刻的熹平石經。

  所謂熹平石經,指的是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先后將詩經、尚書、禮、易、春秋五經,并公羊、論語二傳,共七部經典刻于四十六塊石碑之上,字體俱為隸書,出于議郎蔡邕等人之手。

  立碑之日,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每日多達一千余輛,填塞街陌,盛況空前。可惜如此傳世之作,歷經董卓之亂,多有損毀。

  熹平石經因為都是原本,并無名家注解,珍貴之處在于校正經文,也在于蔡邕書丹,劉景轉摹了尚書、論語二書,此二書拿出一本即可,劉景沒有猶豫,直接選了論語。

  楚辭章句、熹平石經論語,再添一些史籍、雜書,就差不多足夠了。

大熊貓文學    舉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