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79章?英雄拔劍起,蒼生十年劫

  因嚴綱在界橋戰死,公孫瓚提拔劉備為前軍統帥,劉備帶兵與韓猛多次試探性交手,雙方互有勝負。

劉備向公孫瓚獻計道  “將軍,我看袁紹的精兵都在龍湊,后方必然空虛。可先讓張燕的黑山軍進攻冀州腹地,待冀州軍軍心浮動,我們再乘勝進攻。”

  公孫瓚嘆道“玄德之計倒是一條好計,只是我軍在這里駐軍半年,沒有建功,士氣不振,糧草也非常緊張,我們耗不起啊。袁紹冀州富遮,我們耗不過他,只能速戰啊。”

  劉備又道“將軍,可向王嵩購糧,以幽州戰馬交換。”

  公孫瓚道“可并州也不缺戰馬,王嵩滅匈奴和中部鮮卑后,其所擁有的戰馬比我們更多。”

  劉備隔了一下又道“王嵩是聰明人,他應該知道此戰的意義。將軍不如以城池抵押向他借糧?我們可以將鄰近并州的代郡借給王嵩,挨取1萬擔軍糧。若能打敗袁紹,代郡先給王嵩又如何,等打敗袁紹,我們擁有幽冀青三州,再問王嵩索回代郡,他敢不還嗎?若是他敢不還,剛好給將軍借口,將軍乘機進攻并州,除掉王嵩。然后將軍以北方四州為根基,南向而爭天下,誰人能擋?”這劉備可真不是省油的燈,算盤打得啪啪響,現在就開始算計弄死王嵩了。

公孫瓚大喜道  “玄德大才啊。真后悔界橋之戰沒有用玄德為帥,若早用玄德,又怎會有界橋之敗。嚴剛雖勇,然智略不足,故有此敗。”

接到公孫瓚的換糧請求,郭嘉對王嵩說  “袁紹與公孫瓚兩強相爭,任何一方獲勝都會將下一個目標轉向并州。并州的策略便是拖著他們,不要讓他們任何一方快速敗亡。

  公孫瓚以代郡換糧,如果我們答應,必然會為以后留下沖突的借口。在公孫瓚與袁紹沒有分出明顯勝敗之前,我們插手占領代郡,是非常不明智的。袁紹會擔心我們幫公孫瓚,而公孫瓚又擔心我們染指幽州。

  但是,為了讓公孫瓚堅持下去,我們也不能不暗中幫助公孫瓚。所以,主公不妨回復公孫瓚,不需要以代郡相換,直接給公孫瓚二十萬擔糧草。“

  王嵩欣然采納,立即安排送糧給公孫瓚,并且不需任何代價,完全白給。

  歷史在這里發生了改變,龍湊會戰被向后拖延了半個月,使這次會戰的結果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張燕接到公孫瓚的信之后,立即集結各大頭領軍隊及張遼訓練的黑山精兵,共9萬大軍。以張遼帶領3萬黑山精兵為先鋒,向冀州腹地進攻。

  張燕和張遼領3萬黑山軍,夜半出發,經滏口陘來到磁縣,于凌晨時分,突然出現在磁縣城外,磁縣的城門校尉見有大軍來襲,趕緊關閉城門,意欲憑城堅守。

  磁縣是太行陘道通往冀州魏郡的重要關口,關城堅實高大,袁紹安排偏將范燁領5軍隊駐守在此。

看著緩緩關閉的城門,張燕非常焦急地對張遼說道  “我們此必須盡快攻下磁縣,然后快速奔襲鄴城及各縣,如果遷延時日,讓袁軍有了準備,就起不到突襲的效果了。”

  張遼咬了咬牙,一揮手,帶領預先挑好的5突擊騎兵飛快地沖向城門及城墻。

  “機會還有,但最多只有一刻鐘!”

  張遼很清楚,城門樓現在只有值班的守軍,應該不足1人,但是,如果拖過一刻鐘,城內軍營的守軍就可能趕到城門樓。

  所以,張遼必須在一刻鐘內拿下城門樓附近的城墻。

  張遼一邊縱馬沖向城墻,一邊彎弓射箭,連珠三箭,射殺三人!

  待快到城墻腳下時,張遼一撥馬頭,往側閃開,使戰馬不至于撞墻而死,同時將手中的飛爪拋向城垛,然后抓著爪繩猱身而上。

  5突擊隊員緊跟張遼,如影隨形一般,縱身向城頭爬去。

  守軍們被張遼的這種打法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慌作一團,紛紛跑過來拿刀砍繩子。不少突擊隊士卒的繩子被砍斷,從數米高城墻上墜落下來。

  張遼的動作夠快,拉著繩子幾個縱躍便上了城頭,當張遼快要縱上城頭時,剛好有一名守軍用大刀砍向張遼的飛爪!

  張遼暗叫一聲好險,趕緊一用力,身體再次騰身躍上城頭,借著縱躍之勢,左腳一點城垛,右腳狠狠地一個側蹄,正踢在守軍的臉上,然后就地一滾,拔出佩劍,順勢一掃,將守軍雙腳削斷!

  有幾個守城袁軍看到張遼登上城頭,立即吶喊一聲,過來圍殺。被張遼砍殺一人,奪得一把長刀。

  張遼最擅長的武器就是長刀,因為爬城時無法攜帶,才只好用佩劍博殺。如今奪得長刀,立即如虎添翼,大殺四方——一刀在手,城頭我有!

  城頭一共只有1多人的值勤守軍,被張遼連殺十余人,其它人都不敢近身。

  此時,張遼的黑山突擊隊員們也有一百多人爬上城頭。大家一聲吶喊發起反擊,將守軍殺散,打開城門放黑山大軍入城。

  守將范燁從軍營領兵趕來,意欲奪回城門,正好遇上張遼,兩人交手數招,被張遼一槍刺死。張燕乘機殺散守軍,奪取四座城門。

  磁縣攻破之后,黑山軍進入魏郡的大門已經打開。

  張遼向張燕建議道“袁紹正與公孫瓚在龍湊決戰,冀州腹地兵馬被調之一空。如果我們三萬大軍一起行動,那就是太浪費兵力和時間了。不如分兵數支,分取魏郡各縣,然后會師鄴城之下。”

  張燕依其言,命陶升攻斥丘,張白騎攻魏縣,眭固攻館陶,張遼攻涉國,周倉攻武安,廖化攻梁期,而張燕自己居中策應,凡有攻不破的縣城,張燕立即調動兵力增援。

  不到十天時間,

  不到十天,鄴城周邊七縣盡被攻破。只剩冀州治所鄴城這一座孤城。

  于是張燕召集張遼,陶升,楊風,雷公等人共5萬大軍圍攻鄴城。

  魏郡太守袁松,乃袁紹族人,平日好飲酒高歌,舞文弄墨,因為親戚關系才得以擔任郡守之位。今見黑山軍勢大,為了保命,竟開城投降了!!

  張燕率軍入城,大肆劫掠富戶。又將俘虜的袁紹家小親眷及手下文武家屬,全部交給陶升,讓陶升押送回黑山。

  陶升見到袁紹家小親眷,覺得奇貨可居,并沒有押送回黑山,而是將他們全部秘密押送到了斥丘縣城中隱藏起來。

  袁紹正與公孫瓚在龍湊相持。

  龍湊是古黃河渡口,在今山東省德州市東北,漢朝時的黃河從此地流過,使龍湊成為非重關鍵的軍事要地。

  逢紀向袁紹獻計道“公孫瓚屯兵之地地勢較低,可將黃河水引向他的營地,雖然水勢較淺不能淹死敵軍,但地面打濕后變得松軟,戰馬的馬蹄會陷入松軟的泥土里,從而導致戰馬跑不起來。

  只要戰馬跑不起來,公孫瓚的騎兵就會失去沖擊力,失去沖擊力的騎兵,那就是步兵的箭靶子,我們以弓兵和長槍兵攻之,必可一戰而之!”

  袁紹依計而行,命士兵秘密開挖三十條水渠,打算將黃河水引入公孫瓚營地。

  但水渠尚未修成,便接到鄴城被黑山軍攻破的消息。袁紹大驚,急令退兵。

  逢紀極力勸阻道“今計謀已經快要達成,再過十天,必然大破公孫瓚,請主公以大局為重。”

  袁紹默然無語。

  謀士郭圖知道袁紹心思,出言對逢紀大罵道“逢元圖你這是何意?你想要主公絕嗣嗎?主公親眷都在魏郡被劫,就算打敗了公孫瓚,將來誰來繼承主公的霸業?難道你逢元圖的兒子來繼承?”

  逢紀道“你休要血口噴人,大公子袁譚就在主公軍中,主公的基業自有大公子繼承…”

  郭圖大怒道“你是在為主公選世子嗎?何況,就算主公基業有人繼承,主公的其它子嗣及親眷就可以不救嗎?”

  郭圖字字誅心,所有人都不敢再勸。

  于是袁紹令大軍往鄴城撤。

  劉備乘機追殺,三戰三勝,殺敵二萬多人,聲勢大震。

  事后劉備和公孫瓚看到已經挖了一半的30多條引水渠溝,暗暗后怕不已。

  可以想象得到,魏郡消息要是遲幾天傳來,又或者袁紹下決心一戰,公孫瓚必然大敗虧輸。

  劉備嘆道“前番袁紹見小利而忘義,如今又是干大事而惜身,并非人們傳言中的英雄啊。”

  袁紹退到界橋,留下張郃領5萬大守堅守界橋,親率8萬大軍去救魏郡。

  行軍途中,又匯合淳于瓊2萬人,許攸等人召集的家丁民軍2萬多人。共12萬人殺入魏郡。

  張燕等人本來只是前來襲擾,并不想與袁紹決戰。見袁紹大軍回援,目的已經達到,便各自領軍退回黑山。

  唯有陶升屯兵斥丘不動,向袁紹投降。袁紹見家小親眷都被照顧得好好的,連手下文武的親眷都安然無恙,大喜過望。遂對陶升大加賞賜,并授陶升為中郎將。

  經過這件事情,袁紹對黑山張燕恨之入骨,讓顏良文丑各領五萬兵馬進太行山脈剿滅黑山軍。

大熊貓文學    三國之再續雄漢